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旗油田新255区长6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2015-06-25杨帅等
杨帅等
摘 要:吴旗油田新255区长6油藏属于超低渗低压油藏,纵向上非均值性强,储层孔渗条件上差下好,注入水在重力作用影响下,易沿底部高渗透层段推进,造成剖面上吸水不均一、吸水下移。文章通过新255区长6油藏的研究,早期强化注水技术,探索一套适合油藏的高效开发的技术政策。
关键词:吴旗油田;长6油藏;开发技术政策
前言
新255区长6油藏自2012年采用菱形反九点法注采井网形式大规模开发,有效压力驱替系统一直未建立,油井递减较大。2009-2011年在新255区北部通过评价井新255区和南部旗78-109、旗81-105实施,落实了含油富集区,并逐步规模滾动建产。为深化油藏地质规律及开发规律研究,文章探索新255区长6油藏开发技术政策,为油藏长期稳产打好基础。
1 地质概况
新255区位于陕西省吴起县境内,陕北斜坡带的中西部,构造简单,为西倾的鼻状隆起,隆起幅度10~15m,且内部有两个微形鼻状构造,幅度2~4m。沉积环境主要为一套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主力开发层系长6油藏,孔喉组合以小孔隙喉型为主,平均喉道半径为0.19μm,属小孔喉高密度分布,空气渗透率为0.29785×10-3μm2,原始地层压力13.6MPa,饱和压力5.83MPa,属于典型的超低渗低压油藏。
2 油田开发存在的主要矛盾
2.1 超前注水滞后,油井递减大
通过对注水井超前注水时间的不同对255区单元分为4个区域。超前注水区开发效果最好,试油产量高、含水低,投产单井产能为2.62t,初期月度递减8.4%。未注水区投产单井产能最低为1.91t,初期月度递减为27.2%。从初期开发效果分析:满足超前注水要求区域的效果(注水时间大于90天)>不完全超注区(注水时间为30天-90天)>同步注水区(注水时间小于30天)>未注水区。
2.2 储层非均质性强,剖面吸水状况多表现为底部吸水
吴旗油田新255区长6油藏纵向上非均值性强油水分异差,储层孔渗条件上差下好,在油藏投入开发过程中,注入水在重力作用影响下,易沿高渗段推进,造成剖面上吸水不均一、吸水下移,致使油藏水驱动用程度差,2012年水驱动用程度仅为40.4%,注水有效率低。(见图1、表2)
2.3 隔夹层发育不均,油藏剖面吸水状况差
新255区长6油藏自北向南逐渐发育隔夹层(见图2),油藏剖面吸水状况较差,2012年测试吸水剖面7口,其中均匀吸水井3口,占测试比例的42.9%,其中油藏南部多以指状、尖峰状吸水为主,北部受油藏正韵律沉积影响,剖面吸水状况多底部单层吸水、吸水下移,水驱效率低。
3 新255区长6油藏开发政策研究
3.1 实行早期强化注水技术政策,降低油藏递减水平
2012年新255区长6油藏开展实施早期强化注水技术政策,全年共计实施强化注水3井次,针对超前注水滞后的实际情况,11月后投产注水井配注不实施阶梯注水,投产配注为25m3/d,有效的补充地层能量。
3.2 油藏东北部裂缝发育,产能损失严重
新255区油藏东北部经验证旗60-115、旗62-116来水方向为NE150°,旗58-117、旗60-117来水方向有待验证,油藏微裂缝发育,来水方向未完全掌握,部分井投产即高含水。2013年强化该区吸水剖面及压力测试,利用示踪剂监测判断来水方向,充分运用动态监测手段评价油藏注水开发效果,通过注水井治理恢复油井产能。
3.3 改善剖面吸水状况,提高驱油效率
新255区长6油藏剖面吸水状况多表现为指状、尖峰、单层吸水、吸水下移状,水驱油效率差,2012年油藏剖面治理工作以层内分注为主,提高了措施区水驱动用程度,增油效果明显,递减趋势得到控制。
通过层内分注,油藏剖面吸水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对比分注前井均吸水厚度由12m↑15.8m,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由77.5%↑99.4%,油井初期产能由2.1t↑2.3t,月度递减由7.78%↓4.66%(见图3、表3)。
3.4 保持合理流压水平,缓解油藏递减
通过对流压分布的研究表明:注水区投产初期产能高(2.73t>1.93t),随着不断开发流压稳步上升,非注水区持续递减;注水区月度递减3.7%,远小于非注水区的26%。注水区流压低,产能高;非注水区;流压高,产能低。
4 结论与建议
(1)通过对比新255区注水时间与注水效果,认为超前注水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注水井的吸水厚度,提高水驱效率,促进有效压力驱替系统建立。
(2)油藏现掌握的来水方向为NE150°,部分油井未能判断来水方向,需加强动态监测的录取,以利于油藏的分析与调整。
(3)新255区长6油藏剖面吸水状况多表现为指状、尖峰、单层吸水、吸水下移状,水驱油效率差,下步注水井治理方向为层内分注,提高水驱动用程度。
参考文献
[1]张国彬,辛盛,等.姬塬油田吴仓堡区长6油藏高效开发技术系列研究[J].银川:长庆采油三厂地质所,2009.
[2]吴410区长6油藏地质建模及跟踪模拟[J].北京:北京世纪中星能源技术有限公司,2010.
[3]汪澜,王杰,等.吴旗油田吴410井区2010年开发方案[J].西安:长庆油田公司研究,2010.
作者简介:杨帅(1988-),男,助理工程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油田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