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hillings”到“铜子儿”
2015-07-02吕晓红
吕晓红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芭芭拉少校 戏剧翻译 动态表演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6.074
From "Shillings" to "Tong Zier"
——On Ying Ruocheng's Performability Principle in the Translation of "Major Barbara"
LV Xiaohong
(College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 Chongqing 401520)
Abstrac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inciple in drama translation by analyzing the principle of dynamic performing in "Major Barbara" which is translated by Mr Ruocheng Ying.
Key words Major Barbara; drama translation; performability principle
1 戏剧翻译的特殊性
戏剧翻译就是把一国的戏剧用另一国的语言翻译出来的一种翻译行为。但是与一般文学作品相比,它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它不仅是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存在的,更是通过表演来实现。戏剧翻译家们自然就陷入了表演和语言各种符号系统如何取舍的纠缠之中。因此,在各种文学类型的翻译中,对戏剧文本翻译的讨论就相对匮乏。当然,在不同历史阶段也不乏有一些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有闪光点的见解,而且还达成一种共识:为了增加剧本的可演出性,译者有必要也有可能对语言、结构甚至是表现形式加以修改。其中,巴斯奈特的观点最为系统和典型。
2 关于戏剧翻译原则的讨论与“动态可表演性原则”
关于戏剧翻译的基本问题翻译理论家们各执一词,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在上个世纪 80年代初期建议使用以演出为指向的 “动态表演性原则”,以达到“台词朗朗上口”的目的。既然戏剧的目的是为演出而进行的文学创作,那么剧本本身就必然包含超语言系统的行为表现描述以及必不可少的动作性文本,在戏剧翻译中应该同时能兼顾到这种潜在的动作性及动态向文本及所涉及到的实际演出情况,因此她提出戏剧的翻译必须遵循这个目的,并要去找出源文本中的动作文本,然后在译文中再现当时实际的这个动作文本。文本自身的功能指的是剧本语言的戏剧性。动态表演性原则暗含了戏剧翻译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即文本与演出的辩证关系。巴斯奈特对动态表演性原则提出质疑。质疑的理由有以下两点:剧本自身包含演出的特性,所以不必以演出为翻译对象,另外她认为当时盛行的动态表演性原则内涵不明确。巴斯奈特指出,戏剧翻译研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对文本属性的认识。为此,她重新挖掘了剧本属性:剧本就是执笔者对舞台潜能的文字转录,而舞台潜能则是剧本创作的驱动力。剧本具有舞台潜能是因为剧本本身隐含了一个演出文本,这样的演出文本包含了演出的全部要素。所以,在1980年《翻译戏剧文本》一文中,她首次使用 performability这个术语,提出了动态表演性原则就是以演出为目的的改译的观点。而其汉译作品《芭芭拉少校》就是充分妙用“动态可表演性原则”的例子。
3 “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芭芭拉少校》译本中的体现
萧伯纳的名剧《芭芭拉少校》中译本受到中国读者的广泛好评。英若诚以其地道、够味、口语化的语言征服了所有读者。该剧本对于舞台演出的需要的考虑很全面很到位,特别强调重新展现原剧本的口语化,生活化的特征,在处理习语、称谓、文化转移和语句方面很地道,够味,活生生口语化,让本土读者感觉很自然亲切。
3.1 习语的翻译
每个民族的习语都是该民族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简练、传神并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烙印的语言表达方式。李福宁说:“一个英语习语是一种语言的一个要素,这种语言在其时代的基础上拥有一种独一无二的表达方式。”一方面,英语习语是一种艺术,它主要反映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所以思想和内容必须是可译性习语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在语法上习语的结构是固定的,且作为一种规则,任何一种习惯用法中的任何元素都是不能改变的。所以译者如果想既去保留习语的形象涵义又想维持其独特的表达力,就比较难了。而英若诚在翻译习语时他巧妙遵循“动态可表演性原则”,就保证了戏剧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具有舞台演出的需要。
例1.Not a Cheap Jack on Mile End Waste could touch you at it.
那群在城根儿吆喝破烂儿的比您差远了。
捡破烂的这样一个特别职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有不同表达方式,而且原文只能被英语使用环境中的人们默认,认可和理解,它出于它们的用语习惯和共同的生活环境。直译过来的东西当然令人感到陌生。这里,英若诚采用化习惯用法为直意的方式翻译成“收破烂的”。而且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戏剧的表演性和口语化特征,对翻译进行了加工润色。“城根儿”和“吆喝”两个词语和“儿”化音的使用足以证明其语言是活的,带有浓重北京一带方言特征。并且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平民百姓的说话方式,很符合剧中说这句话的泼赖斯作为一个下层无产者的身份。
从译例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英译习语时手法灵活,采用相应的处理办法,直接释义找到一个本土化的表达方式。
3.2 活句的翻译
前面已经提及,戏剧对话重在简洁明快,从来没有哪一种文体这么大程度地依赖口语。英若诚认为“口语化和简练”是作戏剧翻译时译者首先应该考虑到并且能够实际运用的原则。剧本上的台词是活的语言,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展开情节、塑造人物、等,可以说是戏剧的全部。戏剧对白中的语言很生活化,让观众有很强的亲切感是戏剧最可贵的地方。英若诚的译本就有这样的难能可贵的特点,其中充满了他自己称之为“脆”的、“口语化”的实在而地道的本土语言。语言表现简短而又生动,人物感情强烈而又富于多样变化,人物的之间的对话好比搏斗中的短兵相接,非常激烈逼真,如
例2: Now! I have not kept you waiting very long, I think.
好了!我总还没让你等得太久了吧?
把“now”译为“好了”,把“I think”引导的陈述句译为疑问句是本句的妙译之处。“now”的翻译中,译者针对汉语中语气词的用语习惯对该词进行变译。显得人物开口说话很自然,很随意。译本还把陈述句转译为反问句,也更符合汉语语用习惯。而且这样的翻译方法更能体现薄丽夫人傲慢、冷淡的性格,对其儿子说话态度反唇相讥,不冷不热,符合剧情发展。
3.3 动态文化转化
正如前面所说,戏剧是一个由不同符号系统形成的一个整体。各个符号系统作为一种编码存在于语言文本之中。在翻译过程中,被译者进行解码,然后编入译入语环境中。文化作为一种各个民族特有的符号体系,当然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存在于喜剧文本之中。译者必须独具慧眼找出文本之中的文化印记,并作妥善处理,变为译文中能为译入语国家观众听的懂、看的明白的文本。英若诚在《芭芭拉少校》中不乏这样对文化符号的妙译之处。
例3: In my youth I earned pennies and even shillings occasionally.
挣铜子儿,有时候还能挣到银币呢。
在表达零碎钱物这一方面,英汉两个语言体系有不同的表达方式。“penny”、“shillings”都是英镑中较小的单位,表示便士、先令。若把这些单位生搬硬套地强行抬入汉语环境,大为不妥,不伦不类,而且为我国观众一头雾水,贻笑大方。英译把这些货币单位译为中国同时代的货币单位,很妙地处理了此文化差异,成功地进行了文化的动态转移,完成了一个原汁原味儿的译本。
在英译《芭芭拉少校》中,此等妙译随处可见,比如把“rich gentlemen”译为“有钱的爷们儿”,把“artful tongued women”译为“能说会道的娘儿们”,“mate”译为“老伙计”,把“old palsy mug”译为“棺材瓤子”等等。显现英老这种在“动态表演性原则”的基础上又加自己独到理解,做到了文化的动态对等挪移。
3.4 称谓的翻译
《芭芭拉少校》一剧中人物关系非常清晰,人物数量也不多,英若诚的译文对人物称谓的处理也没有花费过多心思,大多采用音译加直译的方法。但是译文之中也不是没有在人物称谓方面的精彩之处的。
例4: Dont call me Biddy. I dont call you Andy.
不要管我叫小薄,我又没管你叫小安。
英文中往往可以通过缩写姓名单词、简写拼剪单词形成对亲密之人的称呼,是谓昵称。与中国人对人的昵称方式全然不同。如何把这种在汉语中并不存在的方式在汉语中表现出来是一个困难。而“小讇住比凑呛河镏卸匀岁浅频墓哂梅椒ǎ⒁胧嵌粤街治幕尘跋露匀岁浅频耐昝雷弧?
4 结语
从对英若诚的翻译作品《芭芭拉少校》的赏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在戏剧翻译中,充分结合自身作为演员及导演的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去演练,去对作品反复不断的修改调整,得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结论并且一再验证,充分体现了文本需要适应其所处的具体的生态翻译环境这一原则,这一原则的可行性和必须行也让她赋予了《芭芭拉少校》在中国以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Susan Bassnett&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 Susan Bassnett. Translation Studies: Specific Problem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萧伯纳.芭芭拉少校.英若诚,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4] 马会娟.论英若诚译《茶馆》的动态表演性原则.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9(5).
[5] 周觉知,莫友元.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8(8).
[6] 熊婷婷.论巴斯奈特的戏剧翻译观.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