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章,真情流露
2015-06-30葛月月
葛月月
自古以来,不论是中国的文人墨客,还是国外的知名作家,都以文字的力量不断的打动着我们,感染着我们。纵观古今,文字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之大的力量,无非是因为文字能够抒发情感,流露真情,正是这些真实情感的抒发才让读者产生感动。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点。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进行了所谓的模版的训练。学生按照相同的模版去在不同的命题的作文中填充内容,以名人名言等所谓的名词佳句为作文穿上漂亮的衣服。殊不知,这样的作文空洞乏味,不能表达出学生的个性和情感,自然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与喜爱。作文的教学,最终要回归到让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的道路来。
1.注重积累,拓展高考作文素材
面对当下学生作文空洞乏味的问题,应该追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学生的素材积累和生活经验不够,面对作文时才会感到无从下笔,而用名人名言进行堆砌的写作。针对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的积累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阅读量的积累一方面可以通过深层次的挖掘课本中的内容,让学生对课本中人物情感的抒发有自己的理解,才能将这种情感融会贯通,在自己进行作文时类比着进行写作。除了课堂中阅读量的积累,课外阅读也是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和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阅读,学生在文章中感受到生活对自己的影响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的实际情况抒发自己的独特的情感。阅读的内容其实就是对生活真实情况的高度提炼。通过阅读积累,学生进行写作的天地变得更加广大。
课本内的阅读内容的深层次的挖掘,比如课本的《祭十二郎文》中。学生在学习时,要仔细思考这篇祭文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分析这些感情的流露体现在哪些方面,除了对十二郎的思念和遗憾之情,还表达出了作者的其他什么感情。通過这些分析,学生更能体会出失去亲人的痛苦的感情。从韩愈的感情中寻找自己感悟的亲情的可贵。当学生在遇到亲情类的作文题目时就会更有感悟。
2.多加练习,融合高考作文感悟
阅读的积累的效果的最终的检验方式还是作文的写作。为了不断的将阅读的积累在实践中锻炼,就要增加作文的训练。对于学生作文的训练,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不能让学生单纯的反复练习,这样的练习不仅仅没有针对性,而且会让学生对作文感到厌烦,产生抵触的情绪。教师在进行作文的实战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把握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一方面就是在学生的写作方法上面进行一定的指导。兴趣是成功的动力,同时也是激励学生练习写作的源泉。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写作,教师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激发兴趣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选择性的自主写日记或者周记,让学生观察生活,并将生活中观察的有意义或者有意思的事情记录下来。学生在这一过程下意识的锻炼了自己的文笔。在学生有了兴趣之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方法性和针对性的训练,对学生写作的逻辑和细节以及结构安排等进行大致性的指导。
比如,2012年湖北省的高考题目就是对书信在现代作用的话题的讨论。如果学生平时对书信这种表达方式感兴趣,并进行了一定的练习的话,对这个题目的写作的感受就会更加深刻。
3.流露真情,追求高中作文进步
好的文章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往往需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和琢磨。在高考作文训练中,也需要进行反复的修改。纵观古今中外,许多的著作都是几经删改后才呈现在世人的眼前。学生为了让自己的作文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自然也要慢慢寻找不足之处进行修改,这样才能不断的让自己的作文趋于完善。作文的不合理的方面的发现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反复琢磨,也可以让同学进行评论或者请求老师的修改意见,学生综合这些意见再整理思路,弥补自己作文的漏洞。学生之间作文的品评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作文的不妥之处,进行修改,还可以发现他人的写作长处,在下次写作时有针对的进行借鉴。教师在学生交流时也可以给予一些意见,毕竟教师还要发挥教学的指导作用。
比如,在每次作文课之后,笔者会进行一堂作文讲评课,这节课的前半节课以学生之间的互换作文交流为主,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可以写在评价的作文的旁边。优秀之处可以摘抄到自己的本子上。在交流学习之后,让学生选出问题较大或者是写作较为优秀的文章,将问题较大的文章由教师和学生一同来修改,形成新的作文,优秀的文章由学生朗读,大家共同学习,每次这样的讲评课大家都收获良多,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总之,高考作文要想写的出彩,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一定要能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真情实感来源于自己生活的累计,也来源于学生的阅历。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的用真情实感来渲染学生,让学生有情可发,用真情实感让作文增添魅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教师还要付出自己的怎样的努力,也是需要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系青海师范大学2012级教育硕士(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