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工企业内部控制
2015-07-03李艳荣
□文/李艳荣
(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一、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内部控制制度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目标包括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合理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广,控制的手段比较多。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质量控制制度、业务操作流程等都属于内部控制的范畴。企业要建立和实施的内部控制包含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
(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内部控制的制定通常要结合各部门的特点,对企业进行具体的分析。做好内部控制能够很好的调节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制定恰当的管理方案,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对企业的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企业的高效运转。
2、合理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后能够对内部每一个环节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从而可以及时的规避风险大的项目,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争取以较低的风险获得较多的收益。企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往往都是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整合而得出的结果,因而合理的内部控制能够有利于企业降低风险。此外,内部控制管理可以核查安全隐患的原因,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隐患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内部控制可以在施工前期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相应的调查,拟定解决的方案和措施,降低安全隐患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管理者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很多施工企业的领导将注意力放在生产和销售方面,认为内部控制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从而忽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第二,治理结构存在问题。施工企业在具有所有权的同时也有管理权和监督权,但是监督权和经营管理权的权限划分不清晰,难以发挥治理结构应有的作用,不利于内部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第三,组织形式和机构的设置不合理。施工企业常用的是矩阵式的项目管理方式,然而很多施工企业由于人力资源的缺失使得这一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施工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信息流通不畅,信息难以及时有效地传递,影响内部控制的实施。有些施工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也没有深入分析施工流程的各个环节,使得内部控制停留在表面,难以具体的落实。此外,施工企业懂管理懂工程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实施。
(二)风险评价和控制机制不健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施工技术不断提高,同时面临的风险也在加大。一些施工企业的管理者风险评估意识薄弱,缺乏对内部控制及风险应对的认识,对于出现的工程项目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财务风险难以及时有效的识别和应对,风险产生的原因不能正确的分析,对于风险的管理也没有深入进行,使得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而不知。有些企业的管理层往往只重视事后的监督和控制,忽视事前和事中的风险预测和控制,难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一些企业缺乏完善的项目风险评价机制,也缺乏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评价机制,不能及时、正确的监督、调整和修正风险,使得整个项目风险规避能力较差。
(三)内部控制活动不规范。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和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不够。内部控制制度在制定时往往由各职能部门自行制定,由于部门的差异以及立场的不同,再加上各部门之间沟通的不及时使得制定的内控制度出现交叉或者冲突,难以保证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由此施工企业仅对内部控制中规定的环节进行控制,忽视建筑业的特点,对于经营中的关键环节缺乏控制,使得内部控制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差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使得内控制度建立后只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的执行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然而很多施工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将其宣传到每一个员工,也没有渗透到每一个职能部门,不能发挥群众的作用。领导的不重视是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的又一个重要原因。项目经理制使得项目经理的权利过大,导致项目经理在行使权力的同时缺少有效的监督,项目经理往往会出现贪污和徇私舞弊的行为,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四)信息化程度较低。随着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正被运用于各个行业,施工企业也不例外。但从施工企业整体状况来看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部分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信息化带来的效益也较低。施工企业项目由于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使得业务分散性较强,很容易导致内部控制信息的失真。施工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接受的程度相对缓慢,资金投入也相对较低,最终使得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的程度也相对较低。
三、完善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施工企业领导要正确地对待内部控制,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这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企业管理者要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认识,分析本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的利用内部控制来对企业的经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企业要完善治理结构,防止管理者一权独大的问题,实现监督权和经营权的划分,实现内部的相互制衡,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大量引进复合型人才,提高管理者的综合决策能力,为企业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提供人力支持。
(二)进一步完善项目风险评价机制。施工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施工过程的复杂性较强,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风险往往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更需要完善项目的风险评价机制。企业可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同时结合风险偏好和承担风险的程度,在权衡收益和风险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风险因素进行持续的跟踪与分析,及时调整风险的对应策略。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关键,它可以让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加的制度化和合理化。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制度,使各部门之间能够协调高效的运转,不断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二是贯彻落实项目责任制,将项目分配到具体的部门并落实到每一个人,对于工作不到位的部门和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惩罚,对于管理良好的部门和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三是完善企业内部相应的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落实,对于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四)加强各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往往跨度大、分布广、资金链条长,这就需要各职能部门的有效配合,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根据自己经营的特点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构建相应的信息应用平台,完善信息沟通渠道、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以及内部报告,严格的管理施工项目,实现办公的自动化。
[1]邵永民.关于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探讨[J].财经界,2014.12.
[2]李学明.基于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J].财经界,2014.8.
[3]上官明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