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光温室不同覆盖模式对番茄产量和微环境的影响

2015-06-24柴文臣张微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土壤温度日光温室温室

柴文臣 张微

摘 要: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2种方式对温室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理化性状、番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出有利于温室番茄生长的最佳覆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有效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该处理下的番茄商品性和产量与地膜覆盖处理的相比显著提高,是适宜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的覆盖方式。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产量;微环境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5)12-0017-03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也可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随着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栽培蔬菜之一[1]。秸秆覆盖是保护性耕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用途广泛、效果良好的栽培技术[2]。地表覆盖秸秆还具有保水保墒、调节土壤肥力、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增加作物产量等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秸秆覆盖还具有改善农田小气候[3]、平抑土壤温度[4]、减少土壤水分蒸发[5]、增加土壤贮水量[6]等效果,同时,秸秆覆盖可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效益[7]。本试验在日光温室中进行了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2种覆盖方式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种植模式对番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日光温室内番茄的栽培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番茄品种为德奥特7728,由天津德澳特种业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4年1月在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东阳试验基地改造完毕的高寒区SF型日光温室中进行,供试温室生产面积266 m2。

1.3 试验设计

供试土壤EC值0.65 mS/cm,pH值8.17,含全氮0.091%、速效钾351 mg/kg、有机质16.04 g/kg、有效磷29.45 mg/kg。试验设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CK)2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4畦为1个重复(1个小区),每个处理共12畦。地膜厚为0.01 mm,四周用土压实。使用玉米秸秆,用量为 1.5 kg/m2。还田前先将秸秆用粉碎机粉碎成5 cm左右长的小段,然后用10%吡虫啉4 000~6 000倍液和福美双50%可湿性粉剂500~750倍液等喷透,杀灭秸秆上附着的虫卵及病菌,防止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秸秆带毒引起的病虫害,同时预防白粉虱。土地整理完毕后,将晾干的秸秆均匀地铺在温室的右半部分(共12畦),温室左半部分为12畦地膜覆盖,中间空2畦作为保护行。谨慎施肥。番茄幼苗于2014年1月12日定植,苗龄50 d,单株定植,株距35 cm,行距

70 cm,缓苗后选择长势相近的植株,每个处理选择10株作为待测植株。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番茄结果初期、结果盛期和结果末期分别用游标卡尺测定离地1.5 m处的茎粗;使用美国HOBO牌型号为U12-013的环境监测仪在番茄结果期测定不同覆盖方式下的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和土地温度的变化值,数据采用连续几天里较有代表性的平均值。在种植前期(1~4月)、中期(4~10月)和后期(11月)分别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同时记载不同覆盖方式下番茄的产量和坏果率。以4个畦为1个试验小区,取3次处理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的产量,每次采收时随机选择10个果实,淘汰小果、畸形果、裂果等坏果,计算坏果率,5次重复。

1.5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盖方式对不同时期番茄茎粗的影响

由表1表明,结果初期,2种不同覆盖方式下的番茄植株茎粗差异不显著;结果中期,地膜覆盖处理的茎粗极显著大于秸秆覆盖处理的;但结果末期秸秆覆盖处理的番茄茎粗极显著大于地膜覆盖处理的。秸秆覆盖处理的番茄茎粗在结果前期、中期优势表现不明显,但在中后期肥力相对短缺的时候,优势显现,可能是因为秸秆保肥能力强于地膜,且秸秆自身可为土壤提供某些营养元素。

2.2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温度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与秸秆覆盖处理相比,地膜覆盖处理的土壤温度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从14:00~16:00温度有所升高,随后温度一直缓慢降低,到翌日11:00才有所回升;而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温度24 h都保持相对恒定,温度起伏不大,说明秸秆覆盖能够有效地保持土壤内的热量不散失。

由图2可以看出,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的空气湿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秸秆覆盖处理的空气湿度相对上升较慢。空气湿度过大,容易孳生大量细菌,诱发病虫害,还会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不利于运输矿质营养。

由图3可以看出,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的空气温度在14:00到翌日9:00变化趋势大致相同。9:00以后,秸秆覆盖处理的空气温度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过程,这可能是秸秆短时间内储存更多热量造成的,总体来说,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对空气温度的影响差别不大。

2.3 不同覆盖处理对不同种植时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土壤EC值反映了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的高低,EC值过高会造成反渗透压,使根系中的水分置换出来,导致根尖干枯或褐化。由表2可以看出,地膜覆盖处理的土壤EC值在种植前期低于秸秆覆盖,但种植中期和后期则高于秸秆覆盖处理,说明秸秆覆盖处理可以较长时间地使土壤内可溶性盐浓度维持在一个恒定的状态。2种覆盖处理的土壤pH值相差不大。

种植过程中,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大于地膜覆盖,而前期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要大于地膜覆盖,但在中后期小于地膜覆盖,表明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都有调节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秸秆覆盖更适于番茄的生长,但在后期应适当增施速效钾和有效磷。

2.4 不同覆盖方式对番茄产量和坏果率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覆盖方式对番茄的产量和坏果率有极显著影响,秸秆覆盖处理的番茄产量极显著高于地膜覆盖,番茄坏果率极显著低于地膜覆盖。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以改良土壤性状,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水蓄水能力,保持温室环境清洁和调节温室内温湿度。但秸秆在后期容易孳生病虫害,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必须在秸秆进棚前进行消毒处理,且注意所用杀虫剂、杀菌剂应不影响植株生长。与地膜覆盖相比,秸秆覆盖在温室番茄生产中有明显的优势。在结果盛期,地膜覆盖处理的番茄茎粗较粗,但到结果末期,秸秆覆盖处理的番茄茎粗较地膜覆盖的粗,可能是因为秸秆蓄肥能力强于地膜覆盖,且秸秆本身可以作为一种绿肥为土壤提供一定的营养。秸秆覆盖的优势在番茄采收前期、中期表现不明显,但在中后期肥力相对短缺的时候优势显现。另外,秸秆覆盖处理的番茄的总产量和坏果率也明显优于地膜覆盖。综上所述,秸秆覆盖是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较佳的栽培方式。

参考文献

[1] 阿依努尔·毛拉麦提.温室大棚番茄栽培技术及常见病害与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5(2):176.

[2] 薛兰兰,Aunjum S H,刘晓建,等.秸秆覆盖对土壤养分和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J].农机化研究,2011(2):110-115.

[3] 蔡太义,贾志宽,杨宝平,等.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春玉米冠气温差和叶水势日变化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0,29(6):10-13.

[4] 蔡太义,贾志宽,黄耀威.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 I.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9(5):63-68.

[5] Sharma P, Abrol V, Sharma R K. Impact of tillage and mulch management on economics, energy requirement and crop performance in maize-wheat rotation in rained subhumid inceptisols, India[J].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2011, 34(1): 46-51.

[6] 蔡太义,贾志宽,孟蕾,等.渭北旱塬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3):43-48.

[7] 蔡太义,贾志宽,黄耀威,等.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春玉米田蓄水保墒及节水效益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S1):238-243.

猜你喜欢

土壤温度日光温室温室
山东省探索开展日光温室补贴试点
竖直U型地埋管群传热特性模拟
地下滴灌葡萄园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谁困住了热先生?(一)
不同覆盖材料对幼龄胶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设施农业文摘
对喀左县冬季日光温室大棚最低气温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