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蓝领变迁史

2015-06-26段崇政

齐鲁周刊 2015年23期
关键词:公输青岛港鲁班

段崇政

历史学家追溯一个地区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尺有很多,手工业的发展程度是所有标尺的基准之一。

中国自古将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工,即手工业者。从生活用具到宏伟建筑,工匠们用智慧和双手塑造一个又一个地球形象。他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

鲁班与墨子:

改变战争的两位工匠

若论鲁班和墨子在工匠史中的地位,有一点足以证明——中学课文里一篇《公输般》的文章,就是讲述两人的故事。

鲁班姓公输,名般,木匠世家出身的他对后世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各种木工器具,尤其是具有想象力的锯子。曲尺、墨斗、刨子、钻子,以及凿子、铲子等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传说中的鲁班不只是发明工具,还发明了很多后世人们想做而做不出的东西,比如在天上飞三天三夜的木鸢。所以鲁班也被奉为木匠的祖师爷。

同一时期的墨子也是工匠出身,也是诸子百家中最有科学精神的人。在墨子的著作中,已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也是墨子最早发现的。

就是这样两位工匠,却利用沙盘演练比试,决定了两个国家的命运。

战国初年的时候,楚惠王想重掌霸权。他重用最有本领的工匠,扩大军队,攻打宋国,鲁班被他纳入麾下。忧国忧民的墨子不辞辛劳来到楚国游说楚王。

墨子直截了当地说:“你能攻,我能守。”他解下了身上系着的皮带,在地下围着当作城墙,再拿几块小木板当作攻城的工具,叫公输般来演习一下。

公输般采用一种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种方法守城。一个用云梯攻城,一个就用火箭烧云梯;一个用撞车撞城门,一个就用滚木擂石砸撞车;一个用地道,一个用烟熏。公输般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可是墨子还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没有使出来。

演戏完毕,楚惠王听了墨子一番话,又亲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领,知道要打胜宋国没有希望,只好说:“先生的话说得对,我决定不进攻宋国了。”

这样,一场战争就这样因为两个工匠的智谋而悬崖勒马了。

天启帝:出身最高的匠人

明熹宗朱由校1620年阴历九月至1627年阴历八月在位,年号天启。

此时的大明朝颓势已露,大厦将倾,奈何天启帝依旧不理朝政,沉迷于木匠活儿。以一个皇帝的角度来看,这不是一件多么光鲜的事情,但仅仅从技艺来说,天启皇帝还真算得上是一个能工巧匠,起码是个有文化、肯动脑筋的智慧型体力劳动者。

天启帝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态,五官四肢,无不具备。熹宗还派内监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价购买。作为木匠,天启帝是个全才,不但木工活灵巧,漆工活也很在行,甚至雕刻镂凿也都精湛。据说他曾经制作了十座护灯小屏,上面雕刻着《寒雀争梅图》,形象逼真。他亲手制作的娱乐工具也颇为精巧。他用 大缸盛满水,在缸下钻孔,通于桶底形成水喷,再放置许多小木球于喷水处,启闭灌输,水打木球,木球盘旋,久而不息。

除木工活外,天启帝还醉心于建筑。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写到天启帝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小巧玲珑,巧夺天工。天启帝常常在房屋造成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等高兴劲过后,又立即毁掉,重新造新样制作,从不感到厌倦,兴致高时,往往脱掉外衣裸作,把治国平天下的事,早就抛到脑后,无暇过问。

许振超:新时代也有大工匠

他的工作很普通——青岛港的一名吊车司机,他的任务很单调——将集装箱从船、车吊到码头上。就这么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吊车司机,却一年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他就是许振超。

1984年,青岛港组建集装箱公司,许振超当上了第一批桥吊司机。当时桥吊作业有高、低速减速区,减速早了装卸效率下降,减速太迟又影响货物安全。于是,他带上测试表反复测试,终于成功地将减速区调到最佳位置。以前一台桥吊一小时吊14、15个箱子,改革后能吊近20个箱子,使作业效率提高1/4。

后来,随着港口西移战略的顺利推进,一个念头在许振超脑海里越来越强烈:提高装卸效率,创造集装箱装卸船世界纪录——2003年4月27日,青岛港新码头灯火通明,许振超和他的工友们在“地中海阿莱西亚”轮上开始了向世界装卸纪录的冲刺。许振超和他的工友们创下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纪录。5个月后,他率领团队又把每小时单船339自然箱这个纪录提高到每小时381自然箱。

青岛港集装箱“10小时完船保班”这块品牌,让这项纪录擦得更加金光闪闪,“振超效率”扬名国际航运界。

猜你喜欢

公输青岛港鲁班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首航青岛港
墨子·公输
青岛港的“无人”奇迹
快乐小鲁班
超级『鲁班』
聪明的鲁班
公输刻凤
青岛港上半年净利实现两位数增幅
公输刻凤
世界最大矿石船靠泊青岛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