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寻桃源作太古 欲载大木柱长天
2015-06-30段鹏武楠
段鹏 武楠
段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中国新闻奖和“长江韬奋奖”评委,国家社科基金等十余种国家、省部级项目评委,中国政府与欧盟合作的中欧天然林保护项目(NFMP)首席传播策略顾问,北京大学等7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兼职教授或研究员。
25岁初登讲台,33岁破格提为教授,34岁担任博士生导师,段鹏教授主持过11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及18项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出版专著9部、译著2部,发表SSCI、CSSCI论文80余篇,20余部研究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多次批示,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哲学社科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奖项多次。2014年年底,这位刚满40岁的年轻学者入选2014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同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其实,我只是喜欢学校,学校安排我做什么都好,给母校做个修剪枝桠草坪的普通园丁也不错,只要能跟母校相伴在一起就好。”对于常人来说,或许匪夷所思,但对于出身外交世家、父母工作调动频繁、少年求学经历“颠沛流离”的段鹏来讲,是北京广播学院让他的心真正 “安定”下来,并且从此不愿离开。
藏书过万,本科听课最多的勤奋学生
幼秉庭训,从小酷爱读书。大学时期,段鹏个人藏书就已经达到13,000余册,被评为北京高校的“藏书状元”。入读北京广播学院时,他欣喜地发现,班里同学的课外阅读量都非常大,这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激励他不断博览群书。“我一来这儿就喜欢上它了,这里的气场和我很合,它给人自由、给人追求,并且提供一种公平的环境,你的努力会被大家认可,也会促使你不断超越自己。”大学四年,学校图书馆几乎所有偏僻冷门的书籍借阅卡上都可以找寻到他的签名,学校阅览室的1,000多册图书都被他翻阅过,且做了近200万字的读书笔记。不仅如此,段鹏还从多位教师那里借阅了几百册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细心研读。谈到现在的读书生活,段鹏不无遗憾地表示,“现在时间比较紧,但是每天至少要读80页书,有时间就多读一些。”
“我们这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比往届上的课多,学院专门给我们‘开小灶,加了好多课,白天晚上都上课。因为专业是主持人方向,所以又加了很多艺术方面的课程,老师们生怕我们‘吃不饱,补了近两年的课。”两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即将结束,当班里其他同学开始进入实习和拍片阶段时,一心想要多学知识的段鹏按捺不住听课的欲望。“当年,电视、新闻、广告专业的学生宿舍都挨着,大家比较熟,我就去上他们的课,课程非常丰富。因为我想多学知识,就转到了新闻专业,过去之后又补了很多专业课。当时一个学生正常只需要完成60学分的课程即可,而我可能修完了120学分,不夸张地说,我应该是广院本科听课最多的人了。”
段鹏的勤奋和才华不仅得到同学的认可,也备受教师赞赏。临近毕业,段鹏将发表的文章、教师批改过的作业、参加活动所写的诗文以及主编的刊物《闻道》,都收录进了自己的《立雪集》中,近三十万字,作为礼物敬献给母校,算作与母校的短暂告别。“保研后学校要求我去北京电视台挂职锻炼一年,那时候我就想,时间快点过去,让我早点回来!”
拒绝高薪诚聘,实现“零”的突破
重回母校后,原本三年的新闻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段鹏用两年时间就达到了提前毕业的条件,发表学术成果近40万字;研究生一年级就跟从导师参与相关教学工作;担任学校研究生会主席;代表学校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等各项活动。“其实,我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老师,直到有一天,我一直尊敬的老师—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找我谈话,希望我能够留下来为学院作贡献。”
一贯优秀的段鹏早已成为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知名网站的媒介总监、世界500强外企公关总监、大型国企董事长助理等年薪十几万且绩效奖金另算的职位都向他发出了工作邀请。当时教师的工资月薪不过五六百元,是什么让段鹏义无反顾地留校任教?“还是那句话,我喜欢北京广播学院”段鹏笑答,“只要能和学校在一起,就挺好。”
回忆起当初试讲,段鹏至今都记得导师的教诲,“中午接到通知,下午一点半试讲,不到两小时的准备时间,我根本不知道要讲什么,就给导师打了电话。”师徒二人在食堂边吃饭边讨论试讲内容,“我当时正好在研究广播电视国际传播,材料和数字都很熟,就在食堂给导师讲了一遍。试讲只有10分钟,讲完导师就给我点评,哪里好、哪里不好,包括上课的教容、教态、吐字、手势、音调如何把握等,之后的试讲效果很好。”
就这样,段鹏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一个学期就承接了四门专业基础课,“导师说要把讲课内容背下来,讲课的时候就不会紧张了” 。但第一堂课,他还是紧张了,“我上课时手都是抖的,但我背了很多的内容,上一个小时课背五个小时的教案,如果哪儿漏了就跳过去继续讲,基本5分钟之后,我就完全掌控了局面。”第一次课,他就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他所讲授的四门课程堂堂爆满,引得不少学生奔走相告。两个月后,他就当选为首届学校十佳教师,“那都是学生一票一票投出来的,作为老师,还有什么比得到学生的认可更重要!”
段鹏的课越背越多,讲得也越来越好,每天都挎着一个黑色旅行包在学院四楼出没,没人知道包里装着什么,这成了他在新闻学院任教时最典型的形象,其实包里全是他从图书馆借来的书。2003年,作为访问学者去台湾世新大学交流时,段鹏为了把在台湾买的原版传播学前沿理论的相关书籍寄回来,仅邮费就花了上千元。他又将书中习得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把传播学理论转化成适合学生理解的模块讲给学生听,“我每年都要对课程内容做一次阶段性调整,每隔两年随教材调整会把所有案例都更新一下”,案例和业界数据总是信手拈来,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让段鹏的课堂不缺听众,常有学生从其他专业、甚至其他学校赶来听课,公选课座无虚席、场场爆满,还有不少学生站着听课。
2007年,段鹏由学校选拔推荐参加了北京市高校教学基本功大赛,20分钟的课程,他准备了一个多月。参赛之前,他对课程内容已经倒背如流,时间掌控得一秒不差,“演练了无数次,已经无懈可击了。”凭着这样的自信,段鹏毫无悬念地获得北京市高校教学基本功大赛文科组第一名,这也实现了学校在该项赛事上第一名“零”的突破。
“可以不优秀,但必须要尽到自己的职责”
“先寻桃源作太古,欲载大木柱长天”,段鹏办公桌对面的这一幅字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25岁留校至今已经15年,期间段鹏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琐碎的行政事务,还申报并获批了很多重大科研项目,主持了国家级精品课,编写了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了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和人才称号,如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优秀知识分子、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因为表现突出,接连破格被提拔为副教授、教授,34岁就开始指导博士生。段鹏还经常逐字推敲学生们递交的科研报告,他的学生常常慨叹,“段鹏老师看起来总是充满无限精力,您的时间都从哪里来?”他的回答是“多付出时间,每天少睡一点,少吃一点。”
回忆起加班搞科研、经常外出讲课、做调研的那段日子,段鹏不禁感慨每天凌晨两三点睡觉已经成了他的生活常态。“出去调研可以获得很多一手材料,我的研究志趣,如政治传播、广播电视媒介品牌等都和当时出去调研、讲课有关。”在2005年之前,学校几乎没有承担过大型国际科研项目,段鹏担任中国政府与欧盟合作的中欧天然林保护项目(NFMP)首席传播策略顾问首开先河。“那时候交了十几万字的英文报告,我们爬雪山、过草地,带着学生到原始森林周边的小村落中找老乡作调研。感觉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是最出成果的时候,所以我很感谢师长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感谢学校把我作为一个培养对象。”
在同事眼里一向很“拼”的段鹏,也遇到过累得快要承受不住的时候。“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一方面,我要负责学校教学评估总报告的执笔,报告前后共修改了37遍;另一方面,我还被选作评估组长的联络员,每天陪着他检查,同时,我的课还被专家选中试听。”重压之下,发烧近四十度的段鹏依然站着讲了四节课。“最后这些课都得到了专家的最高分认可,我不想辜负领导和教师们对我的信任。”段鹏说,“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拼的精神,也是‘广院精神,遇到大事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去努力,关键时刻咬牙忍住、不掉链子。”刚满40岁的他,早已头发花白,疲惫不堪,不复当年留校时的神采飞扬,而他仍然在坚持、在拼搏。
谈到这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段鹏更愿意把它当做评委专家对自己的认可和鼓励,可以进一步为社会作出更多有价值的贡献。“我觉得一个人可以不优秀,但必须要尽到自己的职责。”段鹏愿意拼博,但却牺牲了大量与家人欢聚的时光,谈到家庭,他承认抱愧良多。
一个在服务中获取莫大快乐的人
当年参加校学生会竞选时,段鹏设计并制作了一张竞选海报,标题是“给他一个机会,还您一份惊喜。”他将自己形容为“一个真诚、坚韧、直率、务实的人,一个在服务中获取莫大快乐的人”,并强调“有了他,一切或许会有些不同。”从校学生会主席、研究生会主席,先后8门专业课的教师,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再到研究生院副院长,文科科研处处长,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初到研究生院主管学生、就业和培养质量的段鹏,面对的头一件大事就是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学校本科质量管理工作开展较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研究生质量管理工作却几乎是空白,这项任务可谓艰巨。为了学习研究生质量管理经验,他带领同事走访兄弟院校交流经验,并借鉴本科方面的经验,结合学校研究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勾勒出质量保障系统的架构;需要技术和人才支撑,他就联系学校数据挖掘专家及其团队,一次次开会讨论、提出要求,不断完善直至系统成型。最终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促成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从无到有的变化,并在反馈研究生意见、提升研究生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今这套系统仍然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同时,段鹏还十分重视研究生就业问题,通过专场招聘会、就业知识讲座使研究生实际签约率提升至北京高校前列,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就业服务”。同事们连连称赞说,“无论什么困难,只要到段鹏那儿,总有办法解决。”可段鹏却说,“其实办法就一个,而且很简单—再多一倍的努力,用自己的诚意去打动那些还在犹豫的人。”
2013年,调任文科科研处处长后,段鹏用一年多时间对部门工作进行了全新规划,在国内高校中首创艺术创作与获奖评价体系、制定重点学科指标测评体系、制定《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手册》、建设完成文科科研成果库、设立“文科科研特区”、开通英文网站、创办Global Media & China英文学术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了学校文科科研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了整版的报道来宣传推广。
在段鹏看来,无论身处什么岗位,要做好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到四点:一是要有奉献精神,舍得牺牲业余生活和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二是要有合作精神,所带领的团队要有一个非常融洽的氛围;三是要有学习精神,每到一个新单位,都要适应和学习它,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四是要有创新精神,要有服务师生的意识。“我们把单位办公室搬到一楼,把科研报销流程简化,就是为了方便很多老教授,我们通过微信推送发放通知,让在国外的教师能及时收到学校的相关动态信息,这是服务,也是创新。”这种服务理念的转变、服务方式的创新,进一步体现了段鹏对文科科研处的定位—“一个为科研服务的单位”。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