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宅居”现象的心理状态分析

2015-07-02蔡小莲周奕慧曹丹王超

科教导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大学生

蔡小莲+周奕慧+曹丹+王超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宅居”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心理状态、“宅居”原因等方面对大学生“宅居”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宅居”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从个人、家庭、高校三个层面作为切入点改善大学生“宅居”现象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宅居” 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6.079

Psychological State Analysis of Students' "Residence" Phenomenon

CAI Xiaolian, ZHOU Yihui, CAO Dan, WANG Chao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phenomenon of "the res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s more and more comm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state , "the residence" reasons and so on ,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studying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residence". We put forward the main measure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staying from three aspects: individual, family, college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Residence"; psychology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宅居”一词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其中尤为被人关注的则是大学生“宅居”现象的普及。“宅”字最早起源于日本,广义上指一种热衷于非职业文化的亚文化,以封闭性和自我满足性为特征,属长期性、习惯性行为。现今,很多新闻媒体和专家学者都对此有从社会人文角度的研究,本文旨在从心理学方面,提出一些能够解决大学生“宅居”现象的建议。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深层次解析大学生“宅居”现象,分别从大学生“宅居”现象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基础、现状调查和应对策略来剖析大学生“宅居”现象,以期得出更加完善的结论。经过本小组的分析研究,认为引起大学生“宅居”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心理状况和原因:惰性心理、从众心理、心理压力、沉迷于自身爱好、对网络产生依赖性、信任感缺失、自我封闭。基于这些原因,本文认为可以从学生个人、家庭和学校这几个方面入手,改善目前的“宅居”状况。本文希望通过提出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从心理方面能给予大学生正确的疏导,自信的面对他们的大学生活,从而有效改善目前大学生“宅居”现象。

1 大学生“宅居”现象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1.1  基本概念

“宅”这个词出自 1980 年代的日本,写作“御宅”(おたく),它的出现与日本动漫产业的兴起密不可分,本意指“贵府上”。后来专指那些热衷于动画、漫画和电子游戏,以至于足不出户的人。①但是对于“宅”这一概念,国内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多数学者认为宅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是和网络紧密相连的。在郭秀荣等人发表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宅”现象解析》一文中,将宅定义为:“主要指因过多利用或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而衍生的一种新兴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及随之产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形态的变化”。直至如今,各国学术界普遍认为:“宅”广义上指一种热衷于非职业文化的亚文化,以封闭性和自我满足性为特征,属长期性、习惯性行为。②此次研究的对象为大学生这个群体,有其特殊性。首先他们知识水平较高,易接受新事物,但是同样他们的思想不够成熟易受外界干扰。其次,高校是一种集体化的生活环境,大学生具有相对自由的空间,缺少了一直以来家长、老师的约束,容易造成大学生的自我放纵和沉溺于自己的喜好中不可自拔。最后,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传播速度非常快,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使用电子通讯设备的频率也非常高,所以及其容易对新媒体产生依赖。种种看来,大学生“宅居”现象悄然兴起实属必然。而面对这逐步发展壮大的“宅居”一族,笔者在对大学生“宅居”的现象做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之后,对于“宅居”这个问题有了较好的把握和新的解决问题的视角,同时对大学生“宅居”有了新的定义:大学生“宅居”现象主要是指大学生较长时间处于宿舍环境中,表现在沉迷于某一特定的兴趣或爱好,与外界缺少联系和交流,或只通过虚拟网络与外界联系,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最终处于虚构的网络世界中不可自拔的一类人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

1.2 前人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宅居”的现象,在此前也有不少类似的研究。蒋玉娟在《大学生蜗居现象的调查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从主客观两个角度探索“宅居”形成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陈艳艳、曾佑伟在《大学生“御宅族”的心理效应及应对策略》一文中,从人本主义角度为切入点提出了应对策略,希望引起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视。郑碧强和张叶云在《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一文中,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宅”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大学生热衷于“宅”生活的原因。并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宅”门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潘万里在《当代大学生宅居现象探析》一文中,从新媒体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宅居”现象,并且做出了客观清晰的认识,等等一系列的文章都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宅居”现象做出了不同的分析和解释。笔者将以一个全新的角度,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大学生的心理层面出发,探究大学生“宅居”的心理状况,并力图从心理层次找出解决之道,引导大学生走出宿舍,度过一个充实有趣的大学生活。

2 大学生“宅居”现象的现状分析

2.1 心理状况

近年来,大学生宅居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大学生不愿意走下网络、走出宿舍,整日整日地沉浸在网络世界中,与此同时,大学生宅居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如焦躁、失眠、抑郁、社交焦虑等。经调查,大学生宅居群体的心理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沉迷于自身爱好。大学生宅居群体的爱好大多与ACG(漫画、动画、游戏)相关,他们过分沉溺二次元的世界,只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人在网络上交流,话题也总是围绕着共同的爱好展开,他们总是在虚幻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生存的价值。

(2)对网络产生依赖性。大学生宅居群体通常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有很强的依赖性,容易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满足,却逃避现实中的真实世界。他们一段时间不接触网络就会很难受,例如虽然没有人联系他们,但他们一直会下意识地去看手机,否则便容易产生焦虑、急躁等表现。

(3)信任感的缺失。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发展人际信任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合作精神、共处意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直接的影响。③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变得缺乏信任感,对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失望,这就会造成当代大学生企图通过网络途径寻求慰藉,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狭隘。

(4)逃避心理。当代大学生缺乏对理想和对未来的准确定位,难以激发自身的斗志,从而缺乏追求与目标,于是就会创造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来逃避现实生活中所受到的挫折,并企图从中寻求心灵上的慰藉,以获取心理上的平衡,但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我逃避的消极方式。大学生在学业、生活、人际交往和爱情方面容易遭遇挫折,这时候很多大学生把在现实世界不能实现的情感移植到网络世界。④

(5)自我封闭。从大学生宅居群体的心理状况来说,这里的自我封闭指的是其对自我心理进行孤立,其外在的行为表现是不愿意主动接触新鲜的事物,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进行直面交流。一部分人是不屑与他人交往,而另一部分人与陌生人交流甚至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状态。⑤

2.2 原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宅居群体“宅”的原因是由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调整机制引起的。在上述的宅居大学生基本心理状况中可以看出,宅居大学生的行为大多与社会期待不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打击,人际关系不和谐,因此他们就会借助心理防御机制和调整机制来解除自己的焦虑感。

(1)惰性心理。惰性心理是指个体因主观上的原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大学生“宅居”群体平时生活普遍都较为懒散,他们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除了上课时间,其他时间都没有自己的安排,整日里无所事事。大学生“宅居”群体一旦产生了惰性心理,在想要进行奋斗时,反而更提不起精神,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他们就会渐渐丧失斗志,变得愈来愈“宅”。

(2)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体受到群体中人们行为的影响,进而在个体的判断以及认识等中表现出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相符的行为方式。大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不同的群体,他们都渴望能够融入集体,去体会群体中的友情与爱情。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及榜样对于人形成复杂行为的重要性。群体的教育力量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十分强大的,大学生想要融入周围的生活环境与群体,但由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完善、缺乏足够的判断力与意志力,在消极榜样的作用下,容易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模仿,错把“宅居”当成时尚,并逐渐形成一种不良的风气。

(3)逃避心理。当代大学生都是独身子女的一代,在进入大学生活后,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目标,缺乏斗志,往往都面临着学业重、就业难、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极其容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中受到挫败。当现实与理想相悖,他们为了寻求自我安慰,获得心理的满足,便及易选择逃避压力。大学生“宅居”群体会把从来自外界的压力在内心进行释放,这也是他们保护自己以及缓解压力的一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种新型的自闭方式。

3 应对策略

3.1 个人层面

(1)合理安排作息,转变生活方式。古语有云“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为此,我们本身应有一种创新转变的意识,合理安排作息,转变生活才式,保持与现实社会的接触和互动。“宅居”的大学生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宿舍,时间及行程安排等都相对充裕,几乎一切时间都需要靠自我支配管理。如果在家里或宿舍,经常面对互联网不能自拔,废寝忘食,就会导致自己的作息时间不规律,造成自己的生物钟紊乱,影响生理系统的正常工作,久而久之对个人的身体健康也会有极大的损伤,使得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即使“宅”在家中或是呆在宿舍,也要尽可能合理地组织安排自己的生活时间表,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预留固定的外出活动时间,多接触外界的新鲜事物,适当情况下可以用代币疗法敦促自己坚持。

(2)塑造健康人格,加强自我认同感。互联网再强大,也只是导致大学生“宅居”现象的外因,当代大学“宅居”现象形成的最本质原因其实是内因。因为大多数大学生陷入“宅居”状况就是因为缺乏自我认同感,故而持续迷于互联网来逃避现实生活,希望在虚拟中找寻认可与安慰,找寻所谓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其实是不健全的。因此,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和加强自我认同感是引导大学生走出“宅居”的重要举措之一。所以家人、老师、朋友、同学等应鼓励“宅男”、“宅女”多接触真实的社会,摆脱网络,走近新环境,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获得愉悦感与满足感,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认可,从而不断加强自我价值与存在的认同。

3.2 家庭层面

(1)加强家庭沟通,化解代沟冲突。家庭是人社会化的第一课堂。营造一个安乐舒服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子女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爱心与关心。同时,父母需要密切地关注子女的身心变化,学会倾听他们的烦恼,给予他们需要的帮助,并正确地教育、引导他们解决这些烦恼。因而,良好的家庭氛围不仅有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更是满足他们安全的需要以及归属与爱的需要。但是现实家庭生活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关系紧张、充斥矛盾,孩子找不到可以诉说的对象与情感依托,故而才会一直借助不真实的互联网来发泄内心的不满。这样一来,“宅居”的大学生继续依赖互联网,厌烦人际交往,与家人的关系也日益冷淡,但其实多数也是因为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代沟冲突,故而与家人交流贫乏和困难,久而久之就更加沉默,⑥甚至于同坐一桌吃饭也会对家人视而不见。

(2)家长上行下效,凡事身体力行。父母的榜样作用,其实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就像孩子青春时期,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听话,殊不知这正是因为自己平时对孩子反复无常的后果。就像“曾子杀猪”的故事一样,曾子之妻因为孩子表现好,一时高兴,或者说是为了激励孩子努力从而达成某项目标,轻易许下了物质奖励,但最后却因为忘了或其它种种原因而无法兑现当初的承诺。这其实是很多家长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故而作为家长应该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类比到“宅居”问题,很多父母可能本身就比较宅,工作之余没有太多社交活动,整日捧着个iPad或是手机沉迷于网络,这样孩子又因为模仿能力很强,也是更加宅了。故而,家长以身作则走出“宅居”有时候可能会给孩子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

3.3 高校层面

(1)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心理疏导。以人为本最早是由罗杰斯和马斯洛在人本主义中提出来的。而在我国高校中,坚持学生的以人为本的个性发展,既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崇高使命,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必要条件。“宅居”的大学生时间相对而言比较充裕,加之校园里他们真正有兴趣投入的活动很少,如此不断恶性循环,长久地沉迷于互联网世界和宿舍中而不能自拔。因此,对于高校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组织开展形式新颖又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心理疏导互联网和危机干预机制,比如科技、文体等社团活动,这样一来大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就能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不仅情操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而且其个性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2)提供互动平台,培养交际能力。改变大学生“宅居”现象,就是要加强对“宅居”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训练与引导,有目的、有计划地给他们安排丰富的社会活动或户外运动,使他们逐渐摆脱对互联网的依赖,走下互联网,走出宿舍,走上操场。这样在他们参与社会活动或户外运动时,不仅团结协作意识得到了培养,而且有利于鼓励他们用真诚、包容的正确态度来对待他人与社会,学会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广交朋友,满足尊重的需要。比如举办文艺晚会、辩论赛、营销大赛等活动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协作能力,让大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精神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愉悦感,从而摆脱空虚的“宅居”生活。

本文系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生‘宅居现象的调查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1111701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生‘宅居现象的调查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11117010Z)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章渊博.日本漫画与御宅文化.硕士学位论文.高雄第一科技大学,2008.

② 王申.御宅现象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6).

③ 于洋.当代大学生“宅”生活的心理解析.辽宁师专学报,2003(3):65-67.

④ 李智,顾正虎.高校“御宅族”心理探析及其“出宅”.文教资料,2010(6):204-205.

⑤ 陆明.心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宅”心理探析.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2.

⑥ 陈艳艳,曾佑伟.大学生“御宅族”的心理效应及应对策略.综合理论研究,2012(63):278-279.

猜你喜欢

心理大学生
心理小测试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The Psychology of the Suitcase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