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三李四如是说

2015-07-04西门岳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孩子

西门岳

孙云晓:如果不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一句空话。据悉,中国小学每周仅两节科学课,许多学校还没有专职科学课教师。德国从小学到初中都把科学课作为必修的主课,每周有三次实验课,其中一次去合作大学实验室进行。从1965年起,德国年年举办青少年科研奖,推出小科学家。

沙 欤:要说扰民,怎么也轮不到广场舞。一线城市还好点,二三线城市的商场大喇叭才是公害,一大早就跟号丧似的放起了各种广告宣传。不把噪音当成侵害,这是普遍观念,大多数人对“侵害”的理解仅限于身体接触。谁会为自己声音大而道歉?谁会认为享受安静是自己的权利?

王 冲:与日本法政大学的朋友聊天发现一个细节,日本叫法政大学,而中国叫政法大学。日本法政大学的校训是:“自由与进步。”中国政法大学的入学宣誓誓言是:“当我步入神圣政法学府之时,谨庄严宣誓:我自愿献身政法事业,热爱祖国,忠于人民,严于律己,尊师守纪,勤奋学习,求实创新,团结互助,全面发展,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

慕容雪村:生活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点屈辱感。开车走在路上,突然有辆特权车挤到前面别你一下;你开个小公司,天天要应付那些收税的、办证的、检查消防和卫生的;你是个机关办事员,每天要参加各种会议,听各式各样的空话;更重要的是,你是一个公民,每天面对着难以计数的胡话、昏话和谎话,谁都难免有一定程度的屈辱感。在一个转型社会里,屈辱感是公平的,即使位居高层也一定有屈辱感。

盛 洪:一个身居高位的腐败分子对人民和国家的犯罪,绝不仅仅是贪占了数亿元人民币,而可能是对这个社会的系统性颠覆。

刘 瑜:纵观中国两千年的專制历史,民众也不是没有反抗,事实上中国农民起义史恐怕是世界上最“波澜壮阔”的,但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使中国重新陷入暴政的新一轮循环,原因归根结底就在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权力制衡”这一制度创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政治匮乏的不是“民主传统”——西方国家的“民主传统”也非常薄弱,希腊民主经过两千年的中断很难说对西方现代民主的兴起有多少实际指导意义,中国政治匮乏的是“制衡传统”——相比之下,由于国王和贵族、教会和国王之间长期的权力争斗,西方国家的制衡传统却很发达。

蔡康永:“等我都准备好了再说”,这是句中看不中用的话——“等我都准备好了再上班”“等我都准备好了再开店”“等我都准备好了再结婚”…很多事不开始做,根本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都准备好”是永远不存在的状态,再怎么等,也没办法“都准备好”的。接受这个真相,应该会比较有勇气面对生活。

杨 绛:我们曾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们曾计较付出的回报,到最后才懂得,一切得到终将失去的,只能空留一抹浮名。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陈丹青:我几乎从来不生气,因为我认为没必要,有问题就去解决,不要让别人的错误影响自己。这是我大多时候感到快乐的秘诀。但是,我不生气,不代表我没脾气。我不计较,不代表我脾气好。如果你非要触摸我的底线,我可以告诉你,我并非善良。

连 鹏:有报道,父母带孩子看豪华别墅,称激发孩子成功欲。怪不得我这么穷,原来是小时候没参观过豪华别墅,成功欲没被激发出来。想必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人是看着别墅长大的……

何三畏:中国人崇尚暴力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对秩序和正义不信任。现场赢了就赢定,现场输了就输完。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过,这种“私力救济”永远是在弱者面前才如此张扬,例如男司机对女司机。而在强者面前吃了亏的“救济”方式是:“忍耐”。中国人崇尚“私力救济”,意味着中国人有“继续革命”的精神。你告诉我,他占有了我们的剩余劳动价值,也不可能指望公正的分配方式,那我们就去把他家抢了吧。

连 鹏:我绝对支持清理虚假和有害信息,但也有所担心。没有对“有害信息”的清晰界定,就跟一个大口袋一样,人人都可以被装进去。再者,时而看到“删帖利益链”的有关报道,比如北京某网警受贿百万落网啥的,利益太诱人了,出于对网络监管者的保护,也该早日出台实施细则啊。

钟冬兰:中小学生的健康不仅是个人事,其身心健康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因而,中小学生的健康问题,不仅学校、家庭要管,而且整个社会都应引起关注。肥胖成为继视力不良之后,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的第二大因素。将中小学生肥胖率纳入地方考核与绩效挂钩,从原来的由家庭、学校管上升到政府管,是对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其也是政府的职责的要义之一。

孙维国:农村留守儿童也好,都市留守儿童也好,是正常的童年吗?缺失父母陪伴的童年,有多少快乐?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陪伴是孩子最需要的成长呵护,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尤其是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城市父母们,不要整天忙来忙去,把孩子甩给老人,多陪伴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农村留守儿童需要关爱,都市留守儿童也需要关爱。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

海蓝博士:决定孩子一生过得好不好,与数理化的成绩、会不会琴棋书画关系不大。决定健康和幸福的是:孩子在成长中有没有感受到爱,有没有学会爱;能不能做正确的选择,是否具备抗挫折能力,是否能解决遇到的困难。老师和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发现孩子的特长,在孩子犯错时帮孩子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指责批评。

彭晓芸:情书、写给孩子的信,一经公开发表,就不再有本来的功能,更多的是一种表演,高则有那么一点文学价值,拙劣则仅仅是把这种亲密的私人关系作为工具,显示自己的高明。人所能对外宣扬的,是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而不是自证其情。情是最不宜向无关人士证明的,一旦公开,必定沦为表演无疑。

吴 明:在农耕时代,“品牌”本来就是“人格”。如张小泉剪刀、武大郎炊饼、诸老大粽子等等。人格是熟人社会的品牌,品牌是陌生人社会的人格。丢掉人格,打造品牌,只是过去200年的权宜之计。互联网让大型组织的质地变得酥松脆弱,让世界还原为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未来没有粉丝的品牌都会死。

丘吉尔:一个民族从未因热爱传统而遭到削弱。事实上,一个民族会在危亡时刻因热爱传统而得到凝聚。但是,新的观念必定会产生,世界必定会滚滚向前。

谢作诗:过去十年中国消失了九十万个自然村,山西盂县宽坪村就是一个真实的缩影。斑驳老树断壁残垣,九口人,两条狗,五百多只羊,十几只鸡,构成了该村的全部。但这是千百年才遇的好事,家乡虽然衰落了,但乡亲们生活一定更好了。

严 锋:老年人的悲哀在于:年纪越大,越明白事理;越明白事理,就越知道自己从前错在哪里;可正因为年纪大了,无法回到从前,要改也有心无力。所以一切都要趁早,早点开窍,早走正路。不要以年轻为借口,悖理行谬,挥霍人生宝贵的选择。

琢先生:我欣赏的人一般具有两个特质:独立和乐观。独立的人格让自己不人云亦云,也不为别人的喜好而改变自己,独立的生存能力让自己不屈从于别人:我又不是靠你养着。这样很帅气。然后是乐观的生活态度。谁生活中没点憋屈的事情啊,但是乐观的人能够苦中作乐,总能看到希望的一面,靠近的人也会被他感染。

里八神:事实上我挺喜欢读房地产文案的,它明明是诱导你买房,却总在说一些诸如理想、远方、身份认同之类的宏词。它归纳了你生活中的精神焦灼,许诺购买即能解决。一个城市的苦人在奔波之余,抬眼看看那些户外喷绘,觉得自己的解药就是如此具体而可得,这远比那些无解的灵魂追问要亲切和人道。

【汪杰、杨孔翔荐自《济南日报》《新京报》《羊城晚报》2015年5月/张书信图】

猜你喜欢

孩子
你们这群寂寞如雪的女(男)孩子!
五招搞定孩子的磨蹭
那些特别“听话”的孩子……
顽皮的孩子
孩子的画
Hey Blue!蓝孩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