浅谈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2015-07-04毛晓东
毛晓东
【摘 要】建筑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影响着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不管是从建筑业来说还是对社会层面来说都对此十分关注。本文就主要对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施工企业竞争日异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基础工作,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筑物使用功能和整体质量,以及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一、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1、建筑施工的要求高
现代建筑主要特点就是以钢筋混凝土和钢为主要结构材料,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对其技术要求很高。而且国内建筑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以当场浇灌为发展趋势,因此,建筑人员在模板工业化、钢筋的扎接以及对高性能的混凝土等施工方面着重研究。
2、现代建筑的基础预埋深
现代高层建筑的地基埋置很深,这样做可以保障其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根据相关要求,其地基预埋深度不应该低于建筑物整体高度的1/12;并且最少要有一层作为地下室使用。一般的地基预埋深度至少在地面以下5m处。
3、现代建筑工作时间长
现代大多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必然要经历季节性施工。大部分一栋多层民用住宅楼的施工时间在十个月左右,但是高层建筑的工程施工时间平均为2年左右。如果要缩短施工时间,就主要想办法减短结构和装饰的施工时间。不同的高层结构体系多会采用相异的施工方法,但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依然是混凝土的现浇工程。
4、建筑的工作环境复杂
高层建筑主要出现在城市的繁华地段,需要在密集的建筑群中施工,所以施工场地面积小,要尽量减少现场材料、建筑制品、建筑设备的堆积量。工作人员要根据施工要求科学的选择施工设备,要利用好规格化的成品。工程作业时还注意不能破坏相邻的建筑物、路段和地下的管道线路。
5、建筑的体积及工作量大
时代都市中,我国目前有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的高层建筑。这些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量大,施工项目程序多,涉及不同的工作单位、有着多种的施工技术人员。这些条件在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中,其要求会更加严格。这就使高层建筑的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工作、上下级协调工作的难度变大。现代建筑施工的特点是可以把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同时作业。
二、建筑工程相关施工技术
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地区气候、环境、地质条件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软土地基时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大问题,软土地基具有承载力不足、可变性大的特点,为防止建筑工程失稳或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就需要对软土地基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条件的地质土壤,其地质处理技术也是不同的,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是软土地基处理的首要原则。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置换法、挤密砂桩法、化学加固法等,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所处地的软土地基类型,合理选择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以减少地基土发生变形,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2、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当前全国各地建筑业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建筑工程主要是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所需场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的实用性与安全性,要对建筑中的电气通路采取合理的接地施工,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建筑结构多是由钢筋、混凝土、金属等结构组成的,保证每个细节结构连接是电气暖通设备线路施工的前提。接地施工是出于建筑防雷的目的,当建筑上方被雷电击打时,可形成一层防雷屏障,让冲击电流避开建筑外围金属而直接流向地面,以确保住宅居民的人身安全。
3、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水乃生命之源,人们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因此防水设计与施工是建筑结构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洗手间、浴室、厨房等用水集中区域,必须采取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以确保楼层的防水性能符合国家标准。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合格的防水卷材和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杜绝墙面渗漏水现象的发生。选择防水卷材时要进行取样分析,以确保卷材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墙面施工薄弱部位及易渗漏水部位,如女儿墙跟脚、屋面拐角等部位要进行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避免投入使用后出现墙面渗漏水情况。
三、房屋建筑上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1、对行业当中的信息多加关注
要加强对行业中那些有效咨询信息的关注度,要时刻进行正确的分析,对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的创新以及运用,拥有正确、深入地了解与把握。并且,对于那些新材料、新方法以及新技术等有详细地了解和渗透,要时刻关注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变动方向。另外,通过引入与之相关的专业人才,从而增强企业的整体施工能力,要密切地关注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使用,并能够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关注和搜集。
2、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項系统并复杂的任务,要完成此项任务,管理人员需要完善组织上的建设,要严格的按照施工技术制度完成工作,对施工者进行科学的调控和规范。为此,管理者必须要熟识相关的政策,要与企业的特点相结合,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在施工中要按工程的变化来修正和完善制度。同时,施工管理者也要根据情况来制定出一些激励措施与奖惩制度,给予表现优好的个人及施工队伍相应的奖励,而对于那些玩忽职守或造成损失的工作者及施工队伍要进行适宜的处罚,来充分调动这些施工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
在建筑施工开始之前加强那些施工工作人员的一些相应的专业技能,并且要展开进行统一的相关专业的技术培训工作,从而让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所学习到的技术在应用方面能够达到一个同步的状态。当再出现一些相关技术上的问题的时候,能及时的被另外施工人员发现并及时的对问题进行改正,让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更为有效。
4、强化建筑材料的管理
技术管理的工作不仅是对施工人员的相关技术提出要求,同时也要在建筑施工的原材料质量上实施严格管理。因而企业应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采购适合的材料,采购时应该要求厂商出示材料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并对采购的人员进行正常监管。材料入场时,要正确进行分类和摆放。新材料要严格按它的保管要求来进行摆放。实际施工中,要严格按其流程来进行施工,同时对其质量进行检查。
5、加强施工技术上具体的管理措施
施工企业应该加强技术管理这方面的一些基本工作,如把相关技术的一些原始记录进行完善,并加强相关技术资料的规程、信息、档案及相关数据计量工作方面的管理等。施工企业在施工技术上的管理措施要加强,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让施工人员能准确意识到所承担的工程以及相关技术管理上的责任。利用先进的一些信息管理技术,来对资料的搜索、记录、整合以及保存等工作进行重视,并协同社会上其他建筑企业以及资深人员来共同合作,大力组建一个综合统一的、全国性的此行业数据库,为此目标进行不断的努力、奋斗,让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其施工技术管理上有更强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政策和投资结构的改变,企业综合实力及运行机制、市场供求矛盾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建筑也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从建筑施工全过程着手,对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强调建筑施工的质量,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广晖.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措施[J].建筑安全,2009,(02).
[2]丘建安.浅谈房屋建筑施工的节能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07).
[3]杨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煤炭技术,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