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要推社交,怎样才能打败微信?
2015-06-26
如何从支付走向社交?这是一直缠绕我的一个有趣话题。
不久前,在一次论坛上,樊治铭(阿里系蚂蚁金服国内事业群总裁)说,支付宝钱包下半年会有重大改变,会做金融场景下的社交尝试。
樊说,比如孩子出生之后,可以在支付宝里面为他设立一个压岁钱账户。过年的时候,当孩子收到压岁钱(亲戚通过支付宝钱包打过来?),就可以放在这个账户里。这些钱又可以在余额宝招财宝等工具里面获得收益。
场景拓展下去,类似的还有大学班级的班费、打给父母的敬老赡养费、“更人性化的借条服务”……可以想象一下这些拓展后的金融场景的社交对话。很显然,阿里经历了“来往”的失败之后,开始琢磨社交是否存在着细分市场,比如极简社交、金融场景社交、“有事说事”社交……
其实,思考这个问题最早的是马明哲,大约在2014年开年的时候,马明哲在一次沟通会上谈到平安壹钱包的社交金融规划。思路非常清晰宏大:1、将金融融入“医、食、住、行、玩”的生活场景。马说,逐步推出333项生活场景的应用。2、壹钱包是主体(1)。拥有“管理财富、管理健康和管理生活”三大功能(3)。3、覆盖路径是先从平安员工,再到平安客户,最后延展到社会大众(3)。先基础整合、再金融整合,再服务整合(3)。
马明哲将整个策略包叫做“1333”。
马明哲的意思很清晰,支付走向社交的途径是金融场景化,是垂直化的社交,也算得上是极简社交。但是,马明哲的雄心暂时搁浅了。现在,拥有2.7亿活跃用户的支付宝钱包开始“支付走向社交”的艰难征途,拥有6亿多活跃用户的微信也正在丰富社交的线下场景和社交的金融场景。在“社交走向支付”的道路上,微信走得非常稳,也显示了腾讯专注产品主义的强大能力。
我认为,“支付走向社交”征途中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一直被人忽略了,没有人提及。那就是“场景的时间效率”——看上去有点像黑话,我先用一个简单的段子来解释一下。
520那天流行这么一个恋人之间的对话:
女通过微信向男方:“喂,今天是520。”
男方用支付宝转了520元。
然后又转了1314元。
女方通过微信:“有诚意的话,一句话不要分两次说。”
尽管划拨钱是通过支付宝,但男女对话却是用微信。这个段子的核心是什么?微信最可怕之处在于,它是高频的,大家有事没事都会看它。A向B发出信息,因为AB都是高频使用者,这个信息不仅技术上是“即时”到达的,而且B看到之后对A的回应,也是“及时”的。请注意,技术上的“即时”和回应上的“及时”,是两个概念!“即时”和“及时”,这构成了微信的根本性特征。
在这个段子里,女方要通过微信来获得及时回应,而男则通过支付宝来完成“献金事件”(当然,也可以通过微信支付来完成,所以这个段子是不是来自于蚂蚁公关团队?),划拨之后,女方又要通过微信这一强大高频的社交工具来给予评价。
试想一下,支付宝钱包社交金融最大障碍是什么?当A着急付点什么,发现自己钱不够,利用自己的芝麻信用积分(蚂蚁内部的个人征信系统)向社交朋友录里面的人打借条的时候,A发出了自己的需求,但是,B没有在这个时刻及时回应。因为B觉得支付宝钱包有事才用,没事不怎么打开看。等到B看到A这条需求的时候,这个需求已经“过时”了,A已经不在此前的应用场景中间了。支付宝钱包可以做到技术上的“即时”,但不能做到场景互动上的“及时”。
对于社交金融,幼稚的观点都是“功能主义论”,即通过社交链来做金融业务,而忘记了社交本身的时间轴性,场景中参与双方“同时在场性”。
伟大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在其1962年出版的著作《Crime and custom in savage society》里面讲述了一个片段,大意是,很多部落社会之间的和平程度同部落间的回应速度是高度相关的。如果一个部落的人和另外部落里面的人发生了一点摩擦,部落之间在一天之内就做出反馈和交流,那么,部落之间的怨怼就会迅速化解,相安无事。否则,常常结果是流血冲突,大打出手。可见,在原始部落之间,社交的时间轴性依然很强。
从这个意义上,支付宝如果要做社交金融,必须解决“时间轴性”和“即时”+“及时”,也就是说,支付宝一定要变成一个较高频率使用的社交聊天工具,必须突破到微信的正面,突破到微信最不可一世的“护城河”地带,尽可能让2亿多用户至少愿意在支付宝上做较高频率的聊天。
这是不是不可能任务呢?这是不是已经被证明是不可能的任务呢?
接下来,我想用一个新的想法来“支招”支付宝钱包(包括壹钱包)来走通“支付到社交”的旅程!扫一扫文中二维码,继续“钱的战争”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