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室内环境检测
2015-07-04程仑
程仑
【摘 要】室内环境质量是影响人们生活与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控制好室内环境的检测与防治工作非常重要,选择优质、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经常通风换气,利用植物和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环境等措施都可以帮助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帮助人们更健康的生活。
【关键词】室内环境;检测;措施
引言:
为了加强室内环境检测的质量控制,研究室内环境检测实验中从样品采集到仪器分析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强调检测过程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完整性,结合实际应用操作,在检测环境污染物浓度时,准确测定标况下气体的体积和污染物的质量,降低其不确定度成为了准确获知污染物浓度的关键。
一、室内环境污染物的主要种类及来源
根据国内外对室内环境污染进行的研究表明。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室外大气和地质环境的污染、室内建筑装修材料及家具释放物的污染、烹调及燃烧产物的污染和人体的新陈代谢及各种生活废弃物的挥发成分的污染。通过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分析,目前检测到的有毒有害物质达数百种,约68%的人体疾病与室内污染有关。尤以氡、游离甲醛、氨、苯及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材料中)等几种污染物对人体危害最大且时常检出。如甲醛、氨有强烈刺激性,对人的肺功能、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会引起肺损伤;氡、苯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的多种成分都具有一定的致癌性等。据相关报道,氡、苯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甲醛被确定为可疑致癌和致畸形物质。
二、室内环境检测的意义
据国家卫生、城建和环保部门对室内装饰材料所做的抽检表明,有68%的装饰材料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甲醛、苯等300多种有毒有机化合物,造成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30种以上的疾病。有专家说,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煤烟型污染”和“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代污染时期。人的一生大约有3/4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因此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长期工作和生活在污染的室内环境下,大多数人会出现不适感,症状最多的是头痛、胸闷、易疲劳、烦躁、皮肤过敏等反应,世界卫生组织将此种现象称为“致命建筑物综合症”。目前,许多人认为如果室内没有气味,污染就不存在。但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室内污染能滞留长达15年之久,人们是“身在毒中不知毒”,于是各种疾病就悄然而生了。人们想了解室内环境污染状况,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然后经过科学的分析,做出科学的评价,找出室内污染的根源,有针对性地解决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三、污染物的检测
1.检测注意事项
首先针对民用建筑工程和室内装修工程完工的7天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工作。在需要檢测的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采用梅花状、对角线或斜线均衡布点,检测点和墙面的距离应≥0.5m,和楼地面高度控制在0.8-1.5m,同时检测点尽量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其次氡、甲醛、苯、氨和TVOC浓度的检测,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检测,其中氡浓度的检测需要在24h后;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均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下检测。最后对于取样的数量,民用建筑工程抽检的数量≥房间总数的5%,房间总数≤3时应全数检测。凡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时,需要再次检测时且增加1倍的抽检数量。
2.检测方法
氡的检测可采用国家标准《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的现场仪器测定和《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的靛酚蓝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甲醛和氨的检测均采用的是分光光度检测法,利用大型气泡吸收管以0.5L/min的速度抽取10L(氨为5L)空气后及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和大气压力。样品应该在室温下保存24h内放在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检测,测得相应的吸光度值分别得出甲醛和氨的含量;苯和TVOC的检测均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利用Tenax-TA管与空气采样器以0.5L/min的速度抽取10L空气后精确计时,并记录当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样品放在气相色谱仪上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谱图从而苯和TVOC的含量。
四、规范室内环境检测的措施
1.建立市场分级管理机制
一个正规的从事室内环境检测验收并出具检测报告的机构,应该有符合检测要求的实验室、设备及相关技术人员,应建立起相应的检测程序和质控体系.有建设管理部门颁发的正规资质.并通过质量技术监督机构CMA认证。但由于目前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可以实现分级管理体制。对具有资质并取得CMA认证的单位,可以批准其进行室内环境工程验收和室内装饰装修检测,并能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作为解决法律纠纷、居民维权和政府工程验收的依据;对大多数居民进行室内检测环境.只作为治理或评价参考的.可以由部分资质不深或未取得CMA认证的机构进行检测,降低成本。
2.加强政府管理力度
争取政府早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物价及其他部门应出台固定的收费依据,抵制不良竞争,价格定位大致可分为工程验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报告、出具普通检测报告、简易检测4种费用。
3.重视室内环境检测治理的技术研发
国家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室内环境检测治理企业内部的相关科学技术的研发,对研发出的监测治理技术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并适当的向研发企业拨助款项,来鼓励企业对于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技术自主研发,努力提高全国的室内环境监测治理水平,保证我国的室内环境质量能够达到人体健康标准。
4.培训室内环境监测治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防护措施
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效果与开展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联系极为密切。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于室内环境监测治理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保证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知识和技术,合理开展日常工作。同时还应当出台和完善规范室内环境监测治理从业人员的准入和资格认定标准,保证从业人员在认知国家相关技术规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另外一方面,也要加强监测治理从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监测治理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佩戴甲醛和挥发物防护面具工作服等。劳动保护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定从业人员不能超过工作年限,防止职业病的产生。
5.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要加强对室内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与室内环境健康意识,加大室内环境污染危害及污染源头的宣传,使人们充分认识室内环境监测的内容、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污染控制与预防。可利用新闻媒体对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室内污染预防与控制的新经验、新进展等进行报道,营造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在全民中开展环境科普教育,让公众对环境有知情权,提高公众的环保自觉性。同时还可通过环保信息发布机制的建立,让权威的专家学者参加环境知识普及,避免误导公众的现象发生。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许多居民的居室以及办公场所的装修也越来越豪华,由于装修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也较为普遍。美好的室内环境不仅给人以舒适的享受,而且像音乐一样更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就环境保护而言,人们提出了“绿色建筑”,它包括美观舒适,采光通风,环境污染,噪音隔声,保温隔热,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等等。所以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李先庭.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现状与发展[J].暖通空调,2009
【2】国家环保总局.HJ/T167-2004《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3】王龙胜.室内环境污染及其控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4】国家标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5】国家标准.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