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015-07-01韩玉军教授
韩玉军(教授) 王 丽
“一带一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韩玉军(教授) 王 丽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古丝绸之路的提高和升华,涵盖的地理范围非常广泛,东接亚太经济圈,西连欧洲经济圈,沿途经过东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沿线国家既有发达国家,也包括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众多,经济总量较大。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由试点城市扩展到全国,跨境贸易结算和直接投资金额不断增长,人民币离岸债券发行量不断上升,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已经初步实现了周边化,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机会,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机遇。“一带一路”的建设能够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货币合作,增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促进沿线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扩大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和使用范围,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周边化和区域化程度,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稳定,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63.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稳定增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量约3.8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国内通货膨胀率适当,根据2014年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的数据,1996—2014年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波动比较平稳,通货膨胀率的变化符合经济增长速度;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国际清算银行(BIS)计算的实际有效汇率数据显示,1994年1月到2015年2月,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小,币值比较稳定。由此可见,人民币已经具备了国际化的初步条件。
(一)人民币离岸交易量越来越大
中国已经在全球设立了8个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2010年中国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2012年是中国台北,2013年是新加坡,2014年首尔、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和卢森堡也相继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人民币离岸交易正从亚洲拓展到欧洲,人民币国际化正在逐步推进。中国香港目前是最主要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根据中国银行2014年3月发布的“离岸人民币指数”,香港银行体系的人民币存款约占全球离岸人民币存款的60%,日均即期外汇交易量约占离岸人民币即期外汇交易量的90%左右。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截至2015年3月底,中国已经与30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超过了2.5万亿元。2014年3月28日、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德国央行、英国央行签署了人民币清算与结算协议备忘录,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在欧洲贸易结算和投资的便利化与自由化,从而促进欧洲离岸人民币业务的迅速发展。
(二)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不断上升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2014年编制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09年年底,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只有0.02,2013年年底提高到1.69,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了80多倍,2010—2013年期间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见图1)。随着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预计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会进一步提高。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的上升体现了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反映了国际货币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度。“一带一路”的建设、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设立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的提升,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人民币在国家外汇储备中地位的上升,许多国家如白俄罗斯、马来西亚、俄罗斯、韩国、柬埔寨等国家已经明确表示将人民币纳入其官方外汇储备体系,欧洲央行也在考虑将人民币资产纳入外汇储备范畴中。
(三)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活跃
人民币跨境业务的迅速增长是人民币“走出去”的一个重要表现,体现了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认同,是人民币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人民币成为贸易结算货币,可以有效降低汇率波动风险,节省贸易结算成本,提高贸易结算效率。目前,中国政府正大力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不断增长。2009年中国开始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成为首批试点城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自2011年8月起,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已经扩展到中国境内所有地区,境外无区域限制。
人民币目前是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覆盖范围包括全球98%的国家(地区)。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发展迅速,许多跨国公司将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的货币。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额达到6.55万亿元,而2009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金额不到36亿元,2014年货物贸易占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比重约64%,比重最高,人民币跨境服务贸易结算比重较小。
表1 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地区)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资料整理
图1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2012—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表2 2013年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结构
数据来源:Dealogic数据
中国的金融市场建立时间较晚,包括由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回购市场和短期债券市场组成的货币市场,由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组成的资本市场,以及由基金市场和企业可转债市场组成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当前中国金融子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各个市场之间关联度较低,金融产品种类较少,金融市场深度不够,降低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目前中国银行业存在较大的垄断性,以传统国有银行为主,市场化程度较低,金融效率低下。中国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影响了其他国家对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信心,影响了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储备功能的发挥。
除了企业人民币跨境结算以外,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现在扩展到个人跨境贸易业务结算中,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泛。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2014年5月人民币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保持在第七位,作为交易货币排名第九位,美元在全球货币交易中的比重超过了80%,人民币的比重只有2.2%。
(四) 人民币海外债券市场发展迅速
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不断增加,离岸人民币市场债券发行量迅速增长。第一支人民币债券2007年在中国香港发行,之后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中国香港是目前最主要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从表2中可以看出,2013年中国香港人民币离岸债券发行占人民币离岸债券发行量的85%,中国台湾的发行量也非常大。除了中国香港以外,人民币离岸债券的海外发行市场不断扩大。人民币海外债券市场现在逐步扩展到法国、瑞士、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截至2014年6月底,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量已达到1600亿元,远远超过了2013年人民币离岸债券的发行量。四大行是人民币债券海外发行的主力,其中,中国银行发行的海外人民币债券量最大,截至2014年5月底,中国银行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占四大行海外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的60%。中资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信用评级较高,利率比国内债券更高,加上海外投资者普遍看好人民币未来发展趋势,人民币债券受到海外投资者的喜爱。发展离岸债券市场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方面,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降低海外融资成本,促进人民币融资和储备货币功能的发挥,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二、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一)人民币区域化程度较低
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过程,要经历周边化、区域化和国际化三个过程。目前在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如蒙古、老挝、越南、缅甸等人民币已经直接可以使用,中亚地区对人民币已经广泛接受和使用,人民币已经成为中国周边国家进行贸易结算的重要货币,韩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货币,人民币的周边化程度不断提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为稳定亚洲经济形势做出了巨大贡献,人民币在1997—2000年期间没有贬值,汇率保持稳定,促进了东南亚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维护了亚洲地区经济形势的稳定,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再次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但是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地位与中国在亚洲的地位不相符合,人民币的区域化程度仍然不高。目前国内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国内金融条件欠缺,与美元、欧元相比,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比重比较低,人民币跨境使用和流通集中在周边国家或与中国贸易往来比较密切的国家,没有形成亚洲区域货币合作,区域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国内金融市场不完善,金融体系不健全
国内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健全的金融体系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强大支撑,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一个开放、发达和完善的金融市场。中国的金融市场建立时间较晚,包括由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回购市场和短期债券市场组成的货币市场,由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组成的资本市场,以及由基金市场和企业可转债市场组成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当前中国金融子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各个市场之间关联度较低,金融产品种类较少,金融市场深度不够,降低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目前中国银行业存在较大的垄断性,以传统国有
美国、欧盟、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国内金融体系健全,货币流通自由,美元、欧元、日元的国际认可度非常高,国际上对这些货币的使用都具有惯性,假如个别国家或群体想放弃使用该货币,转而使用其他货币,则必须首先说服其他的交易者也做出同样的改变,这样就会引起“转换成本”。国际货币使用的规模经济和转换成本是美元维持其国际性地位的重要原因,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全部自由兑换,金融体系仍不完善,货币自由流通有限制,人民币被国际市场认可和接受的过程将会非常缓慢。
银行为主,市场化程度较低,金融效率低下。中国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影响了其他国家对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信心,影响了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储备功能的发挥。当前中国缺乏全球化银行体系,中国的银行“走出去”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遍布全球的银行机构相比,中国银行的海外机构较少。
(三)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
资本项目下货币自由兑换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国际化货币的重要条件。当前中国资本项目尚未实现自由兑换,影响了人民币的跨境投资,不利于人民币的跨境流通。中国经常项目已经实现自由兑换,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正在逐步推进。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在上海和香港交易所同时开通,堪称中国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开放的新里程碑。沪港通有利于改善跨境资金流动的透明度,提高内地资本市场运作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
中国资本项目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不应过于急迫,要以一个渐进和稳定的步伐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日元国际化的过程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启示,日元国际化的推进节奏太快,国内金融市场改革还没有完成就放开了资本项目,导致国内金融体系脆弱,无法承受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经济出现泡沫,最后泡沫破裂,日本陷入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中。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吸取日元国际化的教训,加快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增强国内金融部门的实力,建立高效规范的国内金融体系,增强银行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逐步推进国内资本账户的全面开放进程。
(四)国际上对新货币的接受比较缓慢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一直占据国际结算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上的主导地位,2013年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市场中,美元占据了50%以上的份额,而人民币的市场份额远远低于美元的比重,只有1%。国际上石油和大宗商品、原材料的交易以美元结算,美元在国际储备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超过了60%。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中美元的比重超过了80%。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2013年美元在外汇市场的交易量位居世界第一,比重为87%,2004年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交易中的比重只有0.1%,2013年上升到2.2%。
美国、欧盟、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国内金融体系健全,货币流通自由,美元、欧元、日元的国际认可度非常高,国际上对这些货币的使用都具有惯性,假如个别国家或群体想放弃使用该货币,转而使用其他货币,则必须首先说服其他的交易者也做出同样的改变,这样就会引起“转换成本”。国际货币使用的规模经济和转换成本是美元维持其国际性地位的重要原因,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全部自由兑换,金融体系仍不完善,货币自由流通有限制,人民币被国际市场认可和接受的过程将会非常缓慢。
三、“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机遇
(一)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促进人民币的区域内自由流通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自由流通,充分发挥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功能和国际储备功能。“一带一路”的建设涵盖了亚洲、欧洲、非洲的许多国家,是我国与沿线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通道。“一带一路”的建设能够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带动人民币使用范围的扩大,提高人民币的区域化程度,再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辐射作用,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一带一路”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强各国互联互通的基础。沿线许多国家陆上交通、贸易通道、交通枢纽等建设并不完善。“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为人民币创造了新的投资机遇,扩大了人民币使用范围,有利于提高人民币使用的惯性,促进中国企业使用人民币海外投资,减少汇率风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的建立将会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促进我国资本输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币成为对外借款主体创造良好的机遇,促进人民币在区域内的使用和流通,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以一个渐进稳定的节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效控制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最初由周边化开始,然后是人民币区域化,最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周边化和区域化是国际化的基础。目前以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的国家和地区约有18个,这些国家大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周边化和区域化,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基础。货币的国际化与国家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美元和欧元的国际化都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有不合理的地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当前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虽然有了一些发展,但与美元、欧元相比,人民币的地位仍然很弱。我国应以“一带一路”的建设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实力的稳定增长,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三)创造新的投融资机遇,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
跨境直接投资中人民币结算金额不断增长,截至2014年12月,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金额达到1866亿元。“一带一路”的建设包括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制药业等领域,这些领域的开发都需要大量融资,“一带一路”的建设为境内投资者创造了新的投融资机遇。“一带一路”的建设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往来、政治交往与科技文化交流等。中国外汇储备充足,经济实力雄厚,贸易和对外投资发展迅速,“一带一路”的建设能够充分发挥中国在扩大双边投资和贸易上的引领作用,加快沿线各国的贸易与投资合作,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
(四)创造人民币国际化的良好环境
“一带一路”的建设,有利于创造和平的国际发展环境,与沿线国家继续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形成有利于中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有利于带动沿线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增强中国与亚洲、欧洲和北非各国的经济合作,深化彼此之间的经贸联系。“一带一路”的建设,有利于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增强人民币的海外流动性,增加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投资。2011年11月美国在APEC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截至2014年2月底,TPP已经进行了20轮谈判,新加坡、越南、日本、马来西亚、韩国都加入了TPP谈判,TPP谈判国的GDP约占世界GDP的40%。TPP在劳工规范、环境产品、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国有企业等问题上设置了严格的标准,中国短时间内加入TPP的可能性很小。TPP是美国重返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是WTO外一种新型的贸易模式。如果TPP正式建立,中国游离于TPP之外的话,将会承受TPP的冲击,中国有可能在亚太经济圈中被孤立,大大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东欧和北非,“一带一路”的建设有利于建立新型亚太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交流,加快互联互通,增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缓解TPP给中国带来的压力。
四、如何发挥“一带一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
(一)建立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加强各国之间的金融联系
当前“一带一路”区域内金融合作水平低,范围小,金融需求迫切但金融支持不足。我国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区域金融合作机制,与沿线国家的银行建立
中国是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密切,中国应鼓励本国企业与沿线国家企业进行贸易往来时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一带一路”的建设涵盖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企业创造了许多投资机会,中国应鼓励本国企业和沿线国家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投融资,全面开展沿线国家本币互换和结算,提高人民币的区域化程度,提高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度,降低区域内融资成本,提高金融风险抵御能力。
人民币同业拆借关系,加强各国之间的货币合作,为各国贸易、投资提供便利的金融渠道。同时加快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加大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力度,鼓励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使用,增加人民币海外离岸债券的发行种类,拓宽人民币跨境流动渠道。中国倡议建立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其中包括“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区域内的投资与货币合作,提高人民币的区域化程度,促进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关系,发挥“一带一路”基础建设中人民币的金融支持作用。
(二)鼓励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和投资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地域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境外没有地域限制,境内所有进出口企业可以选择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和支付。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逐步扩大,人民币的境外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国是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密切,中国应鼓励本国企业与沿线国家企业进行贸易往来时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一带一路”的建设涵盖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企业创造了许多投资机会,中国应鼓励本国企业和沿线国家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投融资,全面开展沿线国家本币互换和结算,提高人民币的区域化程度,提高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度,降低区域内融资成本,提高金融风险抵御能力。
(三)鼓励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推动国际债券市场的开放及合作
虽然目前海外已经建立了多个人民币离岸市场,但仍需要继续支持和鼓励海外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鼓励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国家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金融产品种类的丰富,扩大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的业务范围,促进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合理、有序发展。鼓励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在海外人民币离岸中心发行人民币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降低海外融资成本。继续保持香港在亚洲地区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的地位,加强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服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覆盖,同时加强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与其他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联系,提高市场的流动性,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吸引力。提高人民币海外债券的发行量,丰富人民币金融产品,降低海外融资成本,为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四)拓宽人民币跨境流动渠道,推动人民币海外良性循环
当前人民币已经可以通过跨境贸易结算、海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方式跨境流动,但资本项目、汇率制度等对人民币跨境流动仍然存在许多限制。要完善国内金融市场体系,促进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拓宽人民币跨境流动渠道,增强人民币的跨境流动性,促进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协同发展,建立人民币跨境流动监管体系,降低人民币跨境流动风险,提高人民币跨境贸易与投资的效率。人民币流入与流出之间不平衡,由于缺乏人民币海外投资渠道,人民币境外存量不断增加。建立完善的回流和循环机制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不能建立完善的回流机制,将会增大人民币的汇率波动风险,降低海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影响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度。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人民币回流机制,丰富人民币海外投资产品,在推动人民币海外良性循环的同时,引导人民币流入与流出形成良好的循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责任编辑: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