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当—桐柏—大别—苏鲁成矿带(湖北段)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演化

2015-06-24刘兴平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5年3期
关键词:桐柏武当岩浆

刘兴平

(湖北省地质局 第六地质大队,湖北 孝感 432000)

武当—桐柏—大别—苏鲁成矿带(湖北段)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演化

刘兴平

(湖北省地质局 第六地质大队,湖北 孝感 432000)

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是中国新设的第二十个重要成矿区带,也是湖北省主要的矿产产出地之一,介绍近年来湖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中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的有关成果及作者的认识,认为:区带内地层以变质岩为主,沉积岩次之;岩浆活动频繁,超基性、基性到酸性、碱性岩皆有分布;构造形迹复杂,韧性剪切作用普遍。在不同的地质作用下发生了对应的成矿作用,产出不同类型的矿产,本区归纳出海相火山岩型、海相沉积型、岩浆型、沉积变质型、热液型矿产的区域矿产分布特征和成矿模式,初步总结本区成矿历史和成矿系列。

成矿区带;成矿模式;成矿系列;地质特征;桐柏—大别

1 成矿地质构造概况

1.1 区域地层

按地层发育特征划分为三个地层区:以桐柏—商城断裂为界,其北侧为北淮阳地层区;桐柏—商城断裂与新—黄断裂之间为桐柏—大别山地层区;新—黄断裂南西侧为十堰—随州地层区。新—黄断裂北东侧由结晶基底和盖层组成,南西侧则由褶皱基底(过渡性基底)和盖层组成。

北淮阳地层区仅限于随州东北隅小林镇一带,出露的地层有古元古代秦岭(岩)群,中元古代龟山(岩)组、歪头山(岩)组、大栗树(岩)组、张家大庄(岩)组、刘山岩(岩)组和古生代泥盆纪南湾(岩)组。主要岩性为斜长片麻岩、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变细碧角斑岩、斜长变粒岩等[1]。

桐柏—大别山地层区位于新—黄断裂和桐—商断裂之间,郯—庐断裂以西的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地区,出露有新太古代—元古代地层及零星分布的晚白垩世—新近世纪“红层”。出露地层有新太古代木子店(岩)组、古元古代大别(岩)群、红安杂岩。主要岩性为斜长片麻岩、斜长变粒岩、斜长角闪片岩、白云钠长片麻岩、白云钠长变粒岩、大理岩等。

十堰—随州地层区位于新—黄断裂与襄广断裂夹持的三角形地带,出露南华纪—第四纪地层。出露地层主要有武当(岩)群、耀岭河组、震旦系和古生界。其中武当(岩)群和耀岭河组为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前者下部为变火山岩组,上部为变沉积岩组;后者以变玄武质火山岩(熔岩、火山碎屑岩或凝灰岩)为主, 夹少量变酸性火山岩和变泥质岩。古生代地层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合。

1.2 岩浆岩

秦岭—大别地区是中国大陆中部规模最大的构造—岩浆岩带,区内岩浆活动频繁,火山作用、侵入作用均较发育[2],主要岩浆活动期有兴凯期、加里东期和燕山期岩浆岩。

火山岩以海相火山岩为主,元古代—古生代—中新生代均有火山岩分布,尤其是从南华纪—古生代,火山岩最为发育,以基性和酸性火山岩为主,缺乏中性火山岩,构成双峰式火山岩特征,中新生代火山岩则不发育,仅在蕲春稳定陆块中见及呈透镜状夹于紫红色砂砾岩中的晚白垩世—古近纪大陆溢流玄武岩组合。侵入岩前南华纪以中酸性岩浆岩为主,基性—超基性岩较少,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分布于新—黄断裂东延至襄广断裂以北广大地区,岩体大规模岀露,总体呈北西向展布;基性—超基性岩分布于大别穹窿周圈、枣阳北东方向鹿头镇一带,呈团块状、透镜状、岩墙状零星分布。

南华纪—早古生代以基性岩、超基性岩、碱性岩为主体。基性岩、超基性岩主要分布于武当—随枣一带,武当地区以基性辉绿岩为主,随枣地区则以超基性橄长岩为主,主要侵位于南华纪武当(岩)群和耀岭河组内,其侵位时间有新元古代(郭进京等,1997;凌文黎等,2007;周鼎武等,1997,1998;薛怀民等,2011;张成立,1998,1999),也有人认为是早古生代(胡健民等,2000,2002;赵国春等,2003)。碱性岩主要分布于东秦岭和桐柏地区,可分南北两带,十堰—随州以北为北带,安康—竹山断裂与襄广断裂之间为南带。南带碱度高,有些岩体已构成Nb、REE矿床;北带碱度低,不含似长石和碱性暗色矿物,Nb、REE丰度不高, 未见矿化现象[3]。岩性有石英正长岩、正长斑岩、黑云角闪正长岩、硬玉正长岩、硬玉钙霞正长岩、黑云霓石碳酸岩、黑云母碳酸岩、铁白云石碳酸岩等。据马昌全等(2004)采用锆石SHRIMP U-Pb定年方法,获得桐柏—大别山南缘随州黄羊山岩体中钠闪石石英正长岩的岩浆锆石年龄为439.6 Ma[4];杀熊洞碱性杂岩体采用LA-ICPMS定年方法测得成岩年龄为(441.8±2.8)Ma[5],因此,碱性岩的侵入时代应为加里东期。

燕山期主要为中酸性侵入岩,分布南襄盆地以东,于新市、高城、杨寨一线向南东延伸至襄广断裂以北广大地区,岩性主要以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主,根据其地球化学特征,属高钾钙碱性同熔(Ⅰ型)花岗岩,与区内燕山期金、银多金属矿产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此外,在蕲春、罗汉寺附近有晚白垩世偏碱性、碱性岩体侵入。

1.3 变质岩

成矿带内变质作用较为普遍,不同时代地层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改造,形成的变质地层有大别杂岩、红安(宿松)群、武当(岩)群和耀岭河群等不同变质地层单位,且榴辉岩和蓝闪片岩较为发育。变质强度的强弱总体来看,由东往西,由强到弱,由麻粒岩相—角闪岩相—蓝闪片岩相—绿片岩相。团麻断裂以东,鄂北木子店、洗马河、三河口一带为麻粒岩相变质地段;团麻断裂以西,新—黄断裂北东为角闪岩相变质地段;新—黄断裂和襄—广断裂之间为蓝闪片岩相和绿片岩相。武当地区以绿片岩相变质作用为主,桐柏地区以桐柏杂岩为核心,以桐柏杂岩两侧的高压变质岩系(含榴辉岩和退变榴辉岩)为两翼,大别地区,围绕大别核部杂岩向外依次展布有超高压变质岩系、高压变质岩系和蓝闪绿片岩系[6]。

1.4 构造

成矿区带属秦祁昆造山带(Ⅰ级),可进一步分为北秦岭弧盆系、商丹结合带和武当—随州陆缘裂谷(Ⅱ级)(毛新武等,2013)。

断裂构造主要有青峰—襄樊—广济断裂、新城—黄陂断裂、红春坝—曾家坝断裂、白河—十堰断裂、两郧断裂及团麻断裂、郯城—庐山断裂等。青峰—襄樊—广济断裂是秦岭造山带与扬子陆块间的划分性断裂,新城—黄陂断裂对区内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具有限制作用,红春坝—曾家坝断裂与青峰—襄樊—广济断裂控制了元古代基性侵入岩的分布,红春坝—曾家坝与白河—十堰断裂控制了碱性岩浆活动,新城—黄陂断裂、郯城—庐山断裂控制了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区内秦岭造山带的多次开合作用,使区内地层沿岩石界面产生顺层滑脱作用,与成矿有关的滑脱面主要有武当(岩)群下火山岩组与上沉积岩组之间,耀岭河组与武当(岩)群之间,陡山沱组与耀岭河组之间,寒武系底部与灯影组之间以及志留系与奥陶系之间等五个滑脱构造带(面),是区内金、银、铅、锌等矿产的重要储矿空间;碰撞造山作用,促使区内韧性剪切作用发育,控制了区内构造蚀变岩型(或韧性剪切型)银、金矿的产出。重要的韧性剪切带有新城—黄陂韧性剪切带、封江口—青苔韧性剪切带和太山庙—吴山韧性剪切带。金矿化受韧性剪切带的次级构造控制,规模很大的韧性剪切带往往是导矿构造,而与它平行或斜交的次级构造往往是矿化最有利的富集地段;新城—黄陂断裂以东,印支—燕山期构造活动表现明显,对区内现今的构造格局起决定性作用。板块俯冲使区内发生了高压变质作用,出现了高压相的榴辉岩,产生了蓝晶石、蓝闪石、硬绿泥石、柯石英等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矿物。碰撞后的陆内造山运动,沿新城—黄陂、郯—庐断裂带有大范围的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侵入,为区内金、银多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物质、热液和动力的来源。

2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2.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及异常

东秦岭、桐柏—大别—苏鲁成矿带布格重力场值东高西低,东部最高值在黄梅马鞍山地区,场值为正1×10-5m/s2,西部十堰—宜昌一线位于中国最大重力梯度带之一的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上,呈弧形向东突出,是莫霍面深度陡坡带。南—襄幔隆区与秦岭幔坳带之间的地幔结构急变带,导致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和深部热流与物质的上升,形成武当—陡岭—高庄中生代成矿富集区。桐柏山—大别山和竹溪地区是重力低值区,前者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后者近南北向分布。东西向变化梯度大于南北向变化梯度,除局部场的重力梯度外,西部的梯度均大于其它地区。地壳厚度由东向西逐步加大,属拉张地壳,西部地壳厚度>42 km,东部大悟一带地壳厚度28 km,地壳平均厚度32 km[7]。

剩余重力异常的负异常与桐柏—大别岩浆岩带相吻合,桐柏山—大别山的钼矿床皆产于此负剩余异常中。

区域上磁异常密集分布,除武当(岩)群分布区有多个小异常呈环状分布外,其余地区异常走向较单一,为NWW、NW 向分布,异常多呈窄条带状、串珠状线性排列,并多与地表出露的地层方向一致。航磁剖面图上曲线抖动或呈锯齿状正负跳跃,反映了秦岭大别造山带变质岩为普遍磁性较强且规模较小的基性、超基性岩,且多为顺层侵入[8]。

2.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异常

地球化学场受大地构造、岩浆侵入、沉积变质作用控制,显示受构造边界约束的块体地球化学特征。整体富Na2O并伴Sr、Ba富集,铁族元素Fe2O3、Co、Ni、Cr、Mn、Ti、V,造岩元素CaO、MgO,以及成矿元素Cu、Pb、Zn、Ag、Sb等主体为低背景或接近区域背景。

按元素背景富集与叠加富集等特征的空间分布差异及构造层次的对应关系,划分有10个地球化学带:①两郧北部CaO、MgO、Pb、As、Hg、Ag、V、Mo、U、Cd高背景带;②得胜—鲍峡Cu、Zn、Ni、Mo、Ag、V、U富集区;③北大巴山铁族元素Nb、La、Ba、Au、Ag、V、Mo、U富集区;④随南铁族、多元素富集区;⑤郧均铁族元素富集带;⑥随应铁族元素及Au、Cu、Pb、Zn高背景带;⑦武当Na2O、Sr富集区;⑧桐柏Na2O、K2O、SiO2、Al2O3、Zr、Ba、Si、P富集带;⑨大悟—红安Au、Y富集区;⑩大别Na2O、CaO、MgO、Sr、Ba、P、Zr强富集区。

根据湖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东秦岭成矿带共圈出12个综合异常[9],桐柏—大别—苏鲁(湖北段)成矿带圈定10个综合异常[10]。武当地区异常多沿武当地块周缘及两郧、两竹、青峰断裂带展布,与热液有关的矿产所形成的异常,异常元素组合一般为Au、Ag、Cu、Sb、Pb、Zn等;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产所形成的异常,主要是黑色岩系形成的Mo、V、Ba、Ni等元素异常。桐柏—大别地区Au、Ag、Cu、Pb、Zn、W、Mo异常多显示紧密共生。异常组合成带性分布明显,Mo、Cu、(W、Sn、Bi、Be)异常多指示了酸性岩及其内部的铜钼矿化,Pb、Zn、As、Ag等组合时反映岩体外围(或构造带内的)热液多金属矿化[11]。

3 成矿地质特征

秦岭造山带是个复杂的、具复杂演化历史的大陆造山带,主要经历了古—中元古代大陆裂谷构造阶段,新元古代开始的板块构造体制阶段,古生代—早中生代华北板块、扬子板块与秦岭微板块之间的俯冲消减与碰撞阶段,中—新生代时期则受陆内后造山作用影响(张国伟等,1995;张国伟等,1996)。秦岭造山带不同演化阶段表现为不同动力学机制下的多种构造体制的转换发展演化过程。秦岭造山带的这一多旋回、多阶段、多体制造山过程,为造山带成矿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热力学条件,形成了造山带内多种成因的金属矿床(朱赖民等,2008)。秦岭造山带经过多期构造活动、壳—幔物质交换、地质流体和成矿物质聚集,使其成为中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之一。

成矿区带隶属秦岭造山带的南侧东部,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伴随不同的演化阶段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至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矿种有:金、银、铜、铁、钛、铅、锌、钼、铌、稀土、钒、铀、钾长石、金红石、绿松石、滑石、萤石、磷、硫铁矿、重晶石、花岗岩、瓦板岩、石煤等,其中以金、银、铅、锌、稀土、铁、钒为区带内优势矿产。

3.1 矿床类型

依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对矿床类型的划分方案,区带内存在的矿床类型有:海相沉积型、海相火山岩型、沉积变质型、岩浆型、热液型、斑岩型等[12]。海相沉积型主要是与黑色岩系有关的钒、重晶石、硫铁矿、钼、铀等矿产;海相火山岩型主要有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银、铁等矿产;沉积变质型矿产主要是磷矿、锰矿和重稀土矿;岩浆型矿产区带内有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钛磁铁矿、金红石矿,与碱性岩有关的稀有、稀土矿;与热液型有关的矿产主要是金、银、锑、萤石矿;与斑岩型有关的矿产有铜、钼矿。

3.2 区域矿床分布

区带内主要矿种的分布特征如下:

(1) 金银矿 分布于武当隆起西缘、新—黄断裂两侧,典型矿床有银洞沟银金矿、卸甲沟金矿、白云山金矿等。

(2) 铜矿 铜矿在区带内分布较广,但具规模矿床较少,主要分布于湖北大悟芳畈、大狼山周缘、武当隆起周缘及襄广断裂、新—黄断裂、竹山断裂及其两侧、两郧断裂及其北部。

(3) 铅锌矿 主要分布于武当隆起西北缘和大狼山周缘及团麻断裂东侧,皆为小型或矿化点,通常规模较小。

(4) 铁矿 具两种类型,一是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钛磁铁矿,另一种为与变质火山沉积有关的超贫磁铁矿。前者分布较少,目前具规模矿床的仅有银洞山钛磁铁矿,后者主要分布于两郧断裂及北部、随枣地区耀岭河组地层中。

(5) 磷矿、锰矿 属沉积变质型矿产,集中分布于大别地区大悟黄麦岭—孝昌青山口一带,有黄麦岭磷矿、团山沟锰矿等。

(6) 锑矿 分布于武当隆起的西北缘,属镇旬盆地的东缘,南秦岭铅锌金锑汞多金属成矿带东延部分,赋矿地层以泥盆系为主,产有高桥坡、茅家沟等小型锑矿及板房沟、关防周公山、严家沟等锑矿化点。

(7) 稀土矿 该类矿产主要分布于武当地区西南缘和广水地区,前者仅分布于公路断裂和襄广断裂间的碱性碳酸岩杂岩体中,从已有的铌、稀土矿产地看,矿床平行竹山断裂分布,代表性的矿床有庙垭大型铌、稀土矿;后者分布于广水地区的重稀土矿,矿床产于震旦纪灯影组,已发现中型矿床1处,矿点多处。

(8) 金红石矿 分布于桐柏—大别的南部地区,省境内主要有岩浆分异形成的岩浆型金红石矿床,以枣阳大阜山金红石矿为代表。

(9) 钒矿、重晶石矿 产于扬子陆块区的北缘,分布于武当周缘、随枣地区及安陆等早古生代的陆缘裂谷中,赋矿地层以早古生代寒武纪庄子沟组为主,次有志留纪大贵坪组。重要矿床有丹江口杨家堡钒矿、随州柳林重晶石矿等。

(10) 萤石矿 主要分布在桐柏—大别地区随州北部和大悟—红安一带,沿新城—黄陂断裂的次级断裂充填,有大型矿床1处(红安萤石矿),中型矿床2处(大悟板仓萤石矿、广水吴店萤石矿),小型矿床14处,矿点多处。

4 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

4.1 区域成矿作用

成矿区带内主要发育有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晚中生代及中新生代的矿产系列,在武当地区已发现以银洞沟为代表的一批贵多金属矿床(点)多处,主要矿床类型为变生热液矿床;在随枣地区发现构造蚀变岩型叠加石英脉型的金矿(化)点星罗棋布,皆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有一定成因联系;大别地区矿产有金、铜、铅锌、磷、锰、稀土矿及萤石矿,主要是沉积变质型和热液型矿产占主导地位。

4.2 区域成矿模式

区内矿产成因类型较多,以海相火山岩型、海相沉积型、沉积变质型、岩浆型和热液型矿产为主。

4.2.1 海相火山岩矿床

此类矿床发育于陆缘裂谷中,由海底火山喷发携带成矿物质喷或溢出后富集成矿。区内以陈家垭式铁矿和银洞沟式银矿为典型代表。陈家垭式铁矿主要赋存于耀岭河组上部的第三韵律中,其次为第二韵律。铁矿层富集于每组喷发韵律的顶部,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下进一步富集成矿;银洞沟式银矿赋存于武当(岩)群下火山岩组与上沉积岩组界面处的变石英角斑质凝灰岩中,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火山作用,断裂构造是其导矿和容矿空间,后期构造变形改造形成了大型银矿床。

4.2.2 海相沉积型矿床

此类矿产的赋矿围岩主要以黑色岩系为主,产于封闭滞留还原条件下的陆缘裂谷中。区内以黑色岩系中的钒矿和重晶石矿较有代表。钒矿赋矿围岩为下寒武统庄子沟组,含矿建造为炭、硅泥质岩建造,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与海盆同期的同生断裂所导出的地壳深部热水喷流活动,成矿以海底热水喷流沉积作用为主,辅以生物—化学沉积成矿作用(包括生物机体对有用组分的富集作用,微生物化学作用和有机质强烈吸附作用),区内以丹江口市杨家堡钒矿床为代表。重晶石矿赋存于下古生界寒武系下统庄子沟组含磷钡硅质白云岩建造中,由硅质岩、硅质板岩、粉砂质板岩、板岩及白云岩组成。矿层与磷块岩、黄铁矿及钒、钼、铀等伴生。成矿物质由海底火山热泉(喷气)携带大量成矿元素上涌,逐渐聚集在扬子边缘海盆中,在合适的物化条件下沉淀成矿,以随州市柳林重晶石矿床较为典型。

4.2.3 沉积变质型矿床

新元古代红安群黄麦岭组底部赋存有沉积变质型磷矿和锰矿,震旦纪灯影组赋存沉积变质型重稀土矿,而磷矿在带内分布较普遍。含磷岩系出露范围跨大悟、应山、黄陂、孝感等市县,共有两个磷矿相对富集的层位,由下至上称为下矿层和上矿层。台坪与台地边缘之间,为磷块岩的主要沉积部位。成矿物质以来自火山物质中的磷为主,其次是萃取古隆起的风化剥蚀碎屑物中的磷质。磷酸盐以化学方式直接从海水中凝聚形成非晶质碳酸氟磷灰石,部分经弱扰动粒化而成团粒。在已形成的磷块岩矿床中,经过高温高压变质变形作用的改造,使沉积的磷矿物发生变质重结晶作用,形成了本区的沉积变质型磷矿床。

4.2.4 岩浆型矿床

区内岩浆型矿床主要涉及与碱性岩有关的铌、稀土矿和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钛磁铁矿、金红石矿。其中与碱性岩有关的铌、稀土矿研究程度相对较高。铌、稀土矿分布受竹山断裂控制,其含矿母岩为加里东期(原认为海西—印支期,李石,1991)正长岩—碳酸岩碱性杂岩体。加里东期在陆缘裂谷拉张、地壳减薄的条件下,源于亏损软流圈地幔柱的碳酸岩浆在其上升过程中,与富集于岩石圈的物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或混染,经历岩浆喷发和正长岩浆侵入和气热交代三个阶段。正长岩岩浆在正长斑岩、正长岩、混染正长岩阶段富集Nb、TR络合物,随着岩浆的结晶分异,在碳酸岩岩浆Nb、TR络合物进一步富集,随着碳酸岩化或形成碳酸岩体,Nb、TR络合物沉淀成矿化或矿体。

4.2.5 热液型矿床

区带内热液矿床星罗棋布,其成矿时间延续长,分布空间广,成矿矿种多,但具规模矿床有限,一般为矿点和矿化点,个别形成了中、小型矿床规模。主要热液成矿作用为燕山期,且与花岗岩体和断裂的关系相当密切,主要产出有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铜、钼、铅、锌及萤石矿等。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的矿床有黑龙潭金矿、卸甲沟金矿、合河金矿等,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矿床有吴山铜钼矿、芳畈铜矿、白云金矿、华河萤石矿等。此类矿床岩浆条件是主因,是成矿的物质、驱动力和热源的供给体,断裂构造是矿质运移的通道及储矿场所。

5 成矿历史演化和矿床成矿系列

5.1 成矿历史演化

本区自晋宁运动后,随着Rodinia古大陆解体,隶属于原特提斯洋系的秦岭—大别洋逐渐形成,扬子和华北克拉通边缘经历了从大陆裂谷到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过程,加里东中期运动(中奥陶世中期)后从伸展体制转为聚敛体制,俯冲—碰撞山系与聚敛型盆地相间的格局形成。加里东晚期或海西早期,早期分离的陆块重新拼合,泥盆纪总体为堑—垒相间的构造格局。晚二叠世,南部部分地区形成了小规模裂谷群,中、晚三叠世印支运动后转为挤压体制,它们经历了拼贴—碰撞—压榨的过程,并于侏罗纪末燕山运动主幕达到极致。白垩纪以来,形成了陆内伸展—走滑—弱挤压为主的盆地群,盆地再次被以伸展、走滑方式肢解[13]。

表3 武当—桐柏—大别造山带矿床成矿系列表

武当—桐柏—大别造山带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与动力学背景,伴随有构造热事件产生,发生不同的成矿作用。成矿活动有两大高峰期:一是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时期,广泛发育与陆缘裂谷有关的双峰式火山岩,此时期的成矿作用与陆缘扩张裂谷活动有关;另一个成矿高峰期是中生代时期,成矿作用与大规模的陆内俯冲碰撞及受深断裂控制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浆活动有关[14]。晋宁—加里东期主要形成以火山作用、岩浆作用和海底热液活动为主的矿产资源,产出与中新元古代海底火山作用有关的银洞沟式银金矿;与中、新元古代裂陷槽细碧角斑岩系有关的陈家垭式铁矿;与新元古代大陆边缘火山—沉积变质有关的黄麦岭式磷矿、殷家沟式稀土矿和团山沟式锰矿;与早寒武世黑色页岩、硅质岩有关Ba、P、V、Mo、Mn、U、石煤等矿产;与震旦纪—下古生界黑色岩系有关的P、Mn、V、Mo、U、重晶石、毒重石矿;与早古生代超基性—基性岩有关的银洞山式钛磁铁矿、银山寨式镍矿、大阜山式金红石矿;与碱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庙垭式铌、稀土矿。燕山期主要形成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矿产资源,产出有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Au、Ag、Mo、Cr、多金属、非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代表性矿床有白云式金矿、芳畈式铜矿、卸甲沟式金矿、华河式萤石等。喜山期主要形成与黑色岩系相关的风化淋滤型绿松石矿床、与风化作用有关的砂金矿。

5.2 矿床成矿系列划分

矿床成矿系列就是指在一定的地质历史阶段,在地壳上一定的地质构造部位,由一定的地质作用(火成、沉积、变质)所形成的各种成因类型的矿床组合(程裕淇等,1979, 1983)。矿床成矿系列既是一种区域成矿分析的理论,也是一种先进的矿床成因分类方法。它特别强调应用历史的观点和广泛联系的观点来研究矿床及其组合所固有的内在联系。其主导思想就是从时空四维空间揭示矿床的形成、演化和展布规律(王安平,1997)。

根据武当—桐柏—大别造山带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特点,划分了9个成矿系列组和12个亚系列(表3)。

6 结语

本文是在湖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区带的地质特征、矿产类型、成矿作用、成矿系列等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力求能为在该区带工作的同行提供地质矿产方面的帮助和引导。

致谢:文中武当—桐柏—大别地区成矿规律研究主要由鄂东北所刘兴平、鄂西北所吕向志完成,成矿系列是在省地调院周少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指导下完成的。本论文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周少东和吕向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 毛新武,杨金香,王志元,等.湖北省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调查院,2013:44-48.

[2] 朱裕生,肖克炎,宋国耀,等.中国主要成矿区(带)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矿谱系[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179.

[3] 李石.南秦岭武当—桐柏地区碱性岩研究[J].中国区域地质,1991(1):40-53.

[4] 马昌全,余振兵,许聘,等.桐柏—大别山南缘的志留纪A型花岗岩类:SHRIMP锆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J].中国科学(D辑),2004,34 (12): 1100-1110.

[5] 苏文,刘景波,陈能松,等. 东秦岭—大别山及其两侧的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J].岩石学报,2013,29(5):1573-1593.

[6] 张利,钟增球,张宏飞,等.桐柏—大别造山带高压变质单元岩石Pb同位素组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30(6):729-737.

[7] 袁惟正,刘寿彭,袁学城.秦岭—大别山地区重力场的分解与立交桥构造 [J].中国科学(D辑),1996,26(增刊):7-12.

[8] 梁学堂,全浩理.鄂北地区推覆构造重磁异常特征[J]. 物探与化探,2007,31(5):424-429.

[9] 周少东,孙四权,刘兴平,等.湖北省重要矿产预测成果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调查院,2013:153.

[10] 周少东,孙四权,刘兴平,等.湖北省重要矿产预测成果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调查院,2013:222.

[11] 彭三国,龙宝林,李书涛,等.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3:68-76.

[12] 周少东,孙四权,刘兴平,等.湖北省重要矿产预测成果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调查院,2013:17.

[13] 何治亮,程茹,徐旭辉,等. 东秦岭—大别及两侧的大地构造旋回与油气勘探领域[J].石油实验地质,2009,31(2):109-118.

[14] 王安平,陈毓川,裴荣富,等.秦岭造山带区域矿床成矿系列、构造—成矿旋回与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于继红)

Ore-form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Evolution ofWudang-Tongbai-Dabie-Sulu Metallogenic Belt(Hubei Section)

LIU Xingping

(SixthGeologicalBrigadeofHubeiGeologicalBureau,Xiaogan,Hubei432000)

Wudang -Tongbai - Dabie metallogenic belt is a new set of 20 important mineralization belt in China,is also one of the major mineral producing district in Hubei province.The paper introduces relevant results of Wudang -Tongbai - Dabie metallogenic belt and author’s understanding.Zone mainland layer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metamorphic rocks,sedimentary rocks poorer.Magmatic activity is frequent,ultrabasic,basic to acid,alkali rock.The structural feature of complex,ductile shearing action is generally.Corresponding happen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geological mineralization,the output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ineral.The paper summarize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model of marine volcanic type,marine sedimentary type,magmatic type,sedimentary metamorphic type,hydrothermal type mineral ,establishes metallogenic history and metallogenic series.

mineralization belt; metallogenic mode; metallogenic serie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ongbai-Dabie

2015-01-12;改回日期:2015-05-05

刘兴平(1967-),男,高级工程师,地质矿产勘查专业,从事矿产勘查、区域地质调查及综合研究工作。E-mail:573828119@qq.com

P612

A

1671-1211(2015)03-0241-07

10.16536/j.cnki.issn.1671-1211.201503001

猜你喜欢

桐柏武当岩浆
桐柏县委书记莫中厚 慰问“五老”代表
武当佳境
岩浆里可以开采出矿物质吗?
火山冬天——岩浆带来的寒冷
武当还馍录
桐柏英雄
把军事斗争与根据地相结合
狰狞的地球
岩浆转化机
武当秘传太极拳图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