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化背景下高校体育社会责任探析

2015-06-30王冠茗王巍程

中国市场 2015年2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产业化

王冠茗 王巍程

[摘 要]随着产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高校体育事业逐步推向市场,高校体育产业化已成为高校体育满足自身发展、为学校创收的重要手段。而在利润最大化理念指导下进行的高校体育产业化忽视了高校体育的特有属性及其肩负的使命,严重背离了高校体育产业化改革的初衷和终极价值追求。深入探讨产业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所应承担社会责任的正当性及责任范围,对确保高校体育产业化进程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推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体育事业;产业化;利润最大化;社会责任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2.12

体育产业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最富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之一。高校体育事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兼有维系传统操守、承担崇高历史使命的特有功能。因此,高校体育产业化过程中难以避免要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即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两者之间应如何取舍的问题。本文认为,必须首先对高校体育的社会责任作出明确的界定,才能在利润最大化与社会责任之间达致一种均衡状态,真正实现高校体育产业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1 高校体育产业化遭遇困境——“利润最大化”的诱惑 体育产业化有助于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的多元功能,同时能够更为充分地发挥市场在高校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增强高校体育事业自我补偿、自我发展能力,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使体育教学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发展成为一种可能。

1.1 推进高校体育产业化进程的直接驱动力

在传统体育教育理念中,高校体育是社会公益性的福利体育,否认它具有创造产值的经济属性。何艳群,周毅敏.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0):171.这导致高校体育产业规模小,投入渠道单一,资金严重短缺,从而使高校体育发展滞后,不仅不能满足高校师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同时也阻碍了高校其他社会功能的发挥。这种传统理念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对高校体育事业的僵化认识,抹杀了高校体育产业化系统的获利性。

高校体育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体育事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法宝”。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身休闲娱乐时间的增多,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对体育健身场地及设施的需求,高校体育适时地加快了产业化进程的步伐,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并进行有偿开放,高校体育产业化为高校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它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划拨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可以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工作人员的经济收入水平;可以积聚资金,投资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更好地改善教学环境与条件;可以降低上级划拨高校体育事业费用额度;还可以将获利部分上交校级财政合理调配资金使用,补助其他学科的发展需要,增加全体教职工工资收入等。黄璐,杨淼,兰健,尹景瑞,付小春,李智,郭超.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社会责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8(1):137.而也正是出于这个层面的原因,在现实的高校体育改革实践中,很多高校面对赢利的诱惑,都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高校体育进行产业化改革的直接驱动力和主要目标,从而日益偏离了高校体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1.2 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否认高校体育具有创造财富的经济属性或者过分强调其逐利性都是对高校体育产业化的认识误区。否认高校体育的获利性势必使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模式陷入过于僵化的境地,使高校体育缺乏持续、快速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而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也会给高校体育产业化进程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唐景丽,田兆峰,马骊.对高校体育产业化负面效应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162.

首先,高校产业化发展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将会导致场馆设施使用频率过高,不利于场馆的维护保养,严重缩短了体育设施的使用寿命,造成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其次,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对消费群体的有条件选择,可能会给校园治安带来恶劣的影响。如果任凭社会人员无序进入校园并使用资源稀缺的体育基础设施,某种程度上不仅是对在校学生公有资源的一种侵占,而且会给校園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再次,利益往往与腐败相伴生,如果在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相关的监管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腐败现象便会滋生,从而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最后,对经济利益的一味追求必然会使高校体育产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或选择投资项目组合时忽视除经济效益以外的其他诸如环境保护、教学科研使用目的、专业人才培养等制约因素的影响。

片面追寻利润最大值所带来的巨大负面效应使理论界、实务界不得不重新审视高校体育推行产业化所要实现的终极价值目标。蓬勃发展起来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也逐渐被引入到高校体育产业领域,成为弥合高校体育产业化“创伤”的一道灵药。

2 高校体育产业的社会责任

高校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它肩负着传播人类知识、传承民族文化精髓以及为祖国培育优秀接班人的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因此,高校体育产业化具有其独特的属性。其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不是完全没有限制,它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合理性黄璐,杨淼,兰健,尹景瑞,付小春,李智,郭超.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社会责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8(1):136.。在追逐利益的同时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有机统一。

2.1 社会责任的界定

高校体育产业化把高校体育事业置于市场经济的洪流之中,高校体育产业化究其实质是高校或高校成立的某一经济实体在满足学校师生员工体育需求的前提下对高校体育事业进行的市场化经营管理活动。作为活跃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高校体育事业经营实体也必然要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舆论媒介乃至社会公众所拷问是否发挥了正常的社会效能,即其是否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许多社会主体的社会责任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现行高校体育产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例证之一。王志玲.现行高校体育产业的社会责任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5):22.高校体育产业的社会责任是体育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流行用语,对于它的内涵外延至今学界仍莫衷一是。本文主要借鉴与其相关、相似的“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来对其进行归纳、推导。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发端于美国,一些理论工作者和开明的企业实务家认为,追逐利润最大化固然是企业应始终坚持的使命和价值目标,但是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不能无视法律、伦理、道德及社会公共利益。这种颠覆传统企业目的理论的观点孕育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学说。“所谓企业社会责任,乃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96.据此推导,本文认为,高校体育产业的社会责任指称的是高校体育事业在产业化过程中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所应承担的服务于广大师生、服务于科研教学、服务于社会公益的义务。

2.2 高校体育产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基础

传统的企业目的理论认为,企业有且只有一个目标,即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果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相当于否定了利用有限资源高效率地追求利润,创造更多财富的企业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经济学、管理学都主张现代企业的目标追求不应当仅仅是一元的,而应该是二元甚至是多元的,其除了追求利润最大值外,还应该具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那么,具体到体育产业化社会责任,它的正当性基础是什么呢?

当前,高校体育产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逐渐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支持满河军.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分析——对否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观点的辨析[J].山东经济,2007(2):7.,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校体育产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将会被全面接受。首先,高校体育事业的性质决定了其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高等教育具有承担传播人类知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精髓的时代重任以及为国家伟大复兴培养、储备人才的历史使命,高校体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使命,其产业化程度再高也不能抹灭其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最基本蕴涵。

其次,高校体育产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是我国高校所有权的国有属性的重要体现。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为国家所有,这就决定了高校体育必然要部分承担公共体育的职能,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体育不仅要紧随时代的步伐进行产业化改革,还要承担起发展体育科学与技术的任务、为社会服务的任务、进行全民身心健康教育的任务。

再次,高校体育产业化进程的稳健推进要求其自身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高校体育的产业化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所在社区向其提供相关的配套子系统,需要体育消费群体的不断壮大与成熟为其注入发展的动力,因此,高校体育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然需要以一定的形式回馈于社会、回馈于社区、回馈于消费群体。

最后,当代社会的普适价值追求呼吁高校体育产业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代社会,效率与公平的理念正逐渐成为我们所共同接受终极价值追求,“这些基本价值检验着任何一项事业的正当性,并成为支撑业已经其证明为正当的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87.,同理,如果我们把高校体育产业社会责任的承担置于价值层面上进行考查便可得知,社会责任的承担充分体现了高校体育事业对效率与公平价值的孜孜追求。

2.3 高校体育产业社会责任的范围

高校体育产业社会责任与一般企业社会责任相比,既存在着共通的内容,也有其独特的周延。鉴于许多学者早已对一般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本文主要着重分析高校体育产业区别于一般企业而特有的社会责任范围。

(1)满足高校学生、教职员工的运动需求,实现培养学生相应技能的既定目标,这是高校体育产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高校体育产业的基本社会责任,就是首先达成产业设置的初衷。王志玲.现行高校体育产业的社会责任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5):23.据2013年3月20日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关于2011年的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统计显示,全国高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共计35592411人,除去攻读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和网络本专科生,在校的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和成人本专科学生累计达30205885人。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255/201303/149845.html.這是高校体育首先要满足的对象,也是其主要职能。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增强体质,为以后从事各种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从参与体育活动中深刻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及功能决定了高校体育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遵循高校体育设置的初衷,一切的体育资源当且仅当在满足高校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及广大师生日常运动需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营利性经营。比如,高校体育设施(如场地等)对外租赁的时间安排不能与正常的体育授课时间相冲突;开发体育表演项目要保证不占用学生正常学习时间、不损害学生按时按量完成规定的培养方案。

(2)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高校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这是高校体育产业应承担的自我发展社会责任(高校体育资产的数据)。

高校体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满足高校教育和学生、教职员工的生活需求。而将高校体育产业化,一方面是为了推动高校体育发展,以更好地实现其主要目标;另一方面则是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实现其社会职能。以产业化实现营利并非其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并实现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主要实行的公力办学的体制,绝大部分普通高校都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进行日常运营的,正基于此,包括体育资产在内的绝大部分高校资产都可以视为是国有资产的一部分。高校体育之所以要实行产业化改革,其基本目的之一也是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由于高校体育产业经济性质的客观存在,对其进行获利性经营是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运营的一种合理方式。高校体育产业的获利性经营可以补足国家财政拨款对其投入的不足,而且可以为高校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积累资金,从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高校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建立起规范的管理运营机制,防范高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者利用国有资产充实自己的腰包,甚至掏空国有资产。

(3)高校体育产业要承担体育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

高校体育产业对促进社会体育文化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由高校自身的社会职能和社会性质所决定的。高等学校在传播先进文化、传承优秀文明、引导时代潮流等方面有其天然的优势,高校体育在产业化过程中也具有体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其自身的社会性质和角色以及自身的优势条件决定了其必须主动为社会的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具体而言,高校体育产业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文化特长,融入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之中,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协助、参与当地政府、社区组织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丰富所在社区的文化生活,从而为提高学校周围居民的健康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向社会适当开放高校的体育资源。高校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很多高校体育资源的承载力都大于本校师生的需求,这也为实现高校体育产业化和承担社会责任协调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前提。具体而言,如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社会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健康需要,为所在社区居民的健康体育活动提供根据地和大本营;可以在校园内建造一定数量的老年体育设施,为社区老年人的晚年保健提供便利条件,丰富其晚年生活,提升其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体育运动指导员。高校体育人才资源丰富,据统计,如表1:

“社会体育指导员担负着直接组织和经常带领群众开展健身活动、传授锻炼技能、指导科学健身、引导群众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和健身投资等重要职责。”李小燕.发挥高校优势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34-136.发展全民健身是国家的体育国策,如何实现全民参与,保障基础设施的投入很重要,但体育教育的投入亦不可忽视。我们不仅要倡导广泛参与,更要倡导科学健身。高校聚集着丰富的体育人才资源,为社会体育发展培养不同层次需求的人才、提供科学的指导,这些都应是高校体育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

(4)高校体育产业要承担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高校体育产业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责任是其“对环境和资源所有现实的和潜在的受益人所负担的一项责任”。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03.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早期,高校大都选址在城市的市中心或其他繁华地区,同时高校包括体育设施又具有占地量大的特点,其每一个建筑的建成都伴随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都是对日常生活环境的一种干扰,是对人们享受自然环境的一种限制。在日益强调环境保护的今天,高校体育事业进行产业化要坚决避免以前走过的以损害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的路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高校体育设施有条件地向社会开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城市再行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以兴建新的大众健身场所,以达到节省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如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相关部门所开展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公布的数据: 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 不含港澳台地区) 共有符合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规模,如表2。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已于2013年3月20日正式展开,参考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67/n3895927/n3895946/3932472.html.我们可以预计的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各项指标都将会有一个巨大变化,但鉴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拥有的资源量仍将难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而体育设施建设与当前城市用地紧张的现状是相矛盾的,如何将现有的体育资源优化配置,高校体育将发挥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也是高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3 结 论

高校体育具有其特殊属性, 在产业化过程中不能单纯的以发展产业经济的思维进行指导,更不能纯粹照搬企业社会责任的前沿理论对其予以匡正。在高校体育实行产业化改革过程中,利润目标和社会利益目标经常处于深沉的张力之中,如何使二者在相互制约的情况下实现其各自效能的最大化,使高校体育产业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矛盾冲突得以解决,最终在目标上达致一种均衡状态,这是继续推进高校体育产业化改革进程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高校体育产业只有承担起服务于广大师生、服务于科研教学、服务于社会公益的社会责任,将对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功利性认识转变到产业化的事业性认识上来,积极推进高校体育产业化进程,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建设,才能做到“超越时代和超脱社会,寻得一份内心的欣慰和安宁”。黄璐,杨淼,兰健,尹景瑞,付小春,李智,郭超.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社会责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8(1):138. 参考文献:

[1]何艳群,周毅敏.发展高校体育产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0):171.

[2]黄璐,杨淼,兰健,尹景瑞,付小春,李智,郭超.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社会责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8(1):137.

[3]唐景丽,田兆峰,马骊.对高校体育产业化负面效应的分析及对策研究[C].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2005.162.

[4]王志玲.现行高校体育产业的社会责任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5):22.

[5]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产业化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经济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