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楼院见证海峡两岸数百年骨肉深情
2015-07-04霍清廉董玉静
霍清廉 董玉静
台湾有个陕西村,河南有个台湾村。台湾村有个周家楼院,楼院见证高山族后裔在这里生活了350多年。2015年7月13日,我们大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对楼院进行了一番考察与测量,这所看似普通的老房子的历史,却令我们8名队员感到震撼。
虽然当地人都叫楼院,但笔者看到的却只剩下一般的瓦房院。据周家人讲,这楼院是他们的始祖迪摩达奥(汉名周殿卿)与三个儿子建造的。历经350年,现在看到的是楼院仅仅残存的一部分,而且破损严重,岌岌可危。
一、现存楼院的基本风貌
经我们测量,楼院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台湾村上营自然村中部,距豫249省道220米。周围其他居民房屋鳞次栉比,这个昔日辉煌的家族大院已经被现代化的农家楼房埋没在中间了。
周家楼院为木质框架、砖包土坯房,建筑风格为大陆北方居民所特有建筑风格。楼院分北院、中院、南院。每处院落为三进三出,并且带有耳房。楼院为统一设计,房屋建筑模式基本相同。现在中院已经不复存在,北院也已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无法测量全部数据。况且,因墙根杂物较多,我们的测量只能以地面为准,并非是建筑的基础地坪。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测量了周家楼院南院仅存房屋的相关数据,以便说明它的样式与格局。南院仅存两栋偏房,两处偏房东西走向,大小样式一样,总宽10.8米,长为6.8米。以位于北边的房屋为例,房屋南墙高1.427米,北墙高1.448米,房顶用的是房脊,南脊高1.791米,北脊高1.687米,南屋高低一样,呈对称形式。房脊属于硬山顶,房屋顶上有6个脊兽,但房脊兽由于长时间受到雨水冲刷,只能看到一些残存之迹。房脊兽在中国古代具有深刻的意义,及其讲究,遗憾的是我们在这里的确踪迹难寻。与众不同的是,南院还存在一个五角楼。据周家老人讲,这是因为当时地皮的一角为别人家所有,又未协调成功。于是把人家的地盘让出來一块。经我们测量,该面积的长为56厘米,宽16厘米。于是,才形成了中原独一无二的不规则型五角楼建筑。
从这个小小的细节,我们不难看出,当年周殿卿身为将军,朝廷从三品官衔的人物,与当地人的关系是融洽和谐的。他既没有因为手中有权而任性,也没有因为其武功超群而霸道。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位将军在远离京城的江湖之远,在远离家乡的客居地,他是那样的谦虚、低调而平易近人。
客观地说,周家楼院没有乔家大院的高大巍峨,没有康百万庄园的闻名遐迩,但是它的存在不可忽略,因为该楼院负载了太多的内涵,建筑工艺,家风传承,家族文化,民族融合,国家一统,及其珍贵。
二、楼院的来历与兴衰
公元1661年,郑成功收复被荷兰人侵占的台湾,翌年,这位民族英雄因病辞世,其子郑经入主继位,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另一方面,康熙亲政后,针对台湾局势及内部情况,不失时机地采取招抚措施,黄廷将军希望国家统一,希望人民安居乐业,决定离开台湾,归顺清政府。台湾籍将领迪摩达奥(汉名周殿卿)作为黄廷的得力干将也一同前往。公元1663年,黄廷将军率众从铜山大营出发,踏上归清的遥遥征程。此后,黄廷将军为清朝的统一而征战南北,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经过3年征战,黄廷部队发展到10万之众。1667年,康熙帝钦赐黄廷将军“表率元勋”匾额,封其为幕义伯,并降旨黄廷从卢沟桥向南沿路疏散部众屯垦。1668年腊月,黄廷将军亲率5营亲兵来到河南邓州落居屯垦,当地人称他们为“闽营”。黄廷将帅府设在邓州县城,他的官邸设在邓州西偏北18里的伯府寨。驻邓州的屯垦部队设5里48村。周殿卿举家随兵营据住在距邓州40里处的冠军里;他管辖上营、下营、尖兵营三个营的兵力。而且是5里48村的最边缘的地方,同时,也是兵力最为集中的集结地。可见周殿卿在邓州闽营中的权重以及黄廷将军对他的信任度。
周殿卿初来邓州,即按番俗屋舍型制建了一座干栏阁楼,堂中供奉蛇王神像、家族先人神龛,室壁悬挂牛羊首骨等,以示吉庆避邪。当地人叫“台湾阁”。之后,周家又建造了府邸,即周家楼院。台湾阁则成为周家祠堂,供奉包括在台湾的列祖列宗牌位。每逢过年过节,族众男女均在此焚香叩拜;婚丧嫁娶,新生儿出生时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不久,周殿卿的三个儿子均成为精壮强悍之士,而且传承了先祖与父亲的优良家风。37年后,周殿卿和他的妻子布安妮相继去世,弟兄三人分家析产,台湾阁东侧的三座楼房院落,自北向南依次为北院归老大周建诚,中院归老二周建仁,老三周建功住南院。三院格局基本相同,中国自古以来的建筑风格多以对称形式,而周家楼院也遵循了这种风格,形式严谨,住宅性质十足。
据周家后代周庆顺老人讲,在过去漫长的农业生产时期,周家后代一直居住在这里,每处院子可容纳好几十口人。今日看上去虽然更多的是断壁残垣,但究其建筑风格,可以想像昔日家族的辉煌。更可贵的是周氏一族的人生活在一起,家规家风代代传承,并伴随着周氏家族进入21世纪的现代文明。
直到今天,周姓一族的大多数老人的童年都是在这处大院里度过的。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才陆陆续续搬出大院,独自生活。楼院历史,楼院变迁,这一切的一切,不仅只留下岁月的痕迹,也还是走进京城和省城工作的周氏族人的心灵家园。
三、优良家风铸成了族人的精神家园
据周族家谱《皇清台湾土番邓州慕义垦兵周氏宗谱》记载,周氏家族可谓几代荣光。祖先迪摩达奥将军生于明崇祯九年(1637),出生在台湾凤山西山恺感社酋长家,成人后他和弟弟迪摩达鲁(汉名周殿白,后回开感社继承酋长职位)结伴配合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功,被南明皇帝钦封骠骑将军。来大陆以后,他在邓州生活了37年,夜以继日操劳农事,习演武功。又六次随黄廷将军从征,屡立战功,被清朝敕封从三品官衔。周殿卿临终前嘱咐儿孙:要仁孝传家,勤练武功。又嘱托后人当遥祭台湾先祖,谨记自己身份,设法与而等叔公(周殿白)联系,勿忘手足血肉之情,愿有朝一日举家迁往故岛,与族众团聚等等。此后的几百年里,周家出过举人、秀才、童生,即便是改革开放的今天,周家人在京城、省城、洛阳、南阳乃至县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亦有多名。就连在家务农的族人说起来都感到自豪。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里,这个村落也曾埋没于“抓革命促生产”的洪流之中,周家人不愿当众提起他的家族历史。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逐步缓和,人们才敢追忆自己的家族历史。也有一部分周氏家族的后人,恢复了高山族的民族身份。本世纪初,由于郑州台商吴天玺的热心牵线,在当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两岸开始了相互往来与探亲。
四、楼院留给后人的深思
台湾原住民的后裔,高山族在这个楼院里住了十多代人。如今,楼院已经破败,北院、中院已只能隐约地看见基础的踪迹,南院也仅剩偏房。房屋在这些年逐步被拆弃,只能根据老人叙述,我们才略知其基本构造。这处大院的逐步泯没,让我们想到现在渐渐消逝的不少古村落和古建筑,这些东西对于我们研究农耕社会的村落与家族文化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研究那个时代的建筑乃至农耕社会时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笔者认为,这些民俗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却是一种文化的伤逝,而且对传统的建材——蓝砖、小瓦和木料都是巨大的浪费。房屋建筑既是住房所用,也是文化的承载。这里有祖辈们的脚印,也有地理气候的显示,还有建筑工人精湛的手艺,是古人智慧的象征。仅从如今的周家楼院可以看出,当年的周家也是十足富裕的,而且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基于此,笔者认为,这座周家楼院就不仅仅是普通的中原农村古建筑了。它还承载着罕见的台湾与大陆往来的个案。一般来讲,都说台湾原居民的根在大陆,汉代前后,有不少大陆居民渡过海峡到宝岛开发并定居。三年内战结束时又有一批大陆人到台湾定居。然而,和历史上任何一次人口遷徙不同的是,周氏和他的台湾籍将士们是为了祖国统一,于350年前从台湾迁徙到内地中原来了。当年台湾有多少原住民参与了郑成功的部队收复台湾,笔者尚没研究,但是,迪摩达奥和他的伙伴们,在收复台湾后,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又跟随黄廷将军来到大陆。造成这次人口自沿海和台湾迁往内地。历史再一次证明,大陆和台湾,根连根,本事一体。而周家楼院见证了这一切。楼院是一个家族历史变迁的印证,也是两岸人民心心相印的留念。
总之,正是这所看似破旧不堪的楼院,证明着大陆和台湾两岸同胞身上流着一样的血,而且它也见证并渴望着实现祖国统一并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作者简介:霍清廉,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民俗文化、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