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翔: 商机一直都在
2015-07-01商彦章
本刊记者 商彦章 文/图
周翔: 商机一直都在
本刊记者 商彦章 文/图
Business Opportunity Lies in Reality Everywhere
From the establishment in 2000 to going public in 2009, all the effort and timing TIZA Information Industry Holding Company Ltd had committed to the internet vehicle business had finally paid off.TIZA had been consistently seeking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n internet vehicles business—from passenger-vehicles, public servant vehicles, engineering machines to commercial vehicles—and created much demanding through its experience, which had led to a promising result.
从2000年成立到2009年上市,南京天泽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车联网领域的专注带来了回报。在南京建邺区云龙山路,天泽信息的红色大厦显得十分气派,要把各个主要部门按照逻辑顺序完整地参观一遍,需要乘电梯上下好几趟——每层都要刷员工卡才能进入。从机房、呼叫中心到研发办公室和设备检测实验室,简洁干净的环境和设计风格都显示出这家公司的互联网基因,而从员工构成、工作氛围甚至别致的休息区设计来看,这也是一家朝气十足的企业。天泽的远程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在工程机械领域占有率很高,与商用车和物流领域的合作也是一项重点业务。
崎岖成长
实际上,天泽刚开始在行业里做得并不太顺利。总经理周翔告诉记者,2000年公司成立时本来想立足于乘用车,当时在国内的广州、深圳等地已经有公司在做乘用车防盗方面的业务,车丢了以后可以马上进行定位,现在的集团型企业赛格、华强最早就从事这方面业务。“我们想把它搬到江沪这边来,然后发现效果不太好——因为乘用车被盗的几率很低,即使出现这种情况也有保险公司来赔付,加上比较昂贵的数据服务价格,市场没有做起来。”
2001年左右,天泽发现真正想做的乘用车防盗系统一年也卖不出去几单,业务可持续性很差。2002年,天泽把目光放在了一些政府、公安的合作项目上,因为110报警、120急救以及高速公路的一些执法车辆需要监控和调度,天泽开始为这些需求开发产品和平台。
2003年,国内的工程机械行业正面临从全款销售到融资租赁模式的转型,这中间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需求——机器被用户开走以后如何监控、如没有按时付款怎么让设备无法启动。苦于业务发展不快的天泽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需求,并从2003年开始跟一些国际品牌,如卡特彼勒、日立签约合作,后来扩展到国内品牌,业务开始做大。正如“吃7个馒头才饱,但前面6个也不是白吃的”这个简单道理,天泽在前面几年的工作也没有白费。“做乘用车和政府业务的时候,虽然我们没赚什么钱,一直在亏损,但技术和团队是积累起来了,同时也拿到了比较好的资质,各种牌照都有。因为国际企业寻求合作时十分关注这点,我们才在工程机械市场有了后来的机会。”周翔回忆。
同为生产工具属性,工程机械市场一年几十万台的规模远及不上商用车市场;因此,天泽也一直没有忘掉商用车业务。“但那时候融资租赁这种销售模式还没有推广开来,业内没有这种诉求。2004年以后开始有了,就一点点地去做。”在前装市场需求尚待
开发的时候,后装市场,即物流公司的车队管理需求却走在了前面,因为物流公司有2方面的诉求:提高它们对直接客户的服务水平,以及在运营过程中加强自身的货物、燃料、运营路线管理,杜绝各种不规范操作。于是,天泽为中石化、雨润、太古、苏宁电器配送及其他大超市配送做服务平台,陆续做了两三百家。
到了2008年,商用车企业的机会才真正到来,天泽开始与做融资信贷业务的整车厂合作。“在商用车市场,我们在融资租赁这块业务的占有率并不是很高,可能有一两万辆。在这个领域中,我们一直比较强调硬件的品牌、质量和可靠性,所以价格也相对较高。”之后的2009、2010年,交通运输部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法规,“物联网”的概念也提出来了,紧接着有了“车联网”,正好商用车企业也在关注企业转型的突破点——其间,天泽发现了商用车企业的新需求,“我们比较擅长跟主机厂合作,与很多工程机械企业的研发设计部门、IT部门都有很深的合作关系,所以在特种车和工程机械领域有很多为它们(天泽称之为‘厂内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给商用车企业提出这些模式之后,天泽发现与对方的需求很契合,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帮助研发部门提升产品质量水平,通过定位和监控服务来解决新车流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油耗和路径管理问题,等等——于是他们开始帮这些企业做自己的车联网平台,客户扩展到福田、潍柴、亚星、集瑞,等等。
“商机一直都在,看你如何挖掘了。”周翔说。
得大数据者得天下
在车联网“端”“管”“云”的架构下,周翔认为车联网终端设备上传到云端的数据提供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虽然现阶段受限于成本原因,还是有很多数据比较难以采集,但也有很多服务可以去做,未来能做到的事情就更多。天泽大厦里有一个规模不小的机房用以放置服务器,其中的“公有云”(即客户租用天泽服务器存储数据)机房和“私有云”(即天泽帮助客户建立的独立系统)机房被分隔开来,包括工程机械和商用车的总数共有40万辆左右。
因为要给客户提供7天、24 h的服务,任何中断都会对生产造成影响。为了保证这些数据的正常上传、存储和使用,天泽建立了严格的供电保障系统,包括UPS(不间断电源)和电池。周翔介绍,机房和呼叫中心的电力来源于2个供电局,确保互相支持,万一2个都断掉的情况下,还有UPS和电池,电池可以保证整个机房和呼叫中心正常工作30 min,30 min之内如果还不能恢复的话,旁边的柴油发电机就会开起来,保证长时间供电。“我们的服务有个重要指标,一年365天,宕机时间最大值要以分钟计,客户也会对我们进行考核。”打开柴油发电机的存储房间,周翔告诉记者:“因为要带动几百台服务器和呼叫中心的正常办公,耗电量是很大的。我们曾经测试过,柴油发电机开起来1 h烧油100 L,油箱容积是400 L,要用备用油桶不间断地加油。”
终端设备的稳定性也是影响数据采集的重要原因,天泽的设备在深圳和上海的工厂贴片,再送到南京组装并进行出厂测试。由于设备在商用车上使用,环境相对恶劣,对高温、低温、振动和防水性能要求很高,产品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环节,如高低温试验、淋雨试验、粉尘试验、防腐蚀试验、屏蔽试验,等等,才能发给客户。
从硬件的生产、研发,到平台的开发和运行维护,天泽都是自己在做。目前,天泽还在进行云计算、大数据方向研发团队的扩充。随着入网车辆的增加,传统技术手段很难解决大数据的处理,如何去支撑数据的存储、挖掘、分析、商业智能,这是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移动运营商在整个体系中是提供数据传输的‘管道’,数据到了我们的云端,怎么可靠地保存下来,并给客户做出有价值的分析,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