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个性化研究现状浅析
2015-06-29周思雨邓双喜尹洁曹永欢邓萍
周思雨?邓双喜?尹洁?曹永欢?邓萍
摘 要:去个性化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在国内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和空集调研,对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历史发展及相关实验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就去个性化的积极作用及去个性化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去个性化;研究现状
(基金项目: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计划项目< 湘教通[2014]248号— 381>)
很多时候,当个体面对一件事的时候,他可能是清醒而冷静的,但一群人就很容易变成乌合之众。他们盲目并且兴奋,任由别有用心的人操纵和引导整个事件的节奏和方向,在自己并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说出平时不敢说的话或做出自己平时不敢做的事。因此,去个性化被认为是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导致个人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情。[1]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家们都有研究分析去个性化,但分析层次不同。社会心理学家分析层次主要針对个体置身于社会环境中的情况,他们强调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而社会学家更关注于广泛的社会、 经济、 政治和历史因素影响特定的社会中的事件。
1 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
很多心理学家就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推测与研究,其中Zimbardo认为个体去个性化的产生与这些因素有关:匿名性,个体责任丧失,唤醒,感觉超负荷,新的或无组织情境,行为卷入以及服用改变意识的物质[2],其他心理学家在解释去个性化的原因时认为主要来自前面两个方面。而笔者认为去个性化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1 匿名的背景
根据弗洛伊德自我结构论的观点,个体在匿名状态下,超我的作用是非常小的,自我也相应地丧失了强而有力的约束力,本我则表现得非常积极。当个体处在群体中,或者虚拟的网络中就会使人难以辨认个体的真实身份,外人不知“庐山真面目”,个体就会毫无顾忌地违反社会道德和传统习俗,甚至法律法规。这样个体的独特性丧失,个体的自我纠正能力降低。例如,人们喜欢用各种社交软件和陌生人谈天说地,他们一点都不担心是否会有人认出自己,这就是利用在网络上的匿名性的原因,释放出本我,言论绝对自由。
1.2 责任分散的心态
一个人单独行动时,通常是责无旁贷地承担完全责任。但在群体行为中,反社会行为的责任就落在了群体身上,个人可以推卸责任。同时个人也觉得“罚不责众”,这样,个人的责任就分散了。在群体中,个体受到的压力减少,认为自己不会受到惩罚,就不会有内疚感,从而更加放纵自己的行为。责任分散的心态加上匿名的背景,使得一些缺乏社会经验的个体遗忘责任感,做出一些不当的事情来。例如,应急车道是发生交通事故时救援的生命线。社会车辆不得在非紧急情况下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这是所有驾驶员都应知道的交通法规。但现在很多驾乘人员无视这一点,恐怕很大原因在于心存侥幸——大家都停,不可能全部处罚。
1.3 自我意识的缺失
笔者认为,去个性化行为发生的决定因素应该是个体意识水平的高低。由Freud的“本我”理论得知,本我不知道“对”与“错”,对现实世界的正确与错误全无所闻,不会抑制自己的行为,他只是追求心满意足,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本我的这种特性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导致本我在现实社会总是被抑制在无意识层面,而个体也只能遵照自我的“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但到了群体中,与本我相矛盾的现实社会不复存在,个体的行为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当个体意识水平降低时,那么个体在社会中受到诱惑的抵抗力将大大降低,因此才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只有当一个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和社会责任,他才能做出正确的自我引导。
2 去个性化研究的发展
去个性化起源于欧洲社会学,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Gustave Le Bon在研究群体行为时发现。在他撰写的专著《乌合之众》一书中表示,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其个人利益。这是一种与他的天性极为对立的趋向,若不是成为群体的一员,他很少具备这样的能力。[3]
1952年,Festinger等人研究了Le Bon的观点,创造了一个新术语——去个性化,它是指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4]在某种程度上,Festinger等人同意Le Bon的群体行为理论,他们认为个性确实被淹没在群体之中会导致他们的责任感减弱。但是他们强调把去个性化从群体理论中区分出来,他们认为个体在群体中个性的丧失是因为被群体思维所取代,去个性化导致丧失了对内部或道德约束的控制。
1969年,P.G.Zimbardo验证了去个性化的影响因素,如匿名和责任的分散[5]。同时,Zimbardo没有限制于应用在群体环境中;他也应用去个性化理论在“自杀、谋杀和人际间敌意”之中。
然而,Diener对Zimbardo的去个性化假说表示不满,他认为论据是错误的。1980年,他主张注意个人价值观念通过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在群体环境中,个体会丢失理性计划自己行为的能力,更加强受群体暗示的影响而行动。[6]因此,根据Diener的假说,自我意识的减弱是“去个性化的明显特征”。他打算严格关注匿名性作为去个性化的主要因素创造了一种经验主义的障碍,需要在主题上改变经验主义调查的方向。
之后Russell Spears和Martin Lea(1995)创建了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Postmes和Spears(1998)对有关去个性化的60项研究进行了元分析。[7]这些都为去个性化这一理论提供了依据和证明。
3 去个性化的相关实验
3.1 去个性化的实验
1952年,Festinger、A. Pepitone和T. Newcomb进行了去个性化的实验。[8]被试者均为男大学生,先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为可辨组,被试者被贴上自己名字的标签,在明亮的房间进行实验。一组为去个性组,被试者要求穿长袍、戴面具,只能露出眼睛和鼻子,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和样子,并在昏暗的房间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后,实验者要求两组被试者在他们身处的环境中议论自己父母的缺点与不足。
结果显示,去个性组的被试者们大多都会肆无忌惮地数落自己父母的缺点,充分表现了对自己父母的不满情绪。实验结束后,所有被试者填写调查问卷,以了解被试者对再次参加议论的喜欢程度。数据表明,去个性化组比可辨组对群体成员更加富有吸引力,即男大学生们更倾向于在去个性化组里再次议论自己父母的缺点。
这个实验体现了去个性化其中的一个特点——匿名性。去个性化组和可辨组对比可知,男大学生在匿名情境中更加无所顾忌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自身情绪爆发也在特定的环境中暴露得更加彻底。因为他们处在去个性化的状态下,认为没人知道他们的身份,从而不怕人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的想法。就像课堂上众人起哄时的心态,他们认为没人会知道自己也参与在其中,不会被惩罚或被自身道德所束缚。进一步扩大到社会中,去个性化可能会使个体毫无顾忌地与社会规则与道德习俗相悖,做出自身一个人平时决不会做出的行为。
3.2 Zimbard 的女大学生电击实验
1969年,心理学家Zimbard做了一个电击实验[9]。被试者是一些女大学生,他将女大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被Zimbard称为“去个性化”组,被试者都穿上带头罩的袍子,只露出眼睛,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实验者也不会叫她们的名字,整个实验在昏暗的条件下进行。第二组被Zimbard称为“个性化”组,被试者都穿平常的衣服,每个人胸口都挂了一张印有她们名字的牌子,实验在明亮的房间进行,彼此可以看清对方,实验者会在实验中叫对方的名字。实验开始,实验者让两组被试者电击打扮成女大学生的Zimbard的助手,被试者被告知不需要负任何道德上的责任,只是为了实验需要,实际上助手并不会被电击。两组被试者均可以在镜子中看到那个被电击的人。当被试者按下电击按钮时,助手便大声哭喊,让被试者认为是真的被电击了,很痛苦。
结果显示,去个性化组被试者比个性化组按电钮的次数多达将近两倍,而且每一次按下按钮的持续时间也比较长。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个人和其他人在同一种集体中时,他就会认为集体行动时自身责任是模糊而分散,认为每一个参与者都会有责任,细化每个人的责任后会变得很小,甚至于近乎沒有,因此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为集体行为而承担罪责,他便会减少自身的心理压力与内疚感,并觉得可能不会被惩罚,从而他的言语和行为会变得更加放肆。甚至有的成员会觉得他们的行为是被允许的或者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作为一个总体参加了这一行动。
3.3 Diener的万圣节糖果实验
1976年,Diener进行了一个万圣节糖果实验。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客厅的桌子上放了一碗糖果,一名观察员藏起来记录孩子们“不给糖果就捣蛋行为”。在一种情况下,一名实验者询问儿童一些表明他们身份的问题,比如:他们住哪里,父母是谁,叫什么名字等等。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儿童是完全匿名的。观察员也记录儿童是单独一人还是在群组中。在每一组情境中,实验者会邀请儿童进房间,然后说自己会去厨房所以会离开这个房间,并告知每一个孩子只能拿一块糖果。
结果,匿名群组的儿童比其他情况下的儿童多拿了远不止一块的糖果。在60%的情况下,匿名群组的儿童多拿了糖果,有时甚至拿了整碗的糖果。匿名单独组和非匿名群组的情况并列第二,20%的儿童多拿了不止一块糖果。最少的就是非匿名单独组的儿童,只有10%的儿童多拿了糖果。
在糖果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处于匿名组和在群组中的孩子更容易多拿糖果,这些孩子都缺乏对自我的约束,即便实验者只允许他拿一块糖果,但他也会有“没人知道自己是谁”、“身处集体中多拿了一块糖果不会被发现的”、“他们都多拿了我也可以多拿的”的这种心理。从孩子们多拿糖果的这种行为来看,是遵循了Freud的“本我”理论。很多孩子们还处于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道德观没有辨别性的年龄,也就不会抑制自己的行为,只会按照“快乐原则”行动——多拿糖果。即便少数孩子会觉得违背大人的话会被惩罚,但当孩子们到了群体中,那种自责便会不复存在,也更加容易被身边多拿糖果的孩子的影响,认为别人也多拿了糖果那我也可以多拿,从而做出平时自己不会多拿糖果的行为。
4 去个性化的积极作用的分析与利用
从一系列去个性化的相关研究我们得知,去个性化这一心理学现象有着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我们要善于辩证地分析看待,既要克服其消极的一面,也要挖掘出其积极的一面。
4.1 促进自我提升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总会受到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难以重塑自我、自我提升。假如你是一个内向、不敢在众人前发言的人,那么你可以多参加有意义的学校社团活动,在群体中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是一个开朗活泼的人,从而能找到自信心,逐渐在活动中提升自我,最后能在众人面前从容的发言,说出自己的见解,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而当你是群体的领导者时,在举行集体活动之前就必须做好安排,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活动造成混乱与不安。在活动中,作为领导者也要临危不乱,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较高的工作质量,不能被去个性化的特点所迷惑,从而丧失自己的立场。
4.2 增强集体凝聚力
团结就是力量在当今社会依然是不变的真理,韦伯斯特也曾说过:“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因此,在集体中每个人的个性被隐藏,从而显示去个性化的状态。例如,在进行拔河比赛时,每个人都同时用力往同一个方向使劲,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处于一个去个性化的状态中,集体的利益为大,人们都会为一个相同的目标而努力,从而忽略自身,服从集体。因此,去个性化有利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有利于整个团队的高效运行,有利于社会的蓬勃发展。
4.3 推动网络助人行为
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相对比,我们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少人会有助人行为,因为生活中存在着一种“旁观者效应”。而网络上却不同,我们时常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正能量的传递,人们在匿名的情境下更容易发生助人行为。在网络的情境下使助人者产生去个性化,从而更能主动帮助他人。他们会在网络上给别人提供各种帮助,各抒己见,处于网络中的人们会表现出强烈的去个性化状态。因此,去个性化中的匿名性有利于推动网络的助人行为。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去个性化的特点,将网络助人行为进一步推向现实社会,这样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5 对未来国内研究的展望
结合去个性化的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发现国外有大量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的资料,除了去个性化的定义和原因、影响分析外,还包括去个性化的实验、模型等。但目前国内对去个性化这一概念的关注程度较少,就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而言,其研究方向仅局限于学生、网络等方面。对于现实社会中去个性化现象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分析尚为粗浅,同时对去个性化原因方面的研究也处于停滞状态,没有新的发展。当前社会背景之下的去个性化现象还是各式各样,所以需要研究者重新理解去个性化现象的心理机制,探究去个性化行为的表现形式,使得未来的研究,更多聚焦于对去个性化深入的实证研究。为了丰富去个性化的心理机制理论,将去个性化更加本土化,为了揭示中国现代社会文化背景,在个体与群体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4.
[2]蘭玉娟,佐斌.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9.
[3]Gustave Le Bon.乌合之众[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
[4]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
[5]Zimbardo P. The human Choice:Indi Viduation,Reason,and Order Versus Deindividuation,Impulse,and Chaos[A].In W.J Amold,&D.Levine,Nebra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R].1969.
[6]Postmes, T. & Spears, R. (1998). Deindividuation and antinormative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ttetin, 123, 238-259.
[7]王兆芬,刘海刚.“去个性化”在社交困难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探索[J].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1,6.
[8]Festinger, L., Pepitone, A., &; Newcomb, T. (1952). Some consequences of de-individuation in a group.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7(2, Suppl), 382-389.
[9]白玉萍.破译心灵密码——经典心理实验启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2004,6.
作者简介
周思雨(1994—),女,湖南长沙人,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2012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