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蕴含的“三观”

2015-06-30沈江平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三观高校教育意识形态

沈江平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全社会价值共识的凝练,融汇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阐释与诉求。高校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如何在高等教育中传递知识的同时塑造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人,是中国实践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性任务。“三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与国民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得以并行不悖的纽带。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往往细化为“学什么识、做什么人和为什么人”的问题,而所有问题的进行,都离不开有效的实践方式。因此,树立正确的实践观才能在高校中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高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殿堂,担负着思想知识的传播和理想信念的塑造,其中学什么识、做什么人和为什么人是高校存在的灵魂和发展的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全部价值中的主导价值,它支配人的一生。只有专业知识,只有高学历,而无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是危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要素同样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它赋予了历史的回应。大学生是青年的主体力量,是国家发展和民族传承的中坚,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形成、发展和完善时期,高校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践行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世界观:学什么识的问题?

知识的分类可谓千差万别。但是,一般对高校而言,因学科、专业的不同,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我们可以称之为知识和技能,具有专门化的特点。它们是很重要的素质,但不是人才素质的全部,也不是衡量人才素质的唯一标准。除了教授专业知识之外,高校还承担立德树人的功效,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人才素质的重要维度,但真正使大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并具有自我更新知识、勇攀科学高峰能力的素质则是人文、哲学修养。费希特说:“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选择什么哲学。”

在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影响和决定了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各种奇谈怪论充斥社会和高校,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好ABC,走遍天下都不怕”再到当下经济、法律、医学等热门专业的火爆,在不同的时代培养了掌握自然科学技术、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人才。毫无疑问,高等教育在中国整个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出来。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够;专业设置、知识内容洋化现象明显;学生教育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人文、哲学素养的修炼,此类问题产生的后果日渐显现。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两者之间的矛盾,这表现在一些高校突出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课时保障,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人文通识教育的课时甚至取消相关课程。即使有相关课程,也存在滥竽充数的情况,授课内容和课程设置目标脱钩,反而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这些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情商不高,应对突发情况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不足的现象。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杀数字的不断增长也印证了这个问题,人文教育不容漠视。

其实,这些现象牵涉到一个话题:学什么识的问题?学什么知识,表面看来,答案非常简单,实质上,这是一个老话题,从文理分科到人文通识教育的开展,国家、社会和高校一直在找寻答案。人和人类社会是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自我)三对关系是人类包括个体无法回避的世界。它们渗透在高等教育之中,无论哪个专业恐怕都必须面对它们。这就是说,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在自然科学和技术专业中日益凸显的人文精神的塑造恰恰说明了人与自然、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一位目光短浅的科技工作者对自然、社会的破坏甚至不亚于一场战争。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日本福岛核泄漏对自然、人类造成的危害无疑确证了这一问题。当然,这不是说,自然科学和技术本身有问题。自然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技术为上的技术主义必然缺乏人文关怀视阈,往往在实践中会顾此失彼,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

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高等教育的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高等教育的旗帜,撇开自然科学和技术专业不论,如何在知识传播中彰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高校和社会都必须重视的课题。市场经济的存在不应成为漠视进而取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在高校中培育和践行的借口。我们也必须看到,各种非正当的物质欲望、腐败问题光靠政治热情和青年人的自身情感是无法抵消的。一些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功利化,偏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与价值目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及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所谓“客观”“超越”,直接或间接地疏远政治等。除此之外,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西化现象也迫切需要我们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行人文、哲学修养的培育。这尤其表现在我国法律、经济学等领域中,西方法律精神、思维对大学生的渗透越来越明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成为边缘学科,西方经济理论充斥各大高校,言必西方。实用主义不断挤兑着人文精神的培养,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自身文明、没有人文精神素养的民族无法长久屹立于世界。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很大程度上会是一个目光短浅、发展不充分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精髓,最为本质的一点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自然观和历史观、认识论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如果不相信历史的发展规律,不相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不相信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而相信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个人主义,社会主义信仰是建立不起来的。质言之,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厚实的哲学基础,任何关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信仰的教育都会成为纸上谈兵、空头支票。

人生观:做什么人的问题?

对大学生而言,学习专业知识是主要任务,这是走向社会、追求理想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是单纯拥有专业知识,而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想、信念,那么他的人生是一个不完备的人生,甚至会给他人、社会、国家包括自己带来危害。“做什么人的问题?”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尤其如此。做什么人的问题说到底就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对生活感受的概括,用哲学术语表述就是人生观,它表达的是人对自己生活中的道德和价值问题的看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这句名言,总体来说是正确的,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和标志。但就个体而言,结果就没那么简单,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这种改变有可能是促进和提升人,反过来也会给人带来痛苦和灾难。知识水平高的人不一定对社会的贡献就大,关键还是在于这个人如何运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假如社会、国家是知识服务的对象,知识越多贡献越大,可如果相反,知识就会成为恶的发动机。法国哲学家蒙田曾说:当知识被装入一个设计糟糕的头脑中就会显得百害而无一利。德才兼备、贤能并举、又红又专是社会主义一贯倡导的人才方针。人生观就成为引导我们如何正确运用知识的导航仪,在学好知识的同时,确立适合个体、对社会、国家有益的人生观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生观决定了一个人做什么人、走什么路,是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人是实践的动物,要改变世界,也就是做事。要有本领,要学习具体知识与实际技能。这关乎工具性、技能性,似乎与做人无关,其实不然。一个人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对社会有贡献还是有危害,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拥有知识多少、某种技术,而在于如何运用它们。坏人做坏事天经地义。什么样的人,就会做出什么样的事。但是,人好不见得就有本事。有才还要有德,德比才更重要。有才无德的人所拥有的才能好比强盗手中的武器,越精良危害越大。质言之,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人生观是关键,一个坏人,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以后可以改邪归正;一个好人在错误的人生观支配下也会走入歧途。

高等教育是人生观形成和塑造至为重要的阶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今后的人生目标和发展取向。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可或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要求和价值意蕴,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旨趣指明了方向和规范了人生取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以育人为本,而育人的核心工作是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渗透,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普及,以及中国社会转型期凸显的一些矛盾,已经对国民包括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负面效应。追求感官享受、精神空虚娱乐化、个人主义流行,这些现象在部分大学生身上较为明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教育,没有这样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导,就无法培育出真正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也就无法实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高校中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为迫切,将先进的价值理念与行为准则传授给他们,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大学生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肩负起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价值观:为什么人的问题?

我们不仅要拥有知识,更要懂得为谁拥有知识,使用知识为谁服务。“为什么人的问题?”是知识改变命运中不能回避的问题。这里也存在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而价值观问题尤为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作为求知问学、立德立身之所,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两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重视价值观教育,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说到底,就是引导高校大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为国家、为民族、为个体有所取舍的问题。一句话,为了谁、为什么人的问题。

知识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的积累,在促进个人发展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中,知识的功效体现又有本质的区别。在阶级社会中,知识往往成为统治阶层的附属品,通常与权力、财产媾和在一起。经典作家早就指出,支配着物质生产的阶级必然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即掌握物质生产即经济权和统治权的阶级,往往同时是掌握知识和文化精神生产权的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体现的就是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知识与权力结合的状况。科举制度下,一个穷书生,可以由于饱读经书,通过科举而改变命运,通过科举,能够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成为掌握经济权、统治权和文化权三位一体的人。从历史进化来看,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封建社会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因素,但同样存在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现象。高学历、名校毕业生等掌握知识的人往往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所谓精英人物。知识、出身和血统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阶层的标志性因素。

社会主义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形态,知识在该社会形态中所起的作用较之前有着共性,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共性表现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知识同样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区别在于这种改变是个体自我完善和社会整体进步的结果。知识作为一种动力因素,在任何社会都可以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但存在程度不同以及成果的享受者不同。毛泽东指出,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刘少奇也指出,指导中国革命需要丰富的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及指导革命斗争的经验。但历史已然昭示:拥有同样知识的不同个体,在中国前途命运的实践史上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有人为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共产主义不惜牺牲小我而成全大我;也有人为了狭隘的阶级、阶层利益,站在劳动人民、历史潮流的对立面。这清楚地告诉我们,知识确是没有属性,基于不同的阶级立场,拥有知识的人的价值取向、人生抉择决定了知识会给这个民族、国家带来不同的结果。

立什么志,为什么人,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些高校不太受重视,不少学生不爱学,教员也自觉思想政治课教员低人一等,不如专业课重要。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的不是某一个学科的学生而是全体学生。专业知识可以影响人的就业选择,但在职业选择多样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一定人人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专业知识可以因职业选择不符而被搁置,甚至无用武之地;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影响人的思维方法、价值取向和整体素质。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教育就其功效而言,同样是为所属社会形态服务。就这点而言,两者有其共通之处,但本质有别:前者服务的对象是私有制基础上的阶级,而后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人民大众。为什么人的问题彰显出两者价值观的本质差别。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重要性决不比其他任何专业学科小。据此,要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起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授更为重要。一个人专业课、专业知识学得不好,还可以通过重修、补课或者补考迎头赶上;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没修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确立,这是一辈子的事,无法通过补考来获取。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我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来说好比人生的第一个纽扣。扣歪了这个纽扣,人一生的道路都是歪的。

有学者指出,当今世界存在两种战争:有硝烟的战争和无硝烟的战争。有硝烟的战争指的是刀兵相见的战争;没有硝烟的战争指的是意识形态思想、价值领域的斗争。有硝烟的战争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逐渐趋于弱化,而思想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随着全球化不断强化。颜色革命、街头运动以及和平演变这些没有硝烟的战争比战地场上的战争更危险,因为它们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很难引起警觉的战争。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利比亚等问题给予我们血淋林的事实:在有硝烟的战争中失败了还可以从头再来,打一次翻身仗;而在俘虏思想和灵魂的无硝烟的战争中,往往是一战定胜负,恐再无翻身可能。高校是国民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西方思潮越来越重视对它的渗透,青少年的价值观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去占领,与其对立的价值观就会趁虚而入。“制度形态”的博弈仍在进行。在没有硝烟的战争越来越凸显的全球化时代,西方价值理念对青年大学生攻心战的方式和手段越来越隐蔽和多样化,我们决不能轻视高校领域思想意识形态的斗争。如果只片面强调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而不问改变谁的命运、如何改变命运、为了谁,那我们就是把教育阵地拱手于人,这是极其危险的。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帮助学生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要遵循“三进”要求,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问题,在高校扎实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大学生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质言之,就是如何做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践的问题?正确的实践观好比锦上添花,让理论的光芒更加饱满和耀眼。正确的表达方式才能打动人心的思想观念,合适的践行路径才能承载涵养心灵的精神取向。惟有找准培育和践行的方法和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高校教育中的主流价值观和主导价值观,成为大学生人心向往的价值追求。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三观高校教育意识形态
三观壁画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有用的人,都在读无用的书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论《许三观卖血记》中血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