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策略

2015-07-03王丹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4期
关键词:内审管理层行政

□文/王丹丹

(沙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河北·沙河)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单位已初步形成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但还没有相对规范、专门的内部控制准则,面对预算支出管理的不断改革,造成其缺乏内部控制的依据,不能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制度与法律不协调现象,如现行的预算法、税收征管法等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不适应。政府为此作出了一系列过渡性措施,但还未修订配套的法律法规,导致其行为没有法律依据,缺乏约束,致使诸多问题的出现。

(二)内部控制意识薄弱。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具有片面性,仅仅重视自身政绩的提升和事业的发展,忽视了内部管理工作。有的管理层认为内部控制主要针对的是财务部门,依靠财务中心和审计部门便可做好财务控制,却忽视了自身在内部控制中监督的职能。有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只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不能认真贯彻执行,导致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因流于形式而失去了作用。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缺乏岗位责任,不能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导致在工作中与业务控制脱节,发挥不出对财务的控制和监督作用。

(三)风险意识不强。普遍行政事业单位认为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社会管理和公益服务,因不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无所谓生产经营风险。但是在社会管理和公益服务中,会有各种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的发生,他们缺乏对其进行风险研究和分析,致使各种内部控制问题的产生。第一,忽视滥用职权、行政腐败的风险。一些官员利用我国法律法规在公共权力上的漏洞,违规使用权力,形成贪污腐败之风;第二,不注重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在我国,公共产品属于国有财产,它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提供的,但由于其竞争压力小,致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不能得到有效保证;第三,忽视了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土地使用和公共工程等资源的配置权是由行政事业单位把控的,这些资源由于具有稀缺性,造成了行贿弄权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内部审计监管体系不完备。内部审计监管体系不完备首先体现在内部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行政事业单位现行的内部监督机制主要建立在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形成了自己监督自己的模式,而且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不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这就使得内部审计机构不能达到良好的监督效果。另外,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不能起到检查监督的作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受财务、人力等部门的领导,工作中要时刻考虑部门领导的意愿和利益,这就造成内部审计机构不能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开展工作,制约了内审工作的效率,最后的审计结果也缺乏权威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措施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上还存在众多问题,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内控制度,合理设置岗位。完善的内控制度是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我们要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并积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内控制度。首先,要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来约束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为其提供理论保障;其次,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共性和个性的需要,落实内控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法律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监督的有效性;最后,各地方财政部门要以国家内控条款为依据,指导各行政事业单位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需要专岗专职,明确各岗位的责任权限,并确保业务流程的规范化。设置关键岗位要充分考虑经济活动中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确保三者权力的分离与制衡。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关键岗位主要包括资金管理、票据管理、印章管理、内部审计等,要明确他们之间的职责权限,各岗位之间要保持分离和制约。此外,在决策经济活动重大事项时,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共同对经济事务进行决策。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防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流失,从而推动内部控制建设。

(二)强化内控意识,提高管理层对内控建设的重视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效果,他们肩负内部控制的重要职责,因此要起到表率作用,并督促同事和下属做好内部控制工作,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做好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首先,要强化对领导和管理层的内控培训学习。国家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层的培训,加强交流与沟通,使其掌握内控的基本知识,从而有效开展本单位的内控工作;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要体现出单位负责人的职责,并在管理层政绩中突出责任风险考核,督促其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履行内部控制工作。除了领导和管理层要提高内控建设的重视程度外,员工在内部控制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广泛组织对员工内控知识的培训,并加强员工与领导、管理层的凝聚力,使其积极主动的执行内部控制,维护和改善单位内控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内只有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将内控建设真正落在实处。

(三)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面对行政事业单位风险意识不强的现状:首先,要强化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深刻认识到风险时时刻刻存在于行政事业单位当中,尤其是存在于单位的财务风险,从而提高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财务部门要全面认识本单位的资金来源、结构及用途,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分析,同时不断对融资渠道进行拓展,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其次,建立财务预警机制。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增强,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工作中的每个环节、每个重大项目做出明确的风险预警线,并对每个环节和重大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提出控制措施,有效防止风险的发生。再次,还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业绩考核,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来对风险进行量化,并把有效信息及时准确的反馈给上级领导和管理层,使其对财务危机做出有效的预警分析,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四)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确保内审质量。内部控制审计可有效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改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活动。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认识到内审的重要作用,依靠合理的内审组织机构,把内控制度真正落实。行政事业单位设置内审机构要科学合理,明确机构和专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做好内审人员的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内审机构的职能和地位。其次,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设置要避免受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要确保其独立行使对单位内部的全面审计工作,使其能够如实反映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再次,要加强内部审计技术的创新。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要与时俱进,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相对落后,存在众多问题,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健全内控制度,强化内控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并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确保内审质量,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1]王玲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2.

[2]吴光丽.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0.

[3]田祥宇,王鹏,唐大鹏.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J].会计研究,2013.9.

猜你喜欢

内审管理层行政
行政学人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债务杠杆的影响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