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第制评价:一种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方式*
2015-06-25冯帮刘申
冯帮 刘申
近年来,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热议,百分制评价与等第制评价孰优孰劣,尤为引人关注。文章采取对比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百分制评价的局限性,分析了等第制评价的优越性,认为等第制评价应将百分制评价取而代之,并就此提出实施等第制评价所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等第制评价 百分制评价 课程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对学生评价采取的是传统百分制评价,然而这种单一重视分数的评价方式,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等第制评价的提出,无疑是对百分制评价的全面超越。所谓等第制评价即一种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方式,可以让老师、家长模糊对分数的观念,淡化对分数的重视程度,转而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百分制评价的弊端
1.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百分制评价单纯依据纸笔测验的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传统的评价内容更多注重的是个体的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注重认知目标的达成。[1]由此可以看出,百分制评价的最大弊端就是其评价的片面性,它只能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无法体现学生在除学业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差异,更无法做到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综合评价。百分制评价虽然能够精确地记录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也造成了教师和家长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的做法,更易产生分数至上的不良倾向。这种对学生进行排名的做法,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易使学生产生分数攀比的不良心理和考试作弊的不良考风,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应培养包括道德、思维、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但在百分制评价制度下,学生这些认知以外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因此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不利于师生的和谐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但是百分制评价下的师生关系却不是平等的,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学生是评价的客体,评价的结果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教师评价时往往带有他们的主观意愿,例如有些教师总是偏爱分数高的学生而对他们给予较高的评价,对于分数较低的学生往往冷眼看待,有时甚至采取讽刺挖苦、惩罚等手段进行所谓的教育。教师不能依据的高低来判断学生的优劣,而且教师依据学生分数进行区别教育的方式也有失偏颇。这种评价方式下成绩差的学生容易因心理压力大而对教师产生对立情绪,家长会因孩子分数低产生恨铁不成钢的过激行为,学生因此怪罪教师,更加深了对教师的对立情绪。因此,以分数为中心来管理班级,不仅使学习的乐趣荡然无存,也破坏了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3.不利于发挥评价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师获得反馈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利用反馈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但是百分制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强调甄别和选拔,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种只注重分数的做法不利于教师获得更多的反馈。另一方面,将学校、教师和学生分成不同等级,势必造成紧张情绪,教学功利必然滋生,它既压抑了管理者和师生的抱负,又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2]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须强调总结性功能,也应注重诊断性功能与发展性功能,但是现实却是教育者人为地忽视了评价的这些功能,仅重视学生学业成绩在班级里的排名,这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进步,但是却牺牲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对于教师而言,百分制评价评价的主体不仅是学生,也是教师自身。学校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考核,这样就容易导致教师教学急功近利,使之为分数而教。[3]这种不恰当的考核方式与评价观念也会影响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合作与良性竞争,因此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评价的积极作用都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等第制评价的优越性
1.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等第制评价打破了传统的评分制,它以一种相对评价的方式,模糊了学生成绩排序的精确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分分计较的敏感性和心理压力,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4]采取等第制评价,各个学科课程或学习活动可以依据各自确定的评价标准给予相应的等级,能够避免分数至上的弊端,教师家长无法对学生进行排名,可使学生从排名和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评价范围的扩大使得分数不再是教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等第制评价不仅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还能淡化学生对教师的对立情绪,有利于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也有利于减少家长由于孩子学业成绩不好而采取的过激行为。在等第制的评价制度下,学生不用担心分数,因而他们能够在没有学习压力的情况下支配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尽情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有利于教学观念的转变
我国已经倡导素质教育多年,但是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没有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把学生当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而且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地位,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家长和学生等都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为了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而等第制评价能有效促进人们转变教学观念。等第制评价是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既包括认知,也包括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因此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而且在这种环境下能够强化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学生由被动学习知识的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探索者。[5]主动学习让学习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对于学校与教师而言,教学不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通过改革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得到发展,并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理念。
3.有利于竞争观念的弱化
百分制评价方式的一大弊端,是人为地激化了师生之间不必要的分数竞争,使教师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分数的竞争上面,也使我们的学生从进校开始就被牢牢地束缚在分数的战车上。[5]受百分制评价方式的影响,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关于分数的竞争日益激烈。有些学校利用学生的考试分数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并跟经济利益挂钩,因此受分数与利益的影响教师之间明争暗斗。而等第制评价不再有分数高低之差,能使教师之间的这种竞争减少,转而进行教学上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学生而言,实行等第制评价,分数的高低不再是教师评价的唯一依据,教师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现象也将大大减少,而且学生之间也可减少为了争取自己在教师和父母心中较高的地位而努力提升自己的分数造成的压力。因此,实行等第制能够有效减少各种竞争,使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增加,达到教学资源共享,竞争观念也就自然弱化了。
三、实施等第制评价应注意的事宜
1.明确等第制评价的性质
首先,等第制评价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因此评价标准的规定应当从课程标准出发,再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地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同时在评价时应达到评价的整体性、期望性、差异性和模糊性的要求。[6]整体性保证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期望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差异性尊重了学生的特长,有利于因材施教;模糊性则使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淡化对分数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其次,等第制评价是多维评价且应突出过程评价,而非单维评价与结果评价。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各种活动,观察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认知,还包括情意和技能等,而且评价认知不仅仅是纸笔测验,还应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等动手操作方面的能力。简而言之,等第制评价是对学生进行的全面性评价。最后,在实施等第制评价的过程中,还应防止等第制评价被异化,即喊着等第制评价的口号却仍实施百分制评价。
2.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格拉茨认为,绝大多数儿童只有两个地方能获得爱与自重的同一性,学会走上成功之路,这就是家庭与学校,而且学校是满足爱与自重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有责任满足学生的需要,使他们获得成功。[7]对于学生而言,发展与成功是他们所需要与渴望的,因此学校必须满足他们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应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功。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其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者不应根据学生的发展差异而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好,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并鼓励每一个学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教师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很好地体现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看法与态度,教师教育学生所采取的观念态度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行等第制评价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生,相信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选择适合学生的评价方式,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3.促进等第制评价的完善
当前等第制评价还只是在上海部分学校进行试点,许多问题都不可预知,因此在实施等第制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成功改革的先例,也可在有限的实践中积累成功的经验。不可否认,在以后全面实行等第制时也一定会遇到诸多问题,所以在实践中应当具备探索创新与不怕失败的精神,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其完善。首先,应当明确等第制评价并非百分制的简单转换,单一实行等第制评价也不够全面,可以在以等第制评价为主的基础上辅之以其他评价,例如评语式评价。因为等第制评价的突出特点就是模糊了学生的成绩,因此加上教师的评语能够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便日后发扬与改正。其次,在实施等第制评价时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多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可以避免评价时过多地受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开放式教育评价,发挥家长参与评价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除了家长可以参与外,还可以让学生也加入评价,即可自评也可他评,这样就可较大限度地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与公平性。
四、结语
百分制评价与等第制评价只是人们用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种手段与方法,它们本身并无对错之分,错的是分数背后的分数观。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百分制评价已经呈现出许多的弊端,它对于学生的发展乃至教育教学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它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意识到必须转变评价观念,更加科学合理的等第制评价便应运而生。等第制评价可以克服百分制评价的多个弊端,但是等第制评价也不是全能的,应在实行等第制评价的同时转变评价的有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采用多元评价等方式并不断完善,使等第制评价真正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环境,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婕.在我国树立发展性学习评价观探索[J].工会论坛,2009(3).
[2] 盛忠英.让评价由“判定”走向“诊断”走向“发展”[J].现代教学,2010(1).
[3] 舒瑞林.对学生实施“百分制+等级制+评语”的评价研究报告[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3).
[4] 刘玉萍.改革小学生评价办法的探索[J].河南教育,2000(4).
[5] 许书朋.对学生学业评价模式的探索[J].小教研究,2003(12).
[6] 傅资云.把关切、关联和思考带进学校[J].比较教育研究,1993(5).
[7] 谢慧萍.上海市小学生评价改革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1(2).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