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下国际商务技能教学的体会
2015-06-29赵菲菲
赵菲菲
摘 要:理实一体化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并结合中职学生的职业岗位要求,把教学内容模块化、项目化,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该文以国际商务专业《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中《合同的签订》一课为例,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并对教学实施进行思考。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国际商务 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70-01
1 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最早源于杜威的“做中学”实用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实践对学习的重要性。知识本源于实践,对于缺少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中职生来说,纯粹的理论知识是神秘而抽象的。因此,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还原理论知识的背景,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传统教学模式下,国际商务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往往自成体系,课堂上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中职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实践教学往往在专业课学完之后的实训阶段开展,因操作模拟系统(如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流程的完整性,中职生操作难度大,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活学活用。
与传统教学相比,理实一体化教学把教、学、做三者合一,采用“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模式,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可以帮助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注重技能训练(特别是制单能力),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让学生边做边学、边学边做,从而使中职生更轻松有效学习。
2 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形式上的组合,但还需要根据各校的师资、场地、设备、校本等情况,周密研讨,有选择地将部分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如在《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中《合同的签订》一课,我应用理实一体化进行技能实训教学。通过本课的成功教学,我认为实行理实一体化应具备如下几点。
2.1 国际商务实训室
中职生学习专业课缺乏一个知识运用的真实环境,实训室的建立弥补了这个缺陷,为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场地的支持。目前我校国际商务实训室有国际商务模拟谈判室、商务礼仪训练场、电子商务实验室、商业连锁经营实训室、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室、现代商业物流管理与枢纽基地立体沙盘模型演示教学功能厅、银行实训中心、商务英语语音室等。《合同的签订》这一技能实训项目在国际商务谈判模拟室内开展。该实训室包括商品展示区与谈判区,配有产品PPT播放媒体一套,商品陈列柜、打印机、地球仪、谈判桌等配套设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仿真可体验的职场环境。
2.2 小组合作模式
小组合作法可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保证一体化教学的效率。如我校11国际商务3+2班共有32人,《合同签订》这一技能实训项目中,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分八个谈判小组,每组四人扮演不同的进口商和出口商,教师或基础较好的学生(助教员)扮演出口公司的业务经理,同时身兼导购员,负责介绍公司商品的品名、品质、包装及数量等基本信息。教师在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观察学生,控制全局,学生在实训快结束时需找教师或者助教员签字,教师或助教员可借此机会审核合同内容。
2.3 教案与学案
教案与学案的编写为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教学内容。高教版《进出口贸易实务》,中职生觉得一些内容理解难度大。该研究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原有教材进行加工、处理,精心编写教案与学案,并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需要增加相关内容。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内容模块化
义乌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我校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有外贸业务助理、单证员、跟单员、货代员等外贸类工作。而签订合同是这些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就业岗位要求,在理实一体化模式下实施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应做到:①内容模块化、项目化;②时空一体化;③目标一体化;④教师双师化;⑤评定社会化。
以技能实训项目《合同的签订》为例,该研究者设计成三个教学模块。
模块一:职场情境。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该研究者以真实的职业场景美国客商采购烟花为背景,通过学生模仿视频内容,复习交易磋商等四个环节,引出签订合同的主题,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模块二:工作任务。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原则,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该研究者将教学内容进行了任务化的处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任务一:连一连。合同的形式是学生需认识的一个内容。借助视频,该研究者设计了两道思考题,帮助学生认识在我国只认可书面合同形式的规定。通过完成“连一连”的小游戏,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了解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寓教于乐。
任务二:选一选。知道合同有效成立的條件是本课重点。教材抽象枯燥,缺乏案例支持。该研究者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引导学生选一选。如:你认为谁具有与我国烟花企业签订合同的资格和能力?学生经过探究做出选择,教师引导,得出合同有效成立的一个条件。这环节中,由五个问卷案例出发,突出关键词,再归纳出合同有效成立的五个条件。通过还原知识背景,恢复其生动性,化抽象为具体,实现教学目标。
任务三:分一分。正确认识书面合同的内容是本课难点。该研究者提前给学生发放了合同范本,结合外贸单证实务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查找规律,将这些项目“分一分”,归纳出合同的三大内容:约首、基本条款、约尾。学科融合,理实结合,使教学难点变得直观易懂。
模块三:技能提升。为了让学生对工作岗位有感性的认识,课堂里开展了一场职业技能竞赛,以案例(美国客商采购烟花)为背景,学生分组,扮演出口公司业务员,根据谈判室商品陈列区所给资料,寻找合适的交易对象,边谈边记录具体信息(商品的名称、质量、可供数量、包装方式、价格等),在空白的合同中填写约首、基本条款和约尾。在约尾的签字环节中,扮演出口业务员的同学举手找教师(出口业务经理)签字,教师以此审核学生合同质量的高低,评比“公司优秀员工”。若班内有单证兴趣小组学生,还可让其扮演“助教员”,替教师审核合同,并对每一个环节中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小结阶段,优秀员工代表发表获奖感言,树立自信积极的心态。所有同学填写评价表,回顾三个模块的体会和收获。
4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经过一年的尝试及跟踪调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更有兴趣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透彻了,动手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但也存在一些现象,值得进一步展开探讨:如课前准备的要求提高了,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开发教案与学案,将原本的知识点分解为一个个实训项目和模块;理实一体化不能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时的总结和评价是对知识与技能的一个深化,然而很多学生忽视这一环节,自我消化的时间太短暂。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 吴永军.再论小班教学的理念及其相关策略[J].现代教育丛论,2003(1):17-21.
[3] 禹禄君.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模式[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63-66.
[4] 朱达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