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桩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2015-06-28王宜君

四川水泥 2015年5期
关键词:抗浮压浆灌注桩

王宜君

(中铁十六局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18)

浅析桩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王宜君

(中铁十六局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18)

随着桩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桩施工技术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工程实例对桩施工技术进行讲解。本文采用的是钻孔灌注基础桩,局部地下车库下采用抗浮锚杆。基础桩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以提高承载力、抗浮锚杆采用全长无粘结锚杆。本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为上述基础桩、抗浮锚杆的相关细化设计及施工组织。

1 工程概况

此次改扩建拟拆除全部原有建筑,新建建筑由诺金饭店、首旅大厦、谭阁美饭店、裙楼、贵宾休息室以及纯地下车库组成。项目建筑基坑面积约为16000m2,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3层(局部4层),主搂内设核心筒结构,采用筏板基础,地下基础板底标高分别为:-20.40m、-20.10m、-19.80m、-19.60m、-19.10m、-18.60m不等。各拟建建筑部分的主要建筑结构设计条件参见表1-1(“拟建建筑物设计条件一览表” )。

表1 -1拟建建筑物设计条件一览表

2 施工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2.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燕翔饭店改扩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1技021,北京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拟建工程场地地层,按成因年代可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两大类,

2.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1年2月~3月、5月~6月勘察期间于钻孔中实测到4层地下水,工程场区台地潜水远期最高水位标高可按35.30m考虑,抗浮设计水位按照标高29.0m考虑。各层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微腐蚀性。

3各工序施工工艺

进场后,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接水、接电、基础桩、抗浮锚杆定位放线;进场施工材料、机械;施工机械的安装、调试;准就绪后进行施工作业。本工程有如下分项工序的施工:钢筋加工、基础桩施工、抗浮锚杆施工、凿剃桩头、清理桩间土施工。下面对基础桩施工、抗浮锚杆施工进行详细阐述。

3.1 基础桩施工

3.1.1工艺流程

基础桩成桩采用“水下灌注”工艺。工艺流程:放桩位线、埋设护筒→钢筋笼制作、验收→钻机就位、技术人员复测→制备泥浆→旋挖成孔→验孔、清孔→下放钢筋笼→下放导管(或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灌注后的工作。

3.1.2施工后工作

本工程工程桩处于地下,采用地温养护。桩身灌注后,要对孔口进行覆盖,由于桩顶虚孔内存在后注浆管,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后注浆管的保护。

3.2 抗浮锚杆施工

3.2.1施工方法

抗浮锚杆施工工序如下:

3.2.2施工注意事项1)锚杆体应无损伤。2)锚杆体的选择试验(基本试验、验收试验),质量的要求等,应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进行,禁止盲目操作,以免发生危险。

3)锚孔内的水泥浆应有足够的养护时间,在养护期内不得移动锚杆。

3.3 土方施工与基础桩及抗浮锚杆施工的协调配合

基础桩、抗浮锚杆施工需要土方配合的有如下方面:

(1)土方开挖至基础桩、抗浮桩(锚杆)施工保护层工作面后暂停施工,待基础桩、抗浮桩(锚杆)施工完毕后,进行相关土方开挖的后续施工。

(2)桩基础、抗浮锚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钻孔出土、桩间土及时外运,以免影响基础桩和抗浮锚杆的施工。

4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4.1 质量保证体系

我公司根据项目部职能安排,制定相关责任人员的职责,严格把关,并根据各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考核项目部成员,严格保证工程质量。

4.2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根据质量保证体系,实行质量责任制,并向所有的施工人员贯彻施工方案。

(2)在施工过程中,完善工序控制,严格做好施工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把好质量关。

(3)施工中严格遵守施工图纸与国家有关规范;监督各工序、各工种的技术管理落实情况。

(4)对原材料作到及时进场,及时检验,及时报验,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及时退场,不准使用。

(5)施工技术资料,严格按照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发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09)的相关规定进行整理、保存、报验、归档。

5工程紧急预案

当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钻孔时出现塌孔;灌注混凝土时发生堵管;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发生漏水;首次灌注量未能埋住导管,则需要及时停止原计划,按预案执行。

5.1 预控方案

5.1.1组织措施

项目人员在施工中多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配合,虚心接受指导,作到勤跑、勤问、勤沟通、勤改正、勤总结,加强过程控制,作好质量预控。

(1)施工前应多掌握工程前期所有有益信息。

(2)施工前组织骨干技术、管理、财务人员编制、掌握相关施工组织设计、资金计划,作到计划在前、实施在后、过程监督、事后总结。

(3)安排施工人员24小时值班,出现意外及时汇报,以便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4)施工后期处于雨季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雨水围挡、外排工作。

5.1.2技术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中水灰比控制在0.5~O.6,砂率应在40%以上,粗骨料最大粒径应小于40 mm,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22cm,要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用料上优先采用中粗砂,级配较好的卵石。

(2)基础桩成孔施工过程中,遇到中雨以上的暴雨天气,成孔工作可以暂停,但必须保证孔内泥浆的稠度,防止雨水混入稀释护壁泥浆,造成塌孔;

(3)基础桩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遇到中雨以上的天气,必须采取遮雨措施,保证混凝土水灰比不受影响,保证水下灌注混凝土过程的连续,防止灌注过程中断造成断桩。

(4)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堵管,采用敲击导管管箍,将混凝土震落,或提升导管(保证导管最小埋如混凝土中深度不小于2.0m)。如无效,则采用“二次插管法”处理。

5.2 质量事故处理措施

质量事故一般有:灌注桩断桩;出现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失败;业主、监理单位认为需要的其他紧急情况等。

5.2.1断桩

因意外原因造成断桩,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并制定补救措施上报给监理、设计单位,补救措施一般如下:移位后在原位桩旁边补桩;加强相临桩,分担上部荷载;事故桩桩体钻孔,高压注浆补强。

5.2.2后压浆处理

(1)如桩中一根压浆管堵塞无法打开,其注浆量由另一根压浆管压入;

(2)如一根桩压浆量不足,可由邻近桩或同一承台桩压入;

(3)如一根桩的压浆管全部阻塞,可在桩侧钻孔,补埋压浆管进行补强。

5.2.3应急过程中人员组织措施

(1)人员安排。出现紧急事故,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2小时内汇报给项目经理及职能部门领导,全部到现场,安排指挥抢救工作;

(2)技术措施。根据不同的事故分类,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信息措施。加强监测力度,施工观测工作必须设专人连续进行,观测仪器应统一,不得随意换人、换仪器。

(4)管理措施。由项目总工程师对各种紧急方案、处理措施把关;由项目经理调配工程急需的各种资源。

6结论

建筑工程中的桩施工是十分关键的一个过程。在桩施工时,需要了解施工现场地质、水文环境,并且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在施工时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质量体系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在设计和施工中,还需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并及时根据预案进行处理。

[1]罗森尧.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的探讨[J]. 科技通报. 2013(07)

[2]于春红.如何控制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质量和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09)

[3]李维平.钻孔灌注桩施工关键工序控制[J]. 岩土工程技术. 2003(05)

TU75

B

1007-6344(2015)05-0099-01

猜你喜欢

抗浮压浆灌注桩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帕德玛大桥引桥粉细砂地层钻孔桩化学浆护壁成孔及桩端桩侧压浆技术
某工程抗浮设计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多层地下抗浮疏水设计
钢筋混凝土水池抗浮设计方案的分析对比
城市地下隧道抗浮设计与分析
箱梁预制压浆封锚施工技术在桥梁中的应用
后压浆桩基施工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