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篇—历史角度分析中国女足2015世界杯报道
2015-07-04牟明达金星
牟明达 金星
【摘要】语篇-历史分析方法通语篇及其存在的社会背景进行批评性解读,试图揭示语言下的意识形态。本文选取中国女足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前后媒体的报道,试分析大众传播媒体如何通过语篇对民众思维意识进行影响。
【关键词】语篇-历史分析方法 女足世界杯 意识形态
一、语篇-历史分析方法简介
批评语言学认为语篇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连结,而是语言、意识和权力相互作用的外化表现。在此基础上,以英国兰卡大学Wodak教授为的维也纳学派学者们进一步提出语篇-历史分析方法。该方法强调应从宏观的社会、政治、历史等维度出发,对语篇进跨学科的、批评性的解读,探究语篇中暗含的权力和意识。
Reigisl和Wodak(2009:94-96)提出语篇-历史分析方法的十个原则,项蕴华(2014:9-10)教授将这十个原则总结如下:语篇-历史分析方法以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为导向,跨学科地应用各种理论和方法,在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语篇进行分析,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科研、教学及其他社会现象的探究当中。
二、语篇-历史分析方法的分析策略
Wodak和Meyer(2009:29)提出语篇-历史分析方法的五个分析策略:所指或提名策略;谓语策略;辩论策略;视角化、框架化和语篇再现策略;强化和弱化策略。本文将主要运用所指或提名策略、谓语策略、辩论策略强化和弱化策略对语料进行分析。所指或提名策略是指通过使用隐喻、提喻、换喻等修辞手法对成员进行“组内、外”范畴性划分。在对“组内成员”进行描述时使用具有积极意义的词汇,但对于“组外成员”则会使用带有消极含义的表述。构建“组内成员”关系有助于增加成员间的亲切感,促进成员达成共识;而构建“组外成员”关系则可以突出双方在立场和态度上的差异。谓语策略是指通过使用具有褒义或贬义性的谓语成分对人物或事件进行评价。辩论策略是指通过辩题(有用/有利、无用/无利、定义、危险或威胁、人道主义、公正、责任、累赘、财物、事实、数字、法律和权力、历史、文化、滥用)来证明作者所做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强化和弱化策略是指语篇中对某些事实的加强或削弱。
三、语料分析
北京时间6月27日,中国女足1比0不敌美国止步八强,结束了世界杯之旅。赛事期间,各大主流媒体对比赛进行了相关报道。“当荣耀不在,当传奇渐远,年轻的中国女足重新出发。欢乐,泪水,胜利,失败……汇聚在这个繁华盛夏。每一次奔跑,每一脚传递,都离梦想更近。时隔八年,中国女足重回世界杯。” ——新浪网
“荣耀”、“传奇”指的是中国女足世界杯上曾取得的辉煌成绩。回顾女足世界杯征战史,在1991年首届女足世界杯中,中国队止步四分之一决赛;1995年,名列第四;1999年获得亚军;2003,2007连续两次晋级八强。此处使用“事实”和“历史”两个辩题,突出了中国女足曾经的战绩。女足是球迷的“荣耀”和骄傲;女足的成绩被看做“传奇”,成为球迷心中不可复制的经典记忆。然而,“荣耀不在”“传奇渐远”则指2010年亚洲杯半决赛中国队0:2完败日本队,首度无缘世界杯。“不在”和“渐远”两个谓语动词试图弱化2010年的失败,暗示虽然曾经的成绩已经远去,但并不会消失,试图给予广大球迷安慰、希望和信心。“每一次奔跑,每一脚传递”并列的谓语传达出一种行动的急迫感,女足姑娘奋力奔跑传球的画面跃然于纸上,报道试图帮助球迷从过去的失落中走出,重新燃起希望。“时隔八年”此处用到“数字”辩题,体现出经过漫长等待,女足重回八强给球迷们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和骄傲。
“北京时间6月27日中国女足0-1不敌美国队无缘四强。美国队占据绝对优势,中國队虽败犹荣。输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沦丧型,毫无血性让人不能容忍;一种是希望型,意气风发让人充满期待。输掉女足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的中国队,显然属于后一种。”——光明日报
虽然女足止步八强,但赛后各大媒体都做出了积极肯定的报道。“无缘”一词是很典型的汉表达法,“缘分”强调不受人主观意识的控制,它巧妙地弱化了比赛失败带给球迷们带来的失落。美国队占据“绝对优势”,强化了双方的差异,进一步强调了比赛失利并不是女足主观努力不足的结果。虽然输了球,但是“虽败犹荣”,此处使用积极的词汇,对女足的努力在给予承认和肯定的时也再次弱化了失败带来的心理落差。后文通过“组内外”成员的划分,将女足定位为一支“希望型”“意气风发”的队伍,与前文的“虽败犹荣”相互照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女足虽然输了比赛,但她们的努力得到了媒体和广大球迷的肯定和尊重。
比赛前后两篇报道,即赛前的殷殷期待和赛后的客观认可,都对女足曾经的历史和努力给予了肯定,这样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引导球迷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比赛结果。
四、结语
对于语篇的理解也不应是字面的、静止的和孤立的。作为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教育者,我们应在语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从更加宏观的历史、社会、政治等维度,对篇章进行批判性的解读,从而了解其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欣赏语言。
参考文献:
[1]Reisigl,M & Wodak,R.Th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A].in R.Wodak & M.Meyer (eds),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2nd edition)[C].London:Sage,2009.
[2]项蕴华.维也纳学派的批判性语篇分析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教育出版社,2014:9-10.
作者简介:牟明达(1986.1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