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学主张与立场(创作谈)
2015-07-01阿麦
回族文学 2015年3期
阿麦,原名马明,男,回族,1978年生于甘肃省广河县。2008年开始写诗,有作品发表于《诗潮》《中国诗歌》《作家报》《回族文学》《民族日报》等报刊,并入选《新世纪诗选》《2014年中国诗歌排行榜》等选本。曾获首届“魅力临夏”全国诗歌散文大奖赛三等奖。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了解一个作家最好去读他的作品,或者听听别人怎么说。自己说什么,我想都是不客观的,难免有所偏颇。为此,我决定停止多余的言说,附录评论家张予先生通读我的诗作后的部分品析,正好契合我的诗学主张与立场。
“读阿麦的诗,我便一直有着这样一种思考,能否让诗贴近大地,低空飞行。如果做到了,这样的诗至少不算是庸作。诗本来也是这样的:它不过是生活中的纸、竹、线,被诗人拿来制成了风筝。我们抬头,看到的是一只只风筝在天空飞,低了,看得透彻,也就是有了趣味;高了,又探寻不到踪迹。只有那些能让我们瞩目的,才算一次成功的翱翔,才会去关注那扯着线的人。
阿麦是一个文人情结很重的诗人,在诗作中经常出现的词语,比如马、兄弟、风、水、羊群、花朵等,这些传统的、美好的词汇把他的诗撑起来了,饱满、明朗,总体体现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美好意愿。
……
我所知道的阿麦生活境况并不如意,甚至称得上是窘困,但他并没有像很多人那样,把窘困或者愤怒写进诗里,在诗中叫喊。这不仅是人的成熟,也是诗的成熟。这样的诗给人带来的阅读感受是畅快的、自信的、乐观的,是读者吸取的一种精神上的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