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研究
2015-07-04李美缘
李美缘
我校是一所山区农村初中,学生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了懒散和漫无目的的学习习惯。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的活动。教师唯有通过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在新课程实施中把握住“有效教学”这一关键点,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师生负担,解决根本问题。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下面笔者谈谈在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现代师生关系理论表明,师生关系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例如:在做课堂演示实验时,教师要求1到2名学生到讲台上与自己合作完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合作完成实验的效果很好,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注意力集中。这种做法既改变了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台下当观众的局面,也改变了教师放手让个别学生独自在台上做实验,台上学生战战兢兢、怕出洋相,台下学生瞪大眼睛准备“挑刺”的尴尬局面,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要信任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的个人见解怎样,教师都尽可能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自然就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应精心设计,并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提出:“化学从生活中来,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为生活服务”。学习“爱护水资源”时,笔者联想到我校附近的汀溪水库曾一度受污染,达不到饮用水的标准,让学生分组去调查汀溪水库的污染情况,并提出治理措施,撰写化学小论文。由于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又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2.巧设悬念,诱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学习“原子的结构”,针对农村学生知识面较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情况,先让学生猜想空心菜籽是否为空心的,然后实践探究;接着抛出问题“原子是空心的吗?若不是,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靠我们的力量能否进行探究?”让学生讨论完后,播放人类认识原子的历程及卢瑟福的粒子轰击金箔的录像,接着播放计算机三维图形功能制作相应的原子模型。通过教学发现,学生一上课就“进入状态”,很快进入微观世界,从而克服了学生对概念课的畏难和麻木。
3.巧用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激烈奇幻、生动鲜明的化学反应现象很容易吸引学生。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学的开篇课“绪言”中,我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播放了一些精美的图片、视频片段,补充了一些能吸引眼球的如“美丽的喷泉”“空杯生烟”“水中着火”等有趣的实验,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唤起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我努力创造条件增加和改进化学实验,保持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事半功倍,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三、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
近几年来,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比如上复习实验课时,我把可能用到的仪器放在讲台上,自己当旁观者,放手让几个学生连接装置并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并进行性质的探究,有困难自己向同学请教。臺下的学生注意观察,找出他们的错误,并可向演示的学生自由提问。课后要求学生画出装置图,加深印象。整堂课学生是主人,而教师是旁观者,但复习效果却出奇的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通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有效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保证了有效教学的实施。
四、布置有效作业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障
化学作业是课堂教学后的重要延伸,是学生学好化学的有效保障。学生一进入初三,各科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布置有效的作业,编制一套适合本校学生、本校学情的校本作业并切实使用,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尤为重要。布置的作业有效了,学生也乐于做作业,教学有效就有了保障。
在新课程背景下,只要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勇于改革,积极探索,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气氛不浓且教学条件较差,在新课程教学中有效教学显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韩永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