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当代女性文学的特征
2015-06-30方爱萍
摘要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女性文学创作呈现出盛世空前的景象,这些女性作家们都比较关注自我生命的价值,将女性主题精神发挥到最佳效果,她们拥有清晰慎重的理性观点,细致地探求人生的真谛,将女性的情感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基于此,现对日本当代女性文学进行分析,找出其特征并加以论述。
关键词:日本 女性文学 特征
在日本现代文坛中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女作家们大多都是在80年代后期才崭露头角的,她们深受美国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伴随她们成长的是美国小说、美国流行音乐等等,她们对于漫画的喜爱远远地超过了喜爱本国文化,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女性文学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新形势,促使文坛的文学创作向着新的方向发展,文学创作的理念和意识都有着质的改变,对现代文学创作和当代文学创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 日本当代女性文学的形成背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女性解放运动有了质的突破,她们深受新思想的影响,女性大胆走向街头为自己争取切身利益,她们希望女性拥有属于自己的权利,可以自愿选择是否生育,将男权社会形成的对女性看法彻底的打破,最大化地实现女性政治、经济权利。女性对“未婚先孕”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将其实现合理化,以此来打翻现存的婚姻标准。在1972年,成立了“女性解放中心”;在1973年,随着《同居时代》电视剧的热映,社会普遍关注男女同居问题;在1977年,《女性与天皇制》在《思想和科学》上进行连续登载,女性争取自由权利的斗争和日本的天皇制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在1979年,经过社会调查发现,日本国内离婚情况百分之七十的主动提出者都是女性。1984年,《离婚白皮书》一书中明确提出:“日本国家离婚率连续十六年持续攀高,经过调查发现在所有的离婚家庭中,有知识女性家庭要比传统家庭女性的离婚率高。”
日本20世纪90年代被称作为“女人的世界”,女性的问题已经转变成为整个社会的焦点。男女平等共同建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意识形态,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已经远远超过了男性。《取缔针对女性暴力宣言》于1993年通过,同时联合国人权会议还将女性的权利划归到人权的范围之内。在1994年,日本的年轻女性提出了“无性化”理论,她们提出结婚以后不再跟随夫家姓氏。1999年,日本颁布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政策,提出男女可以一起关心社会热点、参与社会政治,将社会中具有性别歧视和性别双重标准的所有政策全部废止,这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取得的最好成绩,这也预示着战后日本宪法里男女平等的条约已经迈入到实质性的阶段。总之,纵观日本国家女性维权的整个阶段,从解放运动到男女平等共同建设国家的整个历史过程,以贤妻良母为代表的近代婚姻模式和性别分工清晰的社会形式已经慢慢地走向没落,它们深受女性主义和女性解放运动思想的影响,自古深受性别歧视的日本女性迎来了她们梦寐以求的新时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日本现当代女性文学应运而生,它们在新形势下发芽开花并慢慢地成长起来变成了当时社会里一颗耀眼的明星,女性文学作品真实地将她们生存演变的过程详实地反映出来,女性获取自由权利的这段历史在整个日本国家发展进程史里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旋律。
二 日本当代女性文学的特点
上个世纪90年代直至新世纪开始,许多女性作家依然拥有饱满的创作热情,她们不断地进行文学创作,同时在文坛里也有一群后起之秀,她们以崭新的面貌赢得广大读者的认可。女性作家用开放式的创作意念不断地阐述自己和所有女性的真实感受,这些作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它们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点和叛逆的情怀。此时女性文学作品可谓是百花齐放,有的作家将“性”当做文学创作的核心,主要是为了解读男权文化,将性别的差异表现出来,以小川洋子等为主要代表;有以叙述婚姻、家庭等细腻情感为主的女性作家,主要以金井美惠子为代表;还有描述家庭形态的女性作家,主要以津岛佑子为代表,这些文学创作作品大多数都是新兴的,是过去的文学作品中没有涉及到的。总之,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展现着一个时代的主要特点,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详细地阐述这个时期日本女性文学的主要特点:
1 作品中“有私”和“无私”的特征
所谓小说中的“私”主要表现的是一种充分社会化的意识形态,一个比较出色的私小说作家一面以“私”来阐述作品,将所有的“私”经历、情感和理念全部大白于天下,另一面作者又将自我进行深刻的剖析,真正实现无私奉献的意境,换句话说,好的私小说是处于“有私”和“无私”两个终端的。
在1981年,笙野赖子所著的《极乐》这篇小说获得了群像新人奖,这篇小说所描述的是一个生活在古都洛阳画家的经历,他从小受尽人间冷暖,他想将自己的亲身感受画成一幅涵盖多方面内容的地狱图,经过多年的努力马上就要画好了,他感觉非常的快乐,某一天他幡然醒悟,他终于明白自己所画的竟然是一个真实的自己,贪图享乐追求安逸的一幅极乐图。从此,他从自己编织的幻想世界里解脱出来,主动去接受身边的美好事物,亲身去感受现实世界的美好,他觉得自己从极乐世界已经返还到现实世界,不断地去感受生活的美。这篇小说非常具有代表性,小说的主人公真实地与现实生活对接,他不断地展现自己愿望,自由的生活,他从不断地生活中感受到这个现实世界依然是他值得好好生活的地方。小说的主人公在现实生活和想象中相互交织,然而这相互交织的内容又是主人公一直活下去的理由。
小說《FROM LEFT TO RIGHT》是水村美苗的主要代表作,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对于女性的认知误解,将过去有意忘记和全部控制的女性细微感情详细地表现出来。这篇文章主要表现出生活在异文化缝隙里主体生命的特征,借助女性视角来说阐述历史、描述人生以及感悟生命,作品中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孤独寂寞和无限愁思给人们留下比较清晰印象。在如今社会的大环境下,作家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那方天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作“纯文学”作品,这对于作家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该小说主要讲述的是战后五十年的故事,这对于日本女性文学而言是一个值得庆祝的事情,显然私小说和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无比亲密的关系。
2 作品中的身体叙事特征
日本女性一直生活在男权的控制下,有的女作家首先展开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西方女权的探究,随着女性自我观念的不断提升,主体意识的“身体叙述”已经转变成这个时期的独特风景线,这就使得这个特殊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中反派的形象无比的鲜明,女作家将不断占据主导地位的性别意识慢慢地渗入到文学作品中,她们无比坚定的女性立场也得到了空前的体现,女权被唤醒,女人们越来越关注属于自己的权利。
小川洋子的《妊娠日记》在1991年获得104届芥川奖,作者在二十几岁就得到这样的奖励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战后唯一的一个得此奖的作家。这篇文章对怀孕后的女性身体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身体的一种解放。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纤细,具有与众不同的感性视觉,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因此作者创作了一种新的文学高度,作者把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借助身体来进行展现,将难于理解的男女关系转移到手指间,借助感性的想象空间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还在本年度发表了另外一篇小说《余白的爱》,这篇文章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死的真实感悟,作者以孤独和死亡作为入题点,使用独特的视角來感悟人生,并且借助作者独一无二的视觉切入点来真实反映现实生活,这样的写作方法是非常稀有的。
此外,《花野》在1993年发表,它的作者是村田喜代子,这篇文章主要反映了更年期女性的心理形态,文章描述了一个家庭主妇想要走出家庭去感受外面世界的强烈心理,主人公一直在找工作,不停地更换职业,在这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主人公突然产生“放荡”的想法,这篇文章叙述了主人公从有明确的观念形态到独立创业再到迷失方向的过程,这篇文章将20世纪日本现实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比较具有时代性。
3 作品中言语论的特点
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是日本女性作家打破传统小说语言形态,树立与众不同观点的重要时期,有的作家故意与惯常表现形式相背离,借此来对男权进行反抗,到了九十年代,有的作家不断展现自我,强烈地张扬个性发展,她们通过作品将内心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这样的女性作家比较的多,例如荻野安奈、多和田叶子,等等。
女性作家多和田叶子常年在德国生活,生活在异国他乡的真实情感借助感官、听觉和视觉来展现,真实反映出作者独特的见解。多和田叶子的创作手法与众不同,她的文学作品将流利的日语进行无情的打破,下定决心要做语言的流浪者。她勇于尝试使用语言游戏,用奇怪的形象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无精卵》《三人关系》《字母的伤口》等等。她使用两种语言来表现文章主题,主要以《拉丁字母的伤口》为代表,文章构造的故事情节,使用变形的语言来展现文章内容,将作者的那种独特意识状态真实地反映出来,使文章的表现力更加的突出。
《狗女婿》于1993年发表,文章将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民间故事有机融合在一起,将真实而虚幻的现代社会展现出来,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来展示虚、实的生活情境,使小说的氛围非常浓烈,有的评论家说这篇小说将现有的小说形态打破了,是一种“全新的小说形态”。1997年笙野赖子创作了《天国斯拉茨》,阅读这篇小说好像在同时阅读多部小说,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就是语言变幻比较奇特,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将他人不幸当做快乐的恶作剧管理员的故事,小说反映的主题和独特的话语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文章作者使用非常夸张的表现手法和超出常理的表现手法来烘托文章主旨,将管理员的丑恶嘴脸展现得淋漓尽致,使文章的主体更加的鲜明,作者这样的写作手法给人比较深刻的印象。
三 结语
伴随着日本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日本女性文学创作也在跟着发生改变,比如在创作思路、创作素材以及文章的表现形式上都有着明显的改变。特别是在受到女性解放运动、社会性别理念以及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女性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她们创作理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们的文学作品已经超出了以往的任何时期,她们借助“反常”的写作手法将日常生活里夫妻间的责任、婚姻的表现形式以及生育等问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女性作家的这种创作手法得到了男性作者们的肯定,对男性作家的创作理念也有一定的影响,她们理念对日本文坛来说是一场重大的革命,影响着日本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总形势。
注:本文系“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5Q06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周萍萍:《日本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从哀愁、抗争到反叛》,《国外文学》,2014年第2期。
[2] 吕汝泉:《近现代日本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及特征》,《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3] 向羿仲:《日本当代文学的“去婚姻观”——近二十年日本女性文学的剖析》,《怀化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
(方爱萍,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