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问”的艺术
2015-07-04刘志霞
刘志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就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支点。郑板桥曾云:“学问二字,要拆开来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强调了“问”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恰当地提出有创造性的、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而学生如果能在课堂中大胆质疑,大胆发问,则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问”是值得教师探讨的一门艺术。
一、“问”需要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间传播知识的过程,也体现出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轻松的课堂氛围无疑是促进师生交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个性的丰富而坚实的土壤。要想建立这样的氛围,就需要民主、平等、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学生互相尊重,不盲从教师权威,也不一味迁就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师与学生要互相信赖、相互尊重、共同探讨、去伪存真,只有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學生才能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一个民主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创造出轻松积极的思维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这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生才能敢说、敢想、敢问,师生双方才能积极探讨、交流。相反,简单机械的知识传授,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所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是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意识的重要条件。
二、教师要精心设计“问”
1.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是教师提问的前提条件
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体现在大部分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就能想出答案。问得太简单,只涉及问题表面,学生不需任何思考就能回答上来,这种问题浅显琐碎,表面上看热闹非凡,实际上对学生发展思维能力起不到任何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问得太深、太难、抽象、含糊,学生会望而生畏,同样达不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2.精心设计提问要看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要问得有价值、有启发性
要“一石激起千层浪”。如《在烈日和暴雨下》结尾一句“样子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这句话有何含义?这风雨是指自然界的风雨吗?有无其他含义?文中“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拉车的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如果将“砸”“奔”“汲”换成“落”“走”“喝”行不行?和驴马同在水槽里“灌”说明了什么?这样提问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2)要注意“问”的阶梯性
问题难度大的可围绕中心问题设计问题,围点打援,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最后中间开花。如《变色龙》一文,围绕小说的主题设计这样的问题: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想通过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来鞭挞警察制度的罪恶,揭露沙皇的黑暗统治。通过对问题的解答,能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逐层深入、由浅入深,直到最后豁然开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学生要敢于发问,善于发问
稍微留意一下我们身边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年级越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越低。初一的学生无拘无束。他们往往主动问,抢着答,热情之高,令人欢欣鼓舞。到了初二、初三,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者廖廖无几。这不得不令教师深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尽管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两点值得教师思考。一是教师的观念需要转变。教师走进课堂的目的就是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怕课堂上讲不清楚,每一处都力求讲明白,学生也就没什么疑问了。优秀的教师走进课堂,很多问题都是让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得出答案,他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善于质疑,教师的作用在于鼓励、唤醒、激励、帮助学生找到质疑的门路。二是教师要精心呵护学生的“问”,有时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简单、幼稚的问题,教师也不应回避,应予以热心关注,正确引导,更不要随便地否定学生的答案。
学生的质疑关键在于其质疑观念的培养,这决定着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墨守成规的观念、循规蹈矩的做法是导致学生不敢质疑的症结所在。“学者先要学会疑”,发问的脑筋才会产生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发问和求解中才会不断增长学问。因此,应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大胆创新、大胆超越、勤于思考、勇于争辩。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质疑,让学生在一个民主的环境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不迷信古人和权威,主动学习,更好地了解知识、应用知识,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