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山罗三妹孝母传说的人物形象及价值
2015-06-25卢一志
摘要:《罗三妹孝母》作为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的地方传说已流传四百余年,讲述了当地一位叫罗三妹的孝女的孝顺事迹,塑造了一位“高大全”的道德圣人形象,传达了当地人民对“孝”这一美德的推崇,起着推人向善的教化作用。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06-02
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的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流传着《罗三妹孝母》这样一则民间传说。女主人公罗三妹的至纯至孝至今仍感动着当地居民和每一位听过这个传说的人。本文将简单介绍传说的内容,并通过对罗三妹的“孝”的分析透视传说女主角的人物形象、传说的主题和从中透露的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并进一步透视这则传说的现实内涵。
一、内容介绍
相传在雍陌乡(今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有一位姑娘,名叫罗三妹。她出生于一户穷苦人家,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每天在田地耕作,三妹则负责看牛,并料理家务。她的懂事乖巧使她获得乡里人们的喜爱和赞赏。后来,母亲不幸染上疾病,卧床不起,家里生活越来越困难。年幼的罗三妹在看牛的同时,接过母亲的田耕作,还替人家打散工,维持家里的生计。她长年侍候病榻上的母亲,毫无怨言。仙人被她的孝顺所感动,在梦中教给她秘诀,让她在铜鼓岗“一线天”山上的巨石中获取财宝。她按照仙人的指示,果然在山上的巨石洞中找到遍地的财宝。但她记起母亲的告诫:“不要贪心”,便放弃财宝离开了石洞。路上,她遇见了姑母,并在她的追问下把仙人托梦、山上宝藏及获取秘诀的事告诉了姑母。贪财的姑母听完后暗笑罗三妹是个“傻妹”,在罗三妹走后便跑到山上,如法敲开了石洞,却不料被突然关闭的石洞永远关了起来。不久,罗母去世。伤心欲绝的罗三妹从铜鼓岗上跳崖自尽。为了纪念这样一位孝女,村民们在家中供奉她的神像,称铜鼓岗为罗三妹山,还在山上建起了纪
念罗三妹的庙,四时祭祀,香火不断。她看护的那头黄牛静卧在山上等待她直至变成了石牛,横卧在山上。石牛一到夜里便幻成牛形作怪,到农田上捣乱,糟踩庄稼使村民们惶惶不可终日。后来一位诗人路过金斗湾,听闻石牛作怪残害庄稼,写下诗句。从此,石牛再没有下山捣乱,而是乖乖地卧在山上,日夜陪伴着罗三妹。 ①
罗三妹庙(现在又被称为“罗仙姑庙”)以及构成“一线天”的两排巨石以及那块酷似躺伏着的黄牛的巨石在现实中确实存在,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 ②
二、罗三妹形象分析
作为这则地方传说的主人公,罗三妹这一人物形象的最大特征在于“孝”。“孝”字早在甲骨文字中已经出现,作为会意字,它意味着小子搀扶胡须长长的老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③可见“孝”之义犹在对父母的敬重和扶养。传说中对罗三妹“孝”的体现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在“事病母不弃不离”。“母亲病后,罗三妹家里生活越来越困难了,家中的存粮很快地吃光了。年幼的罗三妹除了看牛,接过了母亲的田耕作外,还替人家打散工,把挣来的银两换上好吃的东西给母亲吃。为治好母亲的病,还经常独自到山上去采药。……一点怨言也没有。” ④她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两个人的生活,并尽最大的能力来改善母亲的生活质量,毫无怨言,不知疲倦。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罗三妹对母亲的关怀扶养,不可不言为孝。
(转下页)
第二个层次在于她对母亲教诲的恪守。在仙人的指引下,罗三妹在石洞中发现大量的金银财宝。她本可据为己有,解决家中的经济问题。但她遵循母亲的告诫:“不是自己用双手劳动得来的金钱千万不能要”而放弃了送到手边的财物。和她相对,贪心的姑母,因为贪恋钱财而被永远禁锢在石洞中。这个情节一方面展示了罗三妹诚实正直的另一优秀品德,又通过罗三妹对母亲教导的始终遵循而进一步体现出她的“孝”,进一步深化了“孝”这一主题。
第三个层次体现为罗三妹殉母。母亲死后,罗三妹悲痛欲绝。一日,她“跑到母亲的坟墓前,跪着大哭起来。哭着哭着,觉得没有了母亲活在世上也没有意思了,心一横从铜鼓岗上跳下去……” ⑤在母亲生前她尽孝顺之极能事,而在母亲去世后她竟因母亲不在而生无可恋。可见罗三妹确实把母亲放在生命的中心,其孝之至之纯由此尽显。
通过三个情节的叙述,以三个层次的“孝”的展现,传说呈现了罗三妹这一至孝的主人公形象。通过村民对她的赞赏,仙人对她的肯定,以及后世人们对罗三妹的推崇,传说叙述人对罗三妹的情感态度明显是肯定和推崇的。从这一至孝至纯的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传说的主题得以昭示——对“孝”德的推崇。
另外,罗三妹不仅至孝至纯,为人正直诚实,长得很漂亮,一人身兼多职——看牛、耕作、打散工,甚至还能采药替母亲治病。她的美德得到了仙人的赞赏,连化为妖精的黄牛也在她死后相伴不离。对于一个年幼的女孩,这一人物形象难免被“高大全”化而失去了形象的真实性和丰富性,成为了一个道德的符号。但这被人们集体塑造、流传的高大全形象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间的价值判断和对美德的认识,其存在也是有合理性的。
“与建基于科学文化的西方将真等同于真实不同,建基于道德论的中国人把真等同于真诚、诚实,继而又把真诚、诚实等同于诚……中国文化没有给科学之真留下地盘。” ⑥李贽在童心说中指出“至文”出自绝假纯真的“童心”;公安派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真”;汤显祖以“情”为“真”的标准而让杜丽娘死而复生。中国文人意念中的“真”不在于现实、科学概念上的客观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在于对情感倾向上的认同。因此有嫦娥奔月后的“碧海青天夜夜心”,有蓬莱仙岛上杨贵妃的花魂,有画卷美人屋中来。这一系列看似荒诞不羁,却为人们一直传送并深信其真实存在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盖文辞有虚而非伪,诚而不实者。语之虚实与语之诚伪,相连而不相等,一而二焉。” ⑦而中华文人墨客的这种思维模式和创作价值观也必然通过他们的文学作品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产生影响,随着文化的“下移”,更会对最广大的人民产生深远影响。传说中的罗三妹也是一个“一而二”的文学形象。她的存在以及被人们广泛接纳反映着我们民族感性主导,“情为真”,追求情感上的合理而把客观逻辑放在次要位置的的思维方式。
三、罗三妹传说的价值
罗三妹这一几乎被神化的人物形象虽然与现实中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性格可能确实不相符,但却真实反映着塑造这个人物形象和传播这个民间传说的人们的思想情感——对“孝”德的推崇和对道德完善的“圣人”的呼唤。
“孝”这一观念的存在本来就是具有两重性的。一方面,它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国家统治,“形成中国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家国同构宗法制决定个人、家和国家同构的社会结构” ⑧。以“孝”维系家庭秩序,以“忠”维系国家统治秩序。而“孝”与“忠”两者中前者更是构建“王道”的基石。“平天下”以“国之治”为前提;而“国之治”又以“家之齐”为前提,“孝”在封建统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为人推崇的、具有普世价值的美德,用其道德力量感动着世人。《狸猫换太子》中,登基的仁宗皇帝与生母李辰妃的团圆感动着每一位观众;《游子吟》中“临行密密缝”的母亲形象亦引出多少赤子之泪;戏彩娱亲的老莱子赢得世人的赞赏。孝敬于自己有生养之恩的父母,是人之常情。不仅是中华伦理的要求,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的熔铸在每个华夏子女的灵魂中。“孝”与其他美德一直为世人所推崇与追求。
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在私欲的助纣为虐下,“不孝”与“无德”的暗流一直存在,如骂父的周振、弃父的刘邦等。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神话和信仰被人们对客观世界日益深化的认识而消解,纯粹的教条被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传说的故事情节尽管有虚构成分,但其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他们的基本性格、社会地位、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则经常是符合历史真实的……过去老百姓大多相信它的真实性(特别是故事产生地的人更是如此)” ⑨。自宋市民经济的出现,明代资本主义的萌芽进一步促进了惟利是图的世俗风气,信仰与美德在利润和私欲面前以让位,“孝”、“德”逐渐成为仅仅被放在嘴边的学问而不再是为人尊崇的做人原则。“雍陌乡”这一地名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已有。 ⑩由此推测,这一传说大概形成于明代,恰是出现在如此社会风气之中。
罗三妹的传说不仅仅是向人们叙说彼时彼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还通过树立道德模范的同时用美德感染人们,鼓励人们向善,起着鼓舞人心的作用。同时还人们对这个传说的接受,对“罗仙姑”的崇拜与敬畏也反映着人们对“孝”与“德”的向往,反映着当地的一种文化价值观。
四、结语
罗三妹孝母的传说通过塑造罗三妹这一道德完美的人物形象,表现神话对“孝”的推崇这一主题。罗三妹这一平面人物形象在文学上虽然略欠深度,却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性格。同时,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这个民间传说还具有助民向善的现实价值和反应当地人民价值观的文化价值。
注释:
①郑集思编:《岐海寻珍——中山民间文学拾萃》,珠海:珠海出版社,2008年,第11-14页。
②中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山市志》,韶关: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92页。
③[汉]许慎撰. [宋]徐铉校:《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71页。
④郑集思编:《岐海寻珍——中山民间文学拾萃》,珠海:珠海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⑤郑集思编:《岐海寻珍——中山民间文学拾萃》,珠海:珠海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⑥赵红梅. 戴茂堂:《文艺伦理学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⑦钱钟书:《管锥篇》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7页。
⑧谢超凡:《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孝母”主题及文化底蕴》,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第89页。
⑨钟敬文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67页。
⑩吴炯常编:《广东省中山市地名志》,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9年,第2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