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的角色定位刍议
2015-06-29魏永敬于伟曹申
魏永敬 于伟 曹申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体育教学的发展,大学体育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其角色和地位的特殊性也与广大中小学体育有着必然差别。文章就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的特点作为切入点,立足于当下大学体育的角色定位和发展途径探究。以期促进广大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体育;角色定位;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逐渐将高水平运动、体育教学理论发展、体育运动技艺、体育团队构建等纳入大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体系当中。这就使得大学体育的角色定位和特征研究应当同期进行。而且,大学体育作为高校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律和角色定位必然与高等教育相互联系起来。故而,探究大学体育在当今时代下的角色定位和发展途径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大学体育的教育教学特点
1.1 广泛性特点
大学体育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普及到了各大高校当中,这也就使得其具备了公
共教育的广泛性特点。具体来说,大学体育广泛性特点主要涉及到课程设置和课程资源两个方面。首先,就课程设置来说,现阶段大学的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教学纲要决定了大学一年级到二年级时期大学体育成为了必修课,而后的时期体育教学主要作为选修课进行开展。而且,在整个大学期间,大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进行体育课程的选择,诸如健美操、足球、篮球、排球、太极拳等。其次,针对课程资源来说,其广泛性的特点是由课程设置的广泛性决定的。通常而言,广大高校的课程教学资源往往是依据大学办学条件、体育场馆设置、体育器材采购上的。而近年来大学的建设加快,使得广大高校尤为注重自身体育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这也就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的资源具备了广泛性特点,不仅可以满足高校学生的体育教学,也能给予附近居民和教职员工体育锻炼的资源。
1.2 选择自主性特点
大学体育是选修课,更是必修课,这就使得其教育教学过程具备了相当高的自主性特点。
学生通过自身兴趣、需求、爱好等选择体育教学项目和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出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体育运动。所以,与传统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相比,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就成为大学体育自主性的特点。
1.3 内在化特点
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素质建设的主要内容,更是学生身体联系能力的形成基础。所以,大学体育的教学就将身体锻炼以及终身体育观念涵盖到体育教学当中,充分彰显了体育教育教学的健康性的内在化特点。具体表现在大学体育教学的非强制、非传统以及柔性教育上。尤其是在大学运动队伍的构建过程中,普遍可以通过运动队的训练激发广大高校学生对于某一体育运动项目的热爱。这样,学生体育锻炼和欣赏体育兴趣不仅被技法出来,也彰显了体育文化的内在需要。最为重要的是,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充分实现了体育教育的内在化。
2 大学体育的角色定位和发展
2.1 大学体育的角色定位
在现阶段大学体育的教学理论过程中,教育内容主要指的是普通学生所接受的体育教学活动,即广大高校泛指的“公共体育”。而“公共体育”通常囊括了体育课程教学、体育活动教学、课下体育训练以及体育竞赛等。但是随着大学体育教育教學的发展以及时代进步,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逐渐不能满足现如今大学体育发展要求,大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内容需要不断充实。基于教育目标革新、教育方式变化、教育内容转变等情况的发生,大学体育在当今时代下的角色定位也就逐渐重要起来。这是因为在部分大学当中还会出现由于大学体育角色定位模糊产生的教育目的不一、培养策略存在问题等。
针对大学体育在当今时代下的特点来说,现阶段大学体育的角色定位应当充分立足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并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工作的作用,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同时,大学体育还肩负着与兄弟学校进行体育教学、体育运动相互合作和交流的重要任务。概而言之,当今时代下大学体育的角色首先应当定义为国民体育的直接参与者,即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次,大学体育还应当作为大学生健康教育观念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引导者,进而推动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以便于形成一种全方位的体育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另一方面,大学体育还承担着体育学科建设、高水平运动建设、大学社区体育建设和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四个方面的任务。
在不同的时代下,大学拥有着不同的角色定位,这些角色的定位往往都与社会发展、教育进步等联系在一起。但是究其本质来看,大学体育都是面对广大高校学生的体育教学,其最为根本的角色还是教育角色。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体育也开始肩负起素质教育角色、道德培养角色等。所以,大学体育的角色定位实质上是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扩展和完善。
2.2 基于大学体育角色定位下的发展途径
1.基于大学体育角色定位下的课程发展途径
大学体育将身体锻炼和终身体育观念涵盖到教育教学当中,这就使得大学体育的课程建设必须将人本主义课程观念纳入其中,积极进行多元课程模式的融合。将学生体质的增强和体育理论课程的人文关怀进行融合。就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而言,广大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高校高水平建设的任务,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适当在原有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多多增加选修课的内容,有条件的情况下增设一定量的体育文化专题教学内容。同时,在教材建设过程中,课程教材应当满足学术性、终身性以及健身性要求,尽量将原有百科全书模式的教材用书摒弃,实施体育实践和体育理论的划分。
2.基于大学体育角色定位下的学科发展途径
在新时期下,大学体育的学科建设务必遵循“特色发展”思路。综合性高等院校应当在体育学科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借鉴师范体育院校、体育院校的科研发展,分析自身办学特点和体育人才需求等,构建自己体育教学角色定位下的学科发展模式。最为重要的是,学科建设应当与角色定位联系到一起,广大高校应当构建不同层次的教研队伍,提升体育教师的总体学术能力、实践能力等。
3 结束语
新时期下,大学生和其他社会群体对于体育运动的要求不断攀升,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和体育角色定位已经逐渐不能满足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所以,结合起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综合办学特色和教学目标等,对大学体育进行定位,不仅能够促进体育教学发展,还能赋予大学体育新的任务和特征。
参考文献
[1]邓壁娟,陈融,陈如桦等.社区体育组织的角色定位[J].福建体育科技,2003,06:1-3.
[2]王景连,赵崇珍,张燕.终身体育思想—大学体育指导思想的时代定位[J].体育与科学,1997,03:56-59.
[3]杨斌.试析当前大学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与把握[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04:188-189.
[4]杨磊,李爱国.课程改革与高校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J].咸宁学院学报,2004,04:105-107.
[5]李一平.美国大学体育信息主管对培养我国体育新闻发言人的启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02:16-18.
[6]郄爱萍,郄爱军,党磊.中小学体育教师角色定位与教学环境优化[J].教学与管理,2008,3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