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初探
2015-06-30赵霞
赵霞
【关键词】 化学教学;操作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1—0063—01
目前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不高,实验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多数学生做实验时完成任务的心理较重,实践技能的训练积极性不够;同时,化学实验课时过少,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训练过少,许多学生化学实验做得太少,使得他们进入高中时,化学实验能力差。所以,要在有限的化学实验课上使学生都能达到规范、熟练的操作,教学难度较大。因此,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操作技能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
在实验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误差,而误差的叠加与传递效应,会影响实验的准确度。因此,在平常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始终将实验操作的严谨细致与实验的准确性联系起来。如在分析化学的滴定管使用中,有的学生在第一次滴定的初读数会调为零或稍下,而第二次滴定时往往不装入溶液就继续滴定。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每次滴定都应调节液面至零或稍下处。通过思考,学生会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滴定管刻度不匀所产生的误差,在以后的滴定操作中,就不会再省略装液这一步。教师在指导实验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纠错。只有使学生懂得实验的很多细节都关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错误的细节操作足以“毁掉“整个实验,学生才会明白,该细心的地方一定要细心。
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1. 强化实验预习。了解实验目标、原理和实验步骤和方法,知道实验“做什么”、“为什么做”以及该“怎么做”,同时要列出实验所需的试剂和器材,用简略的框图或流程图描述实验内容要点,以督促学生条理清晰地预习实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 引导实验过程。首先,在教师的示范下同步完成教学实验操作,这样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和学生的模仿相结合,引导学生领会各种操作要领。然后让每个实验小组的学生进行同步对比操作,通过不同程度学生之间的相互指正和切磋,逐步形成规范操作。最后让每个学生进行独立的操作练习,反复强化,巩固熟练程度。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尽量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3. 分析实验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学生预习不到位、实验思路混乱或实验不认真,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出现的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实验过程和实验要点,逐步分析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并通过适当的重复实验证实并加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把实验考核提升到相对重要的位置,学校也未设实验考核项目,部分学校仅在理论考试中涉及一些实验内容,检查学生对实验部分的掌握情况,而对于实验能力,特别是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很少,普遍存在“高理论、低技能”的不良现象。现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规范和增加实验操作考核是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实践能力培训的重要手段,而实验考核的正确实施是落实好实验教学的重要举措。学校要重视实验过程,采取期末实验操作考试和平时实验操作考核相结合,确实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这对促进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培养学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的能力
对于观察到的现象,不能仅仅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还要对观察的现象进行系统地记录、整理、分析、判断,从而抓住其发生反应的实质。例如,将锌、铁、铜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盐酸中,可得出锌、铁、铜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的结论。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写实验报告时,一定要如实反映实验结果,即使结果跟预期的不一样,也要如实写。写实验报告的过程实际上既是一个完整科学训练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语文水平与化学知识高度结合的环节。而且,记录不能随便写在一张纸上,应该写在一个准备好的专用记录实验的本子上,这样可以对自己的实验结果随时查阅、整理。
总之,提高高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新课程标准赋于我们的重任,是敲开化学之门的钥匙。在此基础上,通过化学实验探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的实验操作探究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