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峥嵘50载

2015-07-02王凡

科教导刊 2015年17期

王凡

摘 要 回顾过去的五十多年,我国的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不断发展,不断跨越,走过了一个艰难而又光荣的历程。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航天发展事件 “神舟一号” 运载火箭

中图分类号:V1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6.078

Upload Towering 50 Years

——Aerospace Documentary History and Situation Analysis

WANG Fan

(School of Astronautics,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72)

Abstract Over the past fifty years, China's space technology from scratch, from there to a strong,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cross, through a difficult and glorious history. This article will talk about this issue a few own views.

Key words Aerospace Development Event; "Shenzhou I"; Launch Vehicle

0 引言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年轻的新中国正处于襁褓之中,帝国主义虎视眈眈,试图将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党中央领导人临危不惧,运筹帷幄,从国家安危出发,做出了发展航天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1956年2月,钱学森正式向党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正式拉开帷幕。到今天,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回顾过去的五十多年,我国的航天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走过了一个艰难而又光荣的历程。

1 人造卫星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向太空迈出了科学探索的第一步。我国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开始于1964年,当时,著名科学家赵九章向周总理提出了尽快开展卫星研究的建议,得到了党中央领导人的认可。

六个春秋的日日夜夜,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换来的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场送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地研制并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作为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在技术上突破了一系列的难关,对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的成功发射,展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并为我国日后的空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它的发射成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并于29日返回地面。返回式卫星最基本的用途是照相和侦察,可将获取的各种对地观测信息资料或者搭载的种子等研究资料通过返回舱运回地面,在国防、资源探测、国土勘测、农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地球静止轨道上的卫星相对地球保持静止,这一特性决定了其在远程通讯方面的先天优势,这些卫星承担了广播、电视、电话等信号传输的任务,很好地解决了远距离通信的问题,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除了用作通讯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还可以进行固定区域的监测,在民生、资源、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到目前为止,我国成功研制与发射的卫星已达40余颗,包括了气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和定位卫星等一系列用于不同领域的卫星。这些卫星不仅在我国的国家国防、资源、监测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极大得方便了人民的生活。从电视到互联网,从天气预报到手机导航,人们处处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便利。除此之外,我国的卫星事业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高度的商业化将成为未来我国卫星发展的首要趋势。

2 载人航天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进入太空,开启了人类载人航天发展史的新纪元。早在1971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出了发展载人航天的号召,但由于受到当时技术、经济等的限制,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迟迟没有进展。然而,随着我国空间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尤其是我国对于返回式卫星技术的掌握,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9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正式确立并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实行“三步走”战略。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此后3年,“神舟二号”、 “神舟三号” “神舟四号”相继发射。它们的成功发射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继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03年10月15日,是我国航天发展历史上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天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胜利发射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神州五号”的成功发射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国因此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一成就打破了美俄对载人航天技术的垄断,极大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

神五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顺利完成。

2005年10月12上午9:00,“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搭载我国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开始了长达115.5小时的“太空之旅”。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航天员安全着陆,顺利完成载人飞船“多人多天”飞行的任务目标。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在刘伯明和景海鹏的协助下,指令长翟志刚完成了出舱活动。出舱活动对宇航员的衣服以及后勤保障措施都有很高的要求,这次出舱活动,可以说是中国在太空探索之路上的另一个里程碑,不仅是我国航天综合实力的展现,表明了我国具备在太空中进行复杂操作的能力,也是为以后的空间站建设、探月以及其它太空探索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作为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它的发射标志着我国迈入载人航天事业“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州八号”顺利发射升空,11月3日凌晨1点37分“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空间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2012年6月18日14时左右,“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自动交会对接。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飞行任务中,刘洋成为我国首次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女宇航员。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州十号”顺利升空完成对接,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3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所谓“航天发展,动力先行”,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始终是载人航天技术,探月工程等重要前提,因为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与有效载荷的发展紧密相连。从我国航天事业起步开始,国家对运载火箭发展开始明确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之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需求都相应地促进了运载火箭的发展。五十多年来,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了从常规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串联式火箭到捆绑式的火箭、从单星发射到多星发射、从发射卫星等运载器到发射载人飞船的历程。①按照“通用化、系统化、组合化”的思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目前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火箭型谱: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目前包括13种型号,可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多种卫星及载人飞船,也可以执行深空的发射任务。②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于1965年开始研制,它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的发射,目前具备“长征一号”、“长征一号乙”、“长征一号丙”、“长征一号丁”四种型号。

在“长征一号”的技术基础上,经过技术改进形成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它是中国的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是目前型号最多的运载火箭,拥有“长征二号”、“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捆(E)”、“长征二号F”等型号,主要承担承担近地轨道发射任务。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承担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的发射任务并顺利完成发射。长征二号丁火箭,1992年8月首次发射,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长征二F运载火箭主要担任“神州”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为我国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目前具备多个型号,有“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等。与“长征一号”和“长征二号”所不同的是,“长征三号”主要承担高轨道发射任务。它首次采用了液氢、液氧作火箭推进剂并首次实现火箭的多次启动,标志着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搭载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飞向太空。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首次为亚太公司进行商业发射,这标志着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出国门,通往世界市场。

到目前为止,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性的进步,发射成功率大大提高。然而我们还是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美俄等国相比,我国的运载火箭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多不足:运载能力不够高,可靠性、安全性低,适应性差,发射周期长。如若不采取有力的措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很可能会丧失国际竞争和生存力。因此,抓紧研制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适应性强、发射周期短的运载火箭依旧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尤其是重型火箭,对增强我国的国防科技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③

4 结语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我国的航天事业走过了50个峥嵘岁月,取得了一系列令国人自豪、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庆祝胜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依旧和美俄两国存在很大的差距。只有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发扬“航天精神”,坚持自主创新,攻破新的技术难题,以科技进步作为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动力,我们才能在技术上取得更多的成就。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努力争取国际合作、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增强我国参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的能力,争取更进一步地促进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以此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注释

① 吴燕生.承众望创佳业百飞神箭破长空新长征新跨越航天运输展宏图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7(3).

② 李东.LI Dong 长征火箭的现状及展望[期刊论文].科技导报,2006(3).

③ 刘佳.中国“长征”运载火箭200次发射暨创新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期刊论文]-国际太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