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5-07-02宁志刚唐慧

关键词:创新型教学内容人才

宁志刚++唐慧

摘 要: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当前我国高校改革发展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重大课题,文章从创新型人才的标准与内涵出发,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与内涵,并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73-03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难题。破解这一难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型的人才(标准、内涵、要求);其次,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环境、条件);更重要的是,在我国现实条件下(国情、教情、科技情),具体如何实施,采用哪一种可操作的实施方案。要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21世纪以来,从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到各类高校,从高教研究机构到基层教学一线,都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作为高教改革创新的重点,资助了大量的研究项目,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进行了大量的、多视角的、多层次的探索。经过多年的努力,获得了一些理论成果,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实践,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分析,操作性强的、可重复的、能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尚没有获得根本性的突破。究其原因,除了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因素外,就高校本身而言,理论探讨还不够深入,理论依据还不够充足。这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在有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的研究进程中,我们深感如此。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思考,撰拙文供交流探讨。

一、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及内涵

2008年4月,在教育部举办的“规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质量”研讨会上,主管高等教育的吴启迪副部长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还存在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但最大的问题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不强。”[1]“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不强”,这是一个判断性的命题,它指我国大学尚缺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遗憾的是,她没有就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问题作进一步阐述。时间又过了6年,情况并没有好转,“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不强”这一问题仍旧摆在我们面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有效回答和解决这一些问题: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是什么呢? 培养创新型人才能力的标准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要考虑四方面的要素[2]: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环境)、有潜质的培养对象和优秀的培养者。其中,首要要素是明确的培养目标。目标明确,后续的工作才有方向性和依据。关于人才培养目标,我国有“四有”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提法。这样的大方向、大目标固然需要,但根据时代特征确定明确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培养目标尤为重要。各类高校对这方面往往只有笼统的提法。关于创新型人才,更多只有口号,缺乏具体的培养标准。美国大学把培养目标拆分为目的和标准:目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标准——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普林斯顿大学对本科生培养提出了12项标准[3]:(1)具有清楚地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2)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推理的能力;(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5)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6)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7)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8)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

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11)具

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尽管这些条文的全面性及其相互关系尚可斟酌,但有了这些具体的培养标准,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就有的放矢,培养效果的评价就有所依循。这对我国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具有借鉴意义。

创新型人才培养还涉及人才创新能力更深层次的问题:创新与创造的潜质和潜能究竟何在?我们不必追究创新与创造之间的严格区别,创新也好,创造也罢,都是人类文明曲折而美妙的进程中奏出的历史强音。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人类在不断创造和创新,从而不断实现超越和前进。人类在不断判断和选择,从而使创造和创新成果有利于人类自由发展,从而避免使人类失去自由的危险。对创造、创新与判断、选择进行综合考察,保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不是自然科学与技术,而是人和人文科学。中外许多知名的科学家和学者对此有过深刻的论述[4]。

20世纪人们公认的最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反复指出,科学有两大功能:一是“作用于心灵”,二是“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因此,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受教育者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只有通过人文教育,才能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只有通过人文教育,才能使学生对美和善具有鲜明的辨别力[5]。

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爱因斯坦以居里夫人一生的贡献为例,阐述了他关于科学与人格关系的思考。他指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其道德品格方面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要大[6]。居里夫人取得骄人的工作成绩,这与居里夫人“大胆的直觉”、“工作的热忱和顽强”分不开。人们才智成就的取得,其品德和精神力量比聪明才智更重要。

综合以上论述,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我们可以概括创新型人才的标准:(1)知识标准: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和相关领域知识的广度;(2)智能标准:清晰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观察和辨识能力,形成概念、表达思想和破解难题的能力;(3)人格素养标准:能将科学“作用于心灵”,理解人生价值并产生强烈的感情,追求真善美,顽强而有毅力,做道德品格高尚、和谐发展的人。概括而言,创新型人才的标准是具有以社会责任意识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和以求是求真为核心的科学精神。现行的大学教育,普遍以灌输知识为主,缺乏能力培养,尤其缺乏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训练。至于人格品德教育,尽管课程学时不少,由于诸多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及内涵

要构建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要有明晰的认识。人才培养模式可表述为[7]: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价方法、教育教学方法,实施人才教育培养过程的标准模式。若简化为公式,可表示为:

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目标+培养模式=目的与标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和评价(考核)制度+教学方法

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三大要素[8]: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价(考核)制度、教学方法。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对三大要素进行设计时,既要体现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又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还要有相对稳定的、能实践的可操作性方案。现行传统的“三阶段”、“三主体”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为[9]: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阶段”安排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专业班级为基础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以书面考试为主要形式的评价制度,以教师在课堂对教材进行讲解为主的“三主体”(课堂、教材、教师)的教学方式。这三大模式要素的具体实施,在不同国家、不同学校有所不同。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虽然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结构、管理和评价制度、教育手段和方法有所变化,但培养模式的基本形式数百年来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该传统模式确实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它为人类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就要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大要素”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做出新的构建。首先,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新进行构建,打破“三模块”(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专业)和“三阶段”的模式;其次,针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变化,对教学的组织管理形式和考核评价方法进行改革创新;然后,再配套相应的教学方法。对三大要素进行改革和创新时,既要紧扣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总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紧扣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具体构建应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层次的高校和不同学科专业,可构建不同的模式。这里仅对创新模式构建当中要关注的要点提出建议,同时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

(一)创新的逻辑起点与发展前瞻

首先要明确,当前高校的一切改革创新,既是高校发展演进的历史延伸,又受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特征推动。在探索高校改革创新的举措时,既要坚守大学的本质特征,把握好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大学教育有别于基础教育,大学生更有发展的志向和学习的自觉性与自主性;大学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更具学术性、创新性、社会性;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学不仅负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任,更有引领思想文化的使命。大学作为人类社会延继时间最长的社会品牌和人类文明的灯塔,在反思过去和审视现实的基础上,要有清晰的发展前瞻:做出“是”与“非”、“能”与“否”的判断,选择“破”与“立”的正确方向。把握好逻辑起点和发展前瞻,是大学改革创新获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二)整合教学内容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本科阶段究竟要教什么?学什么?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这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创新的重点,也是难点。关于教学内容,至少要思考四方面问题:总体框架(教学内容的总体纵横取舍)、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结构比例、学时学分分配等)、环节设置(理论、实践、课内外教学、自学、考核等)、时序安排(内容及环节次序,串行或并行)。其中,总体框架设计最为重要。在本科教学四年(或五年)的时间内,从知识、智能和素养三方面的基本要求出发,应精选哪些教学和训练内容呢?从纵向看,不同学科的知识层面如何取舍?基础层面与最前沿层面的关系如何处理?“循序渐进”经典教学原则具有局限性,需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进行改进。从横向看,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知识、智能、素养训练,必修与发展个性的选修……都必须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大学教育的特点,做出精心的取舍。在总体框架确定的基础上,后三方面的构建才有依据。

(三)变革教学组织形式与考核评价方法

教学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有:教学组织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资源配置的可能性(场地、师资、设备、基地、网络资源等);管理各环节中管理主体的选定,例如教务管理主体是教师,而生活管理的主体则可以是学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且向普及化迈进的当今社会,以专业教学班级为主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尚难以改变,但在高度信息化的环境条件下,构建全新的组织管理形式不是没有可能性。

考核评价方法是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需要改革创新的地方,是创新空间最大的地方。目前通行的考核评价方法,不仅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还隐匿着评价严重不公平性,甚至消解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这种考核评价方法亟待改革创新。考核评价方法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是培养目标指向性的重要杠杆。考核与评价改革创新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将“一张试卷定水平”的办法改为综合考核评价;二是考核内容的改革创新,由现行考查知识掌握能力为主,转变为考查知识的运用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批判创新能力为主。

(四)创新教学方法

这方面的改革创新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宏观教学运行方式的改革创新,例如,教学内容与环节的安排;将现行的阶段式串行方式改为并行或串行和并行结合,例如,工科专业的创新实践可与理论教学并行安排。一些高校试行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正是这么做的。南京大学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过程当中,也是将项目研究与理论教学并行安排的,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二是微观教学过程的改革创新,这方面大有可为,是改革创新的重点,也是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在于每一门课程或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在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递什么?采用何种方式方法进行传递?这始终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至于具体的改革创新举措,非一文所能言定,潜涵于每门课程和每位教师的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焦新.规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质量——教育部召开本科

教学评估研讨会[N].中国教育报,2008-04-12.

[2]郭世田.当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D].济南:

山东大学,2012.

[3]佟庆伟.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实验

技术与管理,2008,(5).

[4]凌均卫.大学理念——认知与践行[M].海口:海南出版

社,2009:319.

[5][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

书馆,1979:310.

[6][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

书馆,1979:339-340.

[7]孙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

书育人,2012,(3).

[8]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9]阎国华.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D].北京:中

国矿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创新型教学内容人才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