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河南省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2015-06-27王丹丹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河南郑州451150
王丹丹(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河南省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王丹丹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选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药施用实物量、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农用机械总动力作为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未来河南省粮食产量的变化状况,基于1998—2013年各指标的统计数据建立原始决策表,运用粗糙集理论对决策表进行属性约简。结果表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农用机械总动力是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且相对于粮食产量的重要性程度依次降低。据此,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科技研发投入和农机补贴政策3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河南省粮食产量、保障河南省粮食安全的建议。
粗糙集理论;粮食产量预测;属性约简;决策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与战略物资,是整个国家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将近14亿人口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更加重要。为了保障粮食的安全,需要预知未来一段时间内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粮食产量的预测是非常必要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河南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河南省全省耕地面积793.3万hm2,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6.5%,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河南省的粮食产需平衡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预测河南省粮食产量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粮食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态过程[1],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众多,产量预测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许多学者关于河南省粮食产量预测做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丁华[2]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折纯量是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刘凤伟[3]认为,化肥施用量和可灌溉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李瑞华[4]提出,自然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小,粮食产量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最为显著;陈慧中等[5]认为,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农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纯收入可视为河南省粮食产量及波动的主控因素;宰松梅等[6]认为,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农业科技3项费用和播种面积是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预测方法与模型方面,张文龙[7]、贺振[8]与李进霞[9]分别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河南粮食产量的GM(1,1)预测模型;陈祺琪等[10]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与多元统计分析构建了河南粮食产量的灰色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张成才等[11]构建了河南粮食产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GM(1,1)灰色预测模型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检验和处理,才能保证模型的可靠性,导致预测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加大,预测结果缺乏客观性;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时,网络的收敛速度慢,需要较长的训练时间,网络往往存在很大的冗余性;粗糙集理论进行预测不需要进行相关性判断、模型识别和检验,也不需要为确定模型参数和模型识别与检验付出大量复杂的计算,并且还可以求出各关键因素的权重,进而进行排序。本研究运用粗糙集理论对河南省未来粮食生产进行科学预测,得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农用机械总动力是河南省粮食产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支持。
1 理论和方法
1.1 粗糙集理论
粗糙集(Rough Set)理论[12,13]是波兰科学家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定量分析处理不确定性、不一致、不完整信息与知识的工具。粗糙集理论主要包括:
(2)上下近似 给定近似空间K=(U,R),X⊆U,
X的下近似定义为:R*(X)={x∈U[x]R⊆X} ;
X的上近似定义为:R*(X)={x∈U[x]R∩X≠∅};
X的边界为:BNR(X)=R*(X)-R*(X) 。
若BNR(X)≠∅,则集合X就是一个粗糙概念。下近似包含了所有使用知识R可确切分类到X的元素,上近似包含了所有那些可能是属于X的元素。概念的边界由不能肯定分类到这个概念或其补集中的所有元素组成。
(3)属性约简 设S=(U,A)为一个决策表,U={X1,X2…Xn},Xi为所讨论的个体,i=1,2…n,A={a1,a2…am},aj为个体所具有的属性,j=1,2…m。令cij={a∈A:a(Xi)≠a(Xj),i,j=1,2…n},表示个体Xi与Xj有区别的所有属性的集合。若属性集合B⊆A满足条件:对任意的cij≠∅的一个最小属性子集,B∩cij≠∅,则称属性集合B⊆A是A的一个约简。
1.2 粗糙集预测方法
对预测对象选择合理的影响因素作为条件属性,基于获得的影响因素数据设计决策表。如果决策表中的数据是连续性数据,对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把决策表中的实数值条件属性值集合用区间代替。在保持属性集分类能力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属性约简,尽量删除冗余属性。属性约简后,进行值约简,得到有一定概率的不精确的决策规则。利用覆盖度定义和可信度的概念对决策规则进行筛选。
2 1999—2013年河南省粮食产量预测
2.1 原始数据的获取及数据的离散化
依据科学性与有效性的原则,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药施用实物量、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农用机械总动力作为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1998—2013年河南省粮食产量主要影响因素变动情况的统计数据(表1),来研究河南省粮食产量的变动,数据来自于河南统计年鉴[14]。
取1999—2013年各指标的增长率作为研究对象,河南省粮食产量的增长率作为决策属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药施用实物量、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增长率分别作为条件属性。设论域U={X1,X2…X15},X1,X2…X15分别表示1999—2013年的各个年份,所在行的数值为各指标的增长率。令a1,a2,a3,a4分别表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药施用实物量、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增长率,d表示河南省粮食产量的增长率,则C={a1,a2,a3,a4}为条件属性集,D={d}为决策属性集,A={C,D}为属性集。
表1 河南省粮食产量主要影响因素数据(1998—2013)Table 1 The data of influence factors on grain yield in Henan Province from 1998 to 2013
Rosetta软件是基于粗糙集理论框架的表格逻辑数据工具,具有决策表离散化、约简和规则的获取等功能。运用Rosetta软件对各个属性的增长率数值进行离散化,考虑到预测的效果,把系统的参数预设为5,将各个属性增长率区间5等分,得到5级离散的标准,如表2所示。
运用Rosetta软件,得到各属性的离散化结果,进而得到初始决策表,如表3所示。
表2 属性值离散化的标准Table 2 The standard for discretization of attributes value
表3 初始决策表Table 3 The initial decision table
2.2 初始决策表的属性约简
依据属性约简的定义得
2.3 确定约简后的条件属性的权重
要确定条件属性的权重,需要先做如下的计算:
条件属性a1,a3,a4相对于决策属性的重要程度分别为:
由于λa1+λa3+λa4≠1,对λa1,λa3,λa4进行归一化处理,处理公式为:
(1)
处理后,a1,a3,a4的权重分别为:ωa1=0.471,ωa3=0.294,ωa4=0.235。
2.4 确定决策规则集
通过对条件属性集的约简,依据表3得到包含11条确定性决策规则的决策规则集R:
r1:((a1=3∧a3=3)∨(a1=3∧a3=2)∨
(a1=4∧a3=2)∨(a1=4∧a3=1)∨
(a1=3∧a3=1))∧a4=0→d=2
r2:a1=0∧a3=4∧a4=1→d=2
r3:a1=1∧a3=0∧a4=1→d=0
r4:a1=2∧a3=4∧a4=1→d=4
r5:a1=4∧a3=3∧a4=1→d=3
r6:a1=4∧a3=4∧a4=1→d=2
r7:a1=2∧a3=4∧a4=2→d=4
r8:a1=4∧a3=4∧a4=2→d=2
r9:a1=3∧a3=4∧a4=2→d=4
r10:a1=4∧a3=4∧a4=2→d=3
r11:a1=1∧a3=3∧a4=4→d=3
3 预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决策表条件属性的约简,得出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农用机械总动力。由各条件属性的权重值ωa4=0.235<ωa3=0.294<ωa1=0.471可以看出,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即对粮食产量的贡献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其次是化肥施用折纯量,再者是农用机械总动力。农药施用实物量不是关键影响因素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农药不能消除病虫害,对粮食产量影响很小;二是种业科技已取得较大进步,研发出具有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的种子,不需要施用农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重要程度最大,主要是在单产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播种面积就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而要保障粮食安全,就必须有一定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做支撑。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折纯量通过影响土地的生产能力,即影响粮食的单产,进而影响粮食的产量。
决策规则集R给出了根据影响因素预测河南省粮食产量的11条确定性规则,对照表2与表3,可以将其转化为语言描述的预测规则。例如:
r9:a1=3∧a3=4∧a4=2→d=4
这一规则表示,若某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0.31%~1.18%,化肥施用折纯量增加4.86%~6.13%,农用机械总动力增加4.47%~6.37%,则当年河南省粮食产量将增加12.44%~19.35%。由此,可以根据当年的粮食产量的各影响因素的指标值来预测该年度的河南省粮食产量。
4 结论与建议
应用粗糙集理论预测河南省粮食产量,不仅可以提取出影响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还可以得到各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贡献的重要程度,据此,可以形成各种增加粮食产量的措施。由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要增加粮食产量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增加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但河南省土地资源有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第二种考虑是用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来代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能够通过提高土地单产来提高粮食的产量;但同时导致粮食生产成本上升,且长期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地板结退化,造成生态破坏。农业机械是影响粮食产量的第三重要因素,但也是通过提高土地单产来提高粮食的产量,同时也是导致粮食生产成本的大幅增加的因素,这对农民收入水平比较低的河南省来说压力很大。所以在制定粮食增产的方案时,要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才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方案。
基于上述对河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研究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科技研发投入和农机补贴政策3个方面提出提高河南省粮食产量、保障河南省粮食安全的建议:
(1)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禁止各种乱占、滥用和破坏耕地的行为,控制城市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用地量,提高农田在土地中的比重。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对“无人村”闲置土地、碎块化土地的流转,提高粮食作物种植的规模化水平,稳定粮食作物用地数量,提高粮食作物用地的生产效率。
(2)加大粮食种业科技研发投入,改良粮食种子的品质。粮食种业科技研发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河南省要加大粮食种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加强对具有抗病去害、抗倒伏与高产等优良性状的新粮食作物品种的研发,不断改良粮食作物种子的品质,减少粮食作物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提高粮食的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3)完善农机补贴政策,降低农机使用成本。农业机械化有助于化解农村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的矛盾,保障粮食安全。河南省在落实国家及地方农机补贴政策的同时,要加强对地方农机补贴政策实施的监督,建立农机补贴政策实施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机补贴政策落到实处,降低农民的农机使用成本,使农民真正受惠,提高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1] 杨雨时,董连杰,管 琳. 基于粗糙集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粮食产量预测方法[J]. 农机化研究,2014(11):34-37.
[2] 丁 华,杨耀旭.河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多元线性回归计量经济模型[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5,40(3):10-13.
[3] 刘凤伟.河南省粮食产量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10(3):40-42.
[4] 李瑞华,李明秋.河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7):323-325.
[5] 陈慧中,徐梦洁,刘 勤.河南省粮食产量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9(1):60-65.
[6] 宰松梅,郭树龙,温 季,等.河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J].人民黄河,2011,33(12):94-96.
[7] 张文龙,李炳军.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灰色预测[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6,17(6):56-58.
[8] 贺 振,贺俊平.基于灰色理论的河南省粮食生产预测[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475-478.
[9] 李进霞.基于灰色系统模型的河南省粮食产量预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1-3.
[10]陈祺琪,李 君,梁保松.基于灰色多元线性回归的河南省粮食产量预测[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46(4):448-452.
[11]张成才,陈少丹.BP神经网络在河南省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8):1969-1971.
[12]PAWLAK Z.Rough se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1982(ll):341-356.
[13]苗夺谦,李道国.粗糙集理论、算法与应用[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4]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梁保松)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总目次
•作物科学
钾肥配施有机酸对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代晓燕,王建安,张继帅,等(1)
切根对烤烟根系生长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高迟銮,周冀衡,蒋士东,等(7)
镁和铜互作对烤烟常规成分和香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景延秋,樊士军,张豹林,等(12)
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烘烤过程中环境和烟叶颜色的变化
詹 军,周芳芳,张晓龙,等(17)
施锌对不同筋力型小麦产量、氮素积累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王巧艳,赵 鹏,刘红恩,等(22)
基于气候适宜度的河南省夏玉米产量预报研究
李树岩,余卫东(27)
不同肥料处理对甜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郭 肖,宋毓雪,孔德章,等(35)
玉米交换单株高效筛选体系的研究
温晶晶,高景阳,王永霞,等(135)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检测玉米花期相关性状QTL
张晓祥,时 夏,孙高阳,等(140)
降解组测序技术在玉米雌穗发育相关miRNA靶基因中的应用
赵晓锋,吕盼晴,张 珂,等(145)
摩西球囊霉菌对Pb胁迫下烟草解毒效应的研究
赵晓改,王 浩,高 杉,等(153)
中国浓香型烤烟产区气候特征及其与烟叶质量风格的关系
杨军杰,史宏志,王红丽,等(158)
不同品种烤烟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
李海江,王根发,张要旭,等(166)
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对麦玉两熟制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李 仟,关小康,杨明达,等(171)
普通小麦与其近缘种及人工合成材料的耐盐性分析
程西永,王杨铭,吴少辉,等(285)
小麦穗发育障碍的遗传及cDNA-AFLP分析
韩亚利,任 妍,程西永,等(292)
玉米雄穗结实基因Ts9的初步定位
张赛赛,席章营,安云权,等(301)
河南铁棍山药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周翼虎,霍秀文,刘向宇,等(305)
紫色马铃薯营养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
阳 淑,郝艳玲,牟婷婷(311)
不同忍冬种质杂交育种初探
李建军,王 君,贾国伦,等(316)
不同耕作模式下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及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王 群,王 建,张学林,等(429)
外源ABA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相关miRMA表达的影响
张 凯,雷振山,王亚莉(438)
脯氨酸对盐胁迫条件下大麦叶片Rubisco酶活性的影响
熊大斌,曹玲珑,李冬兵,等(443)
整枝强度对棉花赘芽的发生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徐凤丹,马 娜,乔建礼,等(450)
农杆菌介导的燕麦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王迅婧,倪秀珍(457)
河南烟叶香韵区域分布特征
王鹏泽,来 苗,陶 陶,等(577)
有机氮与无机氮配比对海南雪茄烟茄衣生长和根际土壤营养状况的影响
刘蒙蒙,王慧方,徐世杰,等(584)
不同部位、产地烤烟梗丝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分析
程向红,韦凤杰,董顺德,等(590)
黄河滩区棉花一年一熟半机械化栽培的整枝技术研究
雷 蕾,马 娜,马宗斌,等(595)
复配化学调节剂对水稻子粒灌浆充实和蔗糖-淀粉代谢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彭 廷,万建伟,王琳琳,等(602)
淹水胁迫条件下玉米苗期叶片蛋白质组学分析
王秀玲,董朋飞,王 群,等(608)
不同肥料配施方案对荞麦产量的影响
徐松鹤, 任 琴, 曹兴明(616)
短日照诱导对小豆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平衡的影响
董伟欣,路战远,任 帅,等(723)
高温胁迫下受小热休克蛋白26(sHSP26)影响的玉米叶绿体蛋白质的研究
李娜娜,杨彦芳,赵飞云,等(729)
湿涝胁迫对平作和垄作花生渗透调节能力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 娟,张 俊,臧秀旺,等(737)
曲靖烤烟油分与烟叶品质指标的关系分析
谢利丽,卢秀萍,解 燕,等(742)
不同钾肥处理对晒红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
景沙沙,符云鹏,魏 利,等(748)
白肋烟和香料烟的热失重过程及其产物的比较研究
张晓宇,宁 敏,朱青林,等(756)
•林业科学
杨树-小麦林网系统光量变化特征的研究
段 伟,王保平,乔 杰,等(39)
枫香树DNA提取及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李芳芳, 杨少宗, 柳新红, 等(46)
欧美杨POR组培再生系统研究
周 洲,李永丽,源春彦,等(52)
白花泡桐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AFLP和MSAP分析
翟晓巧,张晓申,赵振利,等(177)
楸树无性系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特征分析
陈 龙,王军辉,麻文俊,等(18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对栎树天然林地位指数模拟系统的研究
黄旭光,周俊朝,黄柏华,等(190)
侧柏-山毛桃混交林枯落物分解动态与养分归还的研究
吴 明,赵佳宝,孔玉华,等(320)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3种树木叶温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
杨文卿,张志铭,侯 娜,等(325)
基于Vis-NIR光谱的不同水分状态下土壤有机质预测
王德彩,张俊辉,黄家荣(331)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群落结构与组成
韦博良,陈 云,许 宁,等(335)
温度、光照、盐分和干旱胁迫对华北驼绒藜种子萌发的影响
何青山,魏玲玲,张 旭,等(343)
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白花泡桐盐胁迫相关microRNAs
王园龙,曹 林,邓敏捷,等(461)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乔木层生物量动态研究
毕会涛,付梦瑶,杨红震,等(628)
太行山南段刺槐林地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特征
田丽青, 王风芹, 付晨青,等(634)
12个白花泡桐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海英, 茹广欣, 侯 婷,等(764)
择伐经营对不同坡向云冷杉天然林伐后空间结构的影响
周梦丽,张 青,亢新刚,等(769)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乔木生物量随地形因子变化格局
贾宏汝, 张 旭, 陈 云,等(777)
不同立地类型对无患子生长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邵文豪,岳华峰,徐永勤,等(783)
•园艺科学
3个桂花品种对NaCl胁迫的光合响应
杨秀莲,母洪娜,郝丽媛,等(195)
再生水灌溉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小白菜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朱 伟,李中阳,高 峰(199)
施用不同草菇菌渣对生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田平平,何铭烽,李碧瑶,等(203)
农杆菌介导的铁皮石斛遗传转化体系研究
崔 波,刘 佳,王洁琼,等(208)
牡丹试管苗与扦插苗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王 政,申 萍,王照路,等(349)
萼脊兰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蒋素华,李艳辉,王洁琼,等(468)
21个高山杜鹃引进品种的亲本分析
解玮佳,王继华,卢红春,等(622)
•植物保护
广西黏虫虫源地蜜源植物花蜜游离氨基酸成分分析
范新涛,闫凤鸣,朱家超,等(57)
棉铃虫和烟青虫幼虫对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味觉电生理反应和取食选择行为
汤清波,党 静,詹 欢,等(61)
小麦品种太空6号和中育6号对禾谷孢囊线虫Ha43致病型的抗性遗传分析
石颖斐,胡艳峰,代君丽,等(68)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微菌核缺陷突变体的筛选及其侧端序列分析
汪 敏,赵 静,李洪连,等(74)
镀银碳纤维在烟粉虱EPG记录中的应用
卢少华,潘建斌,宋 熙,等(229)
玉米自交系齐319对弯孢霉叶斑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刘翠娜,代君丽,吴刘记,等(234)
韭菜迟眼蕈蚊的羽化节律与产卵习性
周 琳,李俊领,王冬兰,等(482)
烟蚜茧蜂寄生对麦二叉蚜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燕赛英,杜孟芳,尹新明,等(488)
蟛蜞菊烯酸钠盐抑制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活性研究
李守婷,周 艳,麻兵继,等(653)
Ⅰ型鸭甲型肝炎病毒VP0基因的原核表达与多抗的制备
王安平,朱善元,王永娟,等(658)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的分离及敲除载体的构建
李小萍,汪 敏,赵 杨,等(787)
•农业工程
酱油渣、牛粪与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
李 凯,吴明阳,徐桂转(79)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高林朝,郝庆英,朱业玉,等(83)
玉米秸秆气化集中供气集成模式的研究
李 伟,刘新萍,潘鹏飞,等(213)
磁吸板式穴盘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谢 珣,何玉静,史景钊,等(219)
不同口味的电子烟液挥发性成分比较
王萍娟,吴 彦,田兆福,等(223)
基于ANSYS的自卸车举升机构瞬态动力学仿真分析
李 勉,顿文涛,袁 帅,等(353)
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电动汽车铅酸电池荷电状态的估算
陈东照,贾利军(357)
秸秆、牛粪与啤酒糟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研究
于政道,付 壮,徐宇鹏,等(662)
小麦玉米两用免耕施肥播种机的设计研究
冉云亮,李连合,王万章,等(666)
玉米秸秆中温厌氧发酵过程中料液流变特性研究
郝炯驹, 李 刚, 贺 超,等(671)
转速对倾斜勺式大豆精密排种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牛媛媛,徐铭辰,李 赫,等(801)
基于快速识别流程的汽车内轰鸣声控制研究
赵向阳,侯锁军(806)
•畜牧兽医
日本鹌鹑艾美尔球虫人工感染试验及内生发育研究
张 敏,齐 萌,李志勇,等(363)
西藏牦牛mtDNAATP8全序列测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 琴, 柴志欣, 姬秋梅,等(368)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HN-2012分离株M基因遗传变异分析及其真核表达研究
陈雅君,曹贝贝,徐卫松,等(472)
降低日粮氮磷水平对仔猪生产性能、氮磷排放及粪便微生物的影响
焦显芹,崔 锦,孙俊伟,等(476)
家蚕生长阻遏肽结合蛋白与杆状病毒P13蛋白互作关系的研究
邓培渊,王国霞,王 辉,等(641)
PCV2与PPV共感染猪PBMCs对其白细胞介素转录时相影响
景亚星,张睿智,何潇湘,等(646)
豫南黑猪及其杂交后代生长特性比较分析
乔瑞敏,李孝法,郭吉利,等(794)
•生命科学
河南省伏牛山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毕会涛, 杨红震, 凡琳洁, 等(88)
聚-γ-谷氨酸固体发酵基质及工艺参数优化
李文杰,王 杰,王鹏举,等(239)
类法尼醇X受体α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李超燕,于 琨,朱海华,等(244)
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克隆高山离子芥原叶绿酸酯氧化还原酶基因及其表达特异性分析
李玉华,邓培渊,赵 奇,等(374)
河南省焦作市太行山区维管植物区系研究
赵利新, 王 进, 冯佳伟,等(676)
空气中微生物的空间垂直分布状况
徐淑霞, 贺亚斐, 赵 培,等(683)
枣根际解磷细菌的分离筛选及16S rDNA鉴定
郭艺鹏,王海儒,孙林琦,等(811)
转锰过氧化物酶基因酵母的建立及其降解秸秆木质素能力的研究
王 娇,王秋文,尹清强,等(817)
中华大蟾蜍视网膜Müller细胞形态观察
杨鹏飞, 赵留涛, 赵新芳,等(822)
药用植物通关藤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孟衡玲(827)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
河网密度与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的对比研究
段金龙,任圆圆,张学雷(95)
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濮阳市经济与环境间关系研究
李青松,邓素君,郭子龙,等(101)
太行山南麓金属冶炼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杜丽伟,冯新伟,杨素勤,等(254)
中牟县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黄 一,路 婕,郭 雯,等(262)
河南省城市人居环境定量评价研究
郭子龙,王德彩,李青松,等(389)
典型工业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姜婵婵,雷国平,孟凡浩(396)
河南省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
陶 冶,崔 楷,杨子彦,等(505)
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范慧平,孟天醒,文 倩,等(511)
基于不同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的耕地地力评价对比研究
马会宁,陈伟强,程道全,等(517)
平原粮食生产核心区耕地细碎化定量评价
李 玲,张少凯,董洋洋(524)
郑州市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及其经济溢出效应
黄珺嫦(533)
基于区位模型的四川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研究
赵海凤,刘川源,鲁莎莎,等(831)
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
李华威,穆 博,康 艳,等(838)
•食品科学
肉品微生物预报模型系统构建
侯志强,李苗云,赵改名,等(107)
不同温度下气调包装对酱牛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顾 胜,赵莉君,赵改名,等(249)
大豆分离蛋白-脂肪复合凝胶制备条件响应曲面优化研究
宋莲军,刘 捷,乔明武(380)
小麦中粗灰分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乔明武,高向阳,高遒竹,等(494)
裂片石莼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卷烟保润应用
杨 君,黄芳芳,秦敏朴,等(688)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热失活模型的初步建立
韩孔艳,赵改名,高晓平,等(696)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芦荟大黄素制备工艺研究
钟桂芳,樊 攀,毛多斌(701)
不同提取方法对枣渣黄酮抗氧化活性和得率的影响
王 娜, 王栋梁, 范会平,等(843)
燕麦多酚提取物对冷却猪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杨文平, 郝教敏, 王泽华,等(850)
酸枣仁助眠八宝粥及助眠作用的研究
张 雪, 陈复生, 张恒业,等(856)
•信息科学
基于改进的加权分块2D-PCA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
余元辉,邓 莹(500)
•农业经济与管理科学
基于粮食产量等级的耕地地力评价尺度效应分析
房阿曼,陈伟强,程道全,等(112)
基于超星发现系统数据库挖掘的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科发展分析
田斌强,代晓燕,于长江,等(117)
基于ECM模型的河南三化协调研究
马铭杰,郭之茵,薛 龙,等(124)
环境意识视角下农户施肥行为实证分析
袁舟航,姜雪梅(128)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陈湘东,王生林(271)
所有制结构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卢 俊,罗能生(276)
新常态下中国粮食安全的特征与对策探析
高 昕,张冬平(40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河南省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双层诊断
孟凡琳,王 娜,李炳军(411)
开放框架下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 锐,刘春雨(417)
基于非期望产出模型的山东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分析
张红彦,刘迎洲(423)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河南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张汴生,陈东照(540)
中国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分析
刘 宁(545)
尉氏县农民经营组织的现状和发展方式研究
李 凯(550)
基于等维新息GM(1,1)模型的河南省粮食产量预测
张 超,何翔宇,吴荣涛,等(556)
河南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其消费支出行为的影响
刘 瀑(561)
河南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宋 宇,唐华仓,包孟馨(566)
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动态影响
王承宗(573)
区域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研究
陈 莉,王 清(707)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评价研究
沈 鑫,吕淑丽(718)
基于SFA的河南省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效赛丽, 朱秀英, 赵亚娟,等(861)
基于灰色DEA模型的河南省18市农业生产效率研究
闫淑霞, 刘慧敏, 孟凡琳,等(866)
政策主导型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变迁分析
霍雨佳,张良悦,程传兴(871)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河南省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王丹丹(876)
Prediction on grain yield in Henan Province by rough set theory
WANG Dandan
(Business of College,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1150, China)
The paper chooses total sown areas of grain, consumption of chemical pesticides, consump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by 100% effective component and total power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s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to study the future situation of grain yield in Henan Province, basing on the 1998—2013 statistical data of every index, to build the initial decision table and uses the rough set theory to implement attribute redu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sown areas of grain, consump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by 100% effective component and total power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re the key influence factors for grain yield of Henan Province, and their importance decreases in tur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the paper offers proposals for increasing grain output to guarantee food security in Henan Province.
rough set theory; grain yield prediction; attribute reduction; decision
2015-06-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JY035)
王丹丹(1981-),女,河南周口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区域经济研究。
1000-2340(2015)06-0876-05
F325.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