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015-06-29丁伟娟

卷宗 2015年6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中国梦大学生

摘 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借力“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筑牢思想的基础。“中国梦”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形象而清晰地呈现,让大学生理想飞扬;“中国梦”离现实最近、离人民最近、离个人最近,让大学生信念坚定;“中国梦”贯注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让大学生精神充实。

关键词: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培育具有理想信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理想信念不仅是个人奋斗和追求的目标,而且也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旗帜和导向,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习近平曾经说:“把我国56 个民族、13 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1]当前,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潮、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需要借力“中国梦”的丰富内涵,让理想高扬,让信念坚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来教育青年大学生,筑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1 让大学生理想飞扬的“中国梦”

理想信念虽然从性质、对象、内容、时序等不同的纬度可以将其划分为多种多样的形态,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理想信念与人们所追求、所向往的目标紧密相关。无论从个人成长还是从社会发展而言,理想信念包含的目标越清晰、方向越明确,并且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越大,那么理想信念发挥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的作用越明显、发挥作用的时间就越持久。“中国梦”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一个个形象而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中国梦”从静态上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从动态上看,“中国梦”是一个个梦想逐渐成真并不断追梦、圆梦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承担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两大历史任务也是近代中国人的两大梦想和目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历史任务的完成。这些为实现第二个历史任务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继续为完成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奋斗。毛泽东提出要建设一个富强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时,形象地把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称作中国人的“小康梦”。邓小平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在第二步发展战略提前实现的基础上,江泽民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划分为两个“百年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 年11 月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满怀信心地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4]

2 让大学生信念坚定的“中国梦”

如果把理想比喻为人生的灯塔、社会的向导,那么信念就是不断地为理想壮行、击鼓、呐喊的斗士。借用康德的名言来说,理想缺乏了信念则空,信念没有了理想则盲。信念在本质上虽然与知识相联系,但更重要的是与人的行为有关,信念中包含了较多的情感因素,是一种决定行动的力量。我们是否做出某种行动,取决于我们信念的力度。由于信念主要和人们的生活经验、人生体验相关,因此信念的力度取决于生活感悟、体验能否不断得到强化。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甚至将信念看做是源于“印象”而来的东西,印象特别是重复的印象构成了信念的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离现实最近、离人民最近、离个人最近的“中国梦”转变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信、对中国共产党的坚信。

第一,“中国梦”离现实最近。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阶段性奋斗目标的追求及其实现,正在不断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个个梦想不断成真,使我们听到了中国梦渐行渐近的铿锵足音。“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5]“中国梦”离现实越近,越能激发起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信。“中国梦”连接着中国道路,寻梦、追梦的过程也是开拓并坚持中国道路的过程,同时中国道路中包含着“中国梦”。“在探索积累和开创发展中国道路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的追求”。[6]“中国梦”分阶段地实现一个个目标又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确证中国道路选择的正确性,增强了人们对中国道路的自信。

第二,“中国梦”离人民最近。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勾勒出的美好图景,最终统一于人民的福祉。正如习近平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7]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当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定能更好地激发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离人民越近,越能激发起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坚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起就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为“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中国改革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提出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胡锦涛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执政党的奋斗目标、国家改革发展目标以及社会发展的方向都指向人民的幸福生活。

第三,“中国梦”离个人最近。“中国梦”不仅是“宏大叙事”的国家梦、民族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成伟大的中国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赋予“中国梦”强大的生命力。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国,意味着各种各样的机会和条件,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正如习近平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8]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使大学生们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

3 让大学生精神充实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具有历史深度的梦,它连接了过去与现在,历史和未来。“中国梦”凝聚了过去多少代人的奋斗和努力,展现着当代人的追求和理想,昭示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期望。在“中国梦”孕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积淀、贯注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近代屈辱和苦难的历史孕育出的“中国梦”包含着最浓烈和最深厚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自1840年起,就进入了饱受西方列强欺侮、割地赔款丧权事件接踵而至的屈辱时代。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难,无数仁人志士并没有失去反抗的决心和勇气,听凭中国沦入任人宰割的境地,而是奋起抗争,为民族生存与民族复兴而战。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抵御外来侵略、变法图强、“中华民族复兴”成为当时时代主旋律。20 世纪初的民族精神既是传统的延续又有着时代印记,其一表现为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是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超越于“个人关切”的社会责任感。其二表现为坚定的民族自立、民族自强、民族自信。毛泽东曾经深刻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9]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寻梦”“追梦”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梦”中的传统爱国主义精神与革命精神相结合熔铸出新的民族精神。革命先辈们奋斗过、献身过的地方已经成为我们心中的精神家园,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那些典型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已经成为民族集体记忆中的符号象征,如: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南泥湾精神等。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铸梦”“圆梦”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梦”中注入新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影响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改革开放以来凝结出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个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具有了先进性、人民性的特点,这些精神引领着时代发展的潮流、体现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追求。“中国梦”中不仅熔铸有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自立、民族自强、民族自信,而且有时代烙印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而且蕴含着支撑此种精神的价值追求。“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心目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其中内含人们最深层次的价值追求: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公正、法治,“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让“中国梦”照亮大学生的人生之路,内化为支撑大学生奋力前行的精神支柱。特别是面对当前人对物强烈依赖的“物化生存”处境,一些人出现了精神懈怠、理想信念丧失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利用“中国梦”丰富的精神内涵,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中铸造的民族精神,并不是大而空洞的抽象物或口号,而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在现实生活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用那些鲜活的生命个体、感人的生活事迹去影响人、教育人。有理想、有机会,更要有奋斗。理想成为现实必须要经历坚持不懈的奋斗和努力,通往理想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大学生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历练自己,经过辛勤的劳动和创造,才能美梦成真、实现理想。“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有理想、有仰望,还要脚踏实地,在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把青春梦想、人生追求自觉融入实现国家梦、民族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参考文献

[1][7][8]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

[6]陈晋.从中国道路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3-03-19.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丁伟娟,浙江树人大学基础部。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中国梦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