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的基本面:物料、材料、质料》雕塑展点评

2015-06-29孔维强

山花 2015年11期
关键词:意象方向表面

孔维强

四川美院雕塑研究生三人展,学术方向特别聚焦于艺展范式的探索与创新,所以其立意兼顾了两个有克制的学术目标,即深描的程序性和分析的基础性,期许以稳妥的谋划和入手方式保障展览的实验性、创新性、发展性和可持续性。基于这种用心,展览的目标规划与研究架构的条件系统以及研究工作中的描写、分析和判断的原则系统,都需要预先加以说明,这也是艺展范式在未来一个时期向不同维度逐渐展开探索性、创新性工作的具体过程中需要反复斟酌的问题。

三位艺术家的分析角度具有融贯性质,研究主题注意尽量从更基础的水平开始,为范式的后续扩展准备更多的学术存量和空间储备。以物料、材料和质料的发育关系作为作品之间归纳轴,着意于结构发生的具体逻辑是达致叙事基本面的物性机遇:

一个是物态的变异与还原,如杨兴军的灼烧在质地和形体两个方向的力学效应,赵建成对物料洞口的保留和语用学控制,付清莲对塑性铅板的意象性发现;

另一个是结构的程序性发展,如灼烧在质地和形体两个方向的效应会调动空间的复合关系与拓扑学转化,赵建成的控制会在解剖关系的位移中产生体量与空间在正交方向的正负关系的节奏交错,付清莲的铅板塑性会在质料与意象之间的暗喻关系中启发心理空间的时间性视效。

赵建成的约束语言在于使用带有榫卯孔洞的圆柱形梁木所先行决定的物料性质,艺术家尊重这种性质,并谋求一直保留到作品的最后完成阶段,所有在柱形上的块面加工,包括钻、切、剖、削始终要受制于物料初形的约束关系而不能违背,分析的推理一定要遵循这种证据链才会理解作品的约束语法。

赵建成木雕人物的肢体横移与纵轴连续在创作者的动机中主要涉及物料的约束条款,有关的原因可能还会涉及到人物造型关系和纵向分段方法等等,但是在研究者的判断水平上,横移的位置选择在肢体的终端,解剖关系绕过相邻部位的连续组织,在意义表达方向出现作品组织对原型之间的增益,在横移肢体与纵向上端之间出现体量与负空间的交替连续关系,这种判断的一个明显的证据在于横移肢体端部的水杯与头部意指方向的关联将意义方向从人物角色的解剖关系发展到行为方式,需要强调的逻辑节点在于,组织解剖在于解剖部位之间的生物学联系,这个问题清晰而明确,创作者和判断者的态度和判断存在极小的误解几率,而关于人物角色的行为关系则涉及到创作者和判断者之间共识性的达成与破坏,这是意义增益的基本面。在人物角色的行为和作品的意图和意义判断活动这个方向上,判断者可以产生于创作者完全不同的结论,判断活动可以将空间缺失与体量关系结合成为一种双重线索的耦合话语,雕塑的语言意图从复杂话语中抽象出来,进而将空间中的横移肢体从结构角度和意义角度分析双方的不一致关系判断雕塑作品反向对于空间场性弹性调度和语境生成方式的变量运算。

赵建成的木雕作品,话语多样性出现在约束语法中的节点位移、虚实节奏,正交切分等等方面,前文已经有所提及。在其他主题类型和风格不同的作品中,关键部位体量围合表面通过转折产生明显的表面方向的重新定义和相互分解是一种具有独立语法意义的赋形话语方式。即使如此,话语方式之间明显的差异和分歧并不影响判断者对于双方在更深水平上的统一性判断,我们认为,表面方向转换与负性空间之间的逻辑统一性在于前者是单一表面在正交方向大角度变异控制的方法,后者是相互存在平行关系的两个后者多个表面以相同的方法产生内向聚集的效果,实际上,两种方法的不同在于被调动的围合面存在数量差异,而变异控制方法则遵循统一原则。

杨兴军的灼烧方法首先影响的是对象的表面。从质地的颜色效果来看,涂色方法与灼烧方法具有相似性,但是涂色方法没有与表面机理的受热变化产生自然的配置关系,也无法获得后续的面板破损的后果。作者对于色彩与表面机理受热变化的控制存在诸多可能后果,其中面板的破损是一种更为强烈的发展,后果形成作品表面颜色加深且出现反光,面板的机理破坏深度大于面板的厚度和强度而崩坏,逻辑的收敛关系在作者的行为中表现为控制。

付清莲作品中使用的铅皮材料是艺术家的物料选择和材料敏感所决定的,艺术品的质料控制与情感的表达谋求一种微妙的平衡和分寸。而批评家对于铅皮材料记忆性意象的分析着意于材料表面反光,灰度和塑性,并且获得各种证据支持,包括聚焦部分各种形象的尺度变化,角度变化和灯光道具的符号隐喻。艺术家的谋求与批评家的分析完全沿着各自有效的方向发展,彼此独立,但是双方的发展过程相互支持,没有矛盾。这种互洽在物料水平和材料水平上主要表现为艺术家与批评家双方的发展方向中的资源共享。

聚焦位置的回忆判断需要时间还原与当下时间的变化关系,回忆判断的核心在于时间性意象回溯在作品整体结构中的证据并不在聚焦区,而在于聚焦方式。就是说框体嵌合的收缩既是空间方向的指示,又是时间方向的指示,两种指示之间的方向一致是框体收缩与时间回溯的隐喻机制。具体来说有五点,第一,现实时间与过去时间的关系以现实时间为基点,回溯是从现实时间基点出发的意象活动;第二,作品的外部空间位置与作品中聚焦区的空间位置以前者为作品认知的基点位置,聚焦是从较大框形向较小框形的递进关系,是从基点位置出发的收敛方向;第三,作品认知活动对于作品意象活动的意识前置关系而不是相反,认知活动位于意象活动的前端;第四,两个方向的比较,首先在于意识活动对于空间识别和时间识别的比较方向,空间识别是雕塑作品的主要意识类型,其次在于作品形态与回忆意象之间的修辞生成方向;第五,推理方向是从第五条指向第一条,分析方向是从第一条指向第五条;基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肯定,作品的回忆叙事与框形收缩时间回流存在符合性。

猜你喜欢

意象方向表面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3.《黑洞表面》(英/美)等
“玉人”意象蠡测
位置与方向
神回复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铝合金表面氧化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