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记,你最好的导师

2015-06-29施民贵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浙江师范大学写日记课标

编者的话:

蒋风同志原任浙江师范大学校长,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理论专家,毕生从事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工作。他写的《儿童文学概论》一书,曾获得浙江省一等奖。离休后仍居住在金华市。

2014年7月中旬,《小学高年级读写日记系列训练》作者、金华市将军路小学副校长施民贵老师,接受本刊编辑部的委托,以“日记”为中心话题,就地对蒋风同志进行了专访,写下了“人物专访”一文。文中记叙了蒋风教授对日记的深厚感情。蒋风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亲身体验,谈了写日记的六点好处,很有说服力。与此同时,还为本刊题了词,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广大青少年日记爱好者的关怀与期望。我们深信,该文的发表,将会使广大中小学生、教师及文学青年从中受到教益。

2015年是蒋风教授90华诞。周晓波教授发来《关于为蒋风教授90华诞祝寿暨蒋风教授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研究65周年征文的通知》,甚是激动,一是祝贺高寿,二是敬佩杰出。

我是一名在金华成长起来的语文特级教师,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常受蒋风先生的悉心教诲。早年蒋先生介绍我加入金华市作家协会,去年晓波教授又介绍我加入浙江省作家协会,我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有了更多的儿童文学教育成果,我的儿童文学社团有幸得到蒋风爷爷的多次现场指导。

应征撰文,脑海里瞬间闪现的是我的一篇有关先生的“人物专访”,发表在山西《青少年日记》1990年第11期。今天翻阅,往事历历在目。先生的小学语文教育观可见一斑,舍不得删减,全文照录于下。

在浙江省中部,有一座以火腿著称于世的金华小城。城北,有数幢新建的浙江师大教授楼。全国著名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原浙江师大校长蒋风教授就住在第一幢的四楼上。

7月18日下午,我按事前预约,准时到达蒋风教授的家。一进门,蒋风教授执意要客人坐在方桌旁,而他自己那一米八高的身躯却落在一张小凳上。这一坐,我意外地发现,由于小凳子高矮的调节,使主客的视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我顿觉一种亲切感。蒋夫人热情地送来西瓜,我们边吃边谈,初识的拘谨感很快消失了。

一谈到日记,蒋教授就流露出深深的眷恋之情。他说:“我从小学四年级起就开始写日记了,这首先要感谢我的小学班主任、语文老师徐德春。徐老师要求我们天天写日记,他为什么要求我们写日记?原话我记不清了。但有一点我敢肯定:老师可以通过日记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思想、行为和品德。徐老师身为班主任也不例外,他正是通过读学生日记了解小学生的。从那以后,我养成了天天写日记的习惯。事实证明,写日记使我一生受益。抗日战争时期,记得金华沦陷时,我逃了出来,许多东西都丢失了,但我的日记一直随身携带着。”

说到“文革”,蒋教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继续说道:“在‘文革期间,日记我停写了八九年,生怕因日记惹祸。‘文革刚开始,我还把三十多年来写下的日记全部都烧毁了。生怕‘抄家留下什么莫须有的‘罪证。烧日记之前,我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的。等到一被关入‘牛棚,我就后悔了。心想,早知道烧了日记也照样要进‘牛棚还不如不烧掉,粉碎‘四人帮后。我又提笔天天写日记。”

接着,蒋风教授向我介绍他是怎样写日记的。他说:“我每天晚上写日记,有一晚不记,就好像少一点什么。如果遇到生病,只要手能动就记。手动不了,就过后补记。晚上客人来谈,晚了,第二天一定补上。我写的日记属于记事型。有时也摘录书刊上的一些精彩的语句,写点读书感想,或三言两语,登记往来信件以及记载外出活动等。”

谈到记日记的好处时,蒋教授如数家珍。他说:“写日记,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天天写日记,坚持把一生写下来,就是一个人的历史,最详尽的传记。”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我认为写日记至少有以下六点好处:

1.练笔。天天写日记,可以锻炼语文表达能力,把笔头写顺。大多数作家都有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从七岁就开始写日记。

2.练字。天天写日记,实际也是天天在练写字。经常写日记,能把字练得清楚、端正、美观。

3.备忘。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可能记住所有该记住的内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日记可以帮助你将所见、所闻,所想,所为,都留下痕迹。日记可以起到“录以备忘”的作用。

4.励志。日记倾吐心声,只要是自己动情的内容都可以记。每天都写,就是天天在反思生活,检点行为,保持上进心。

5.修身。我党早期革命家恽代英认为,练习写日记是努力提高自己品质修养的最好方法。

6.养性。经常励志,修身,一些好的性格就能逐步养成。写日记需要毅力,它能培养你坚强持久的意志,我写了半个多世纪的日记,实实在在地锻炼了我坚毅的性格。

与蒋教授的一席话,使我深受启迪与教育。采访至此,我请求蒋教授为《青少年日记》的读者们题几句话。蒋教授略一思索。欣然命笔:

“随着岁月的推移,日记将成为你最好的导师。寄语《青少年日记》的读者们。”

当笔者把正在筹备中国日记学会并进行日记学研究这一信息告诉蒋教授时,他首先肯定这一工作十分有意义。他说,研究日记学的任务很重。当然,事在人为,只要做起来,就是很有意义的事。

这里暂且不论先生的为人处事,就写日记的六点好处论,不正是先生的对小学语文的理解吗?什么是语文?小学生应该怎么学习语文?学语文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对照《语文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课标”),先生的“六论”,条条观点鲜明,且具有操作性。

学语文就要天天“练笔”。“课标”在“前言”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的根本任务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阅读的任务要培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运用能力——写作。“练笔”,不仅是天天练习表达,而且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大语文观。

学语文首先要“练字”。语文是语言文字,学习文字是语文的重要内容,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字如其人说的正是习字的重要。所以“课标”在“总体目标与内容”第6条提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先生的观点是“能把字练得清楚,端正,美观”。

“备忘”是积累素材。写作能力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写作就要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录以备忘”,否则写作如“无米之炊”。先生的“备忘”观,也是“课标”在“总体目标与内容”第3条提出的“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之一。学语文要重视过程,能力形成需要整体推进。

“励志”是语文价值诉求。语文具有文化性,要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的功能,而好的语文学习要促进“励志”,正如“课标”所言,要“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三维目标之一。

“修身”“养性”学做人。修身,使身体健康;养性,使心智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课标”在“前言”界定“课程性质”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可见,先生的“修身”“养性”观是体现了语文的“课程性质”。

蒋风先生的“写日记的六点好处”论,一直指导着我的语文教学实践。写日记,只是学语文的一个抓手,是创新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本人更坚定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小学生读写日记系列训练”作文教改实验,其成果于1990年正式出版,并成为中国教学改革成果之一。

蒋风先生的为人,不仅对我这样的当年的青年教师悉心教诲,而且对我的学生同样关心有加。学生程丽萍当老师了,很想做点研究,我建议充分利于在金华的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的力量,并推荐她拜访蒋风先生。程老师不仅拜访,还拜师,参加了先生创办的“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班”,后来她在“诗教”方面取得的成就在全国都颇具影响。学生曹文清,儿子金恒凯编著了《带蜜的小花——一个小学生的文集》,我推荐请蒋风先生作序,先生欣然应允。蒋风先生给作家汤汤《来自庄园的九九》作“序”,似乎是应该的,一个世界名人给普通孩子作“序”,就有点奢望了。

查我的个人藏书,先生主编的《世界著名童话鉴赏辞典》一直陪伴着我,继“日记教学实验”后,我同时展开了“童话习作”研究至今,先后编著了《童话·联想·科幻作文——新概念作文起步》、《童话习作:开发儿童幻想力》。读先生著的《蒋风爷爷教你学诗》等,指导教育硕士完成了毕业论文。陈兰村著《蒋风评传》一直为珍藏版,可见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是如此的不离不弃,而蒋风先生是我的引路人。

杭州市天长小学

附:

施民贵:男,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实践导师,“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首批导师,国家首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先后担任校长、区科研中心主任、教研员、《现代小学语文》教材副主编、浙江师范大学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指导中心副主任等职,现任杭州市天长小学特级教师项目负责人。从教40余年,长期从事作文教学研究,出版有《小学生读写日记》《童话·联想·科幻作文——新概念作文起步》、《童话习作:开发儿童幻想力》等教育书8本,参与全国课题、主持省市研究课题多项。

蒋风教授:“国际格林奖”评委,亚洲儿童文学大会共同会长,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名誉会长,曾任浙江师院、杭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校长。著有书籍《儿童文学概论》、《蒋风儿童文学论文选》、《世界儿童文学事典》、《玩具论》等50余种。曾获中国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特殊贡献奖、第二届世界儿童文学大会儿童文学理论贡献奖、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2011年,荣获第十三届国际格林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

猜你喜欢

浙江师范大学写日记课标
我会写日记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手绘作品选登
LiBa0.95-yBO3∶0.05Tb3+,yBi3+荧光粉的制备及荧光性质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带着比赛的心情写日记
于昕卉作品
怎样写日记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