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诱导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06-23易新媛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小学语文

易新媛

摘要: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不断要求实现有效性,即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步或发展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造性。为达到有效的教学效益,本文尝试通过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任务诱导教学模式,提供一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以求增强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计划性、应用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任务诱导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023-01

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理论依旧停留于理念的启迪,却缺乏操作性指导,如何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效益及效率,关键点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中。任务诱导教学模式遵循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具体规定了教学规划的理念、程序、策略、目标和评价等,涉及到教学目标、学习过程及学习条件等方面的分析。因此,任务诱导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教学工作指导过程中,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语文教学走上科学化、优质化的轨道。

一、小学语教学中使用任务诱导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

(一)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任何的教学设计都应以学生为活动中心,力求从学生的角度实事求是的进行开展;“观察和研究学生的可承受性,是策略设计的基本保证因素”一话充分体现出教学中受教者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做到对象性划分教导,如指导下的学生学习语文的起点、水平及特点都不尽相同,则教师需要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设计,首先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动态、思维方式、群体内聚力状况、合作学习水平等多方面的了解,然后在与教材本身的特性相符条件下针对其学习方式、研究方法建立教学策略,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相结合,从而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进而体现教学策略设计中任务的适用性、实用性、发展性。

(二)教学的探究性

我国教育中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志是擅传行为,即课堂通常是擅传行为的主要发生场所,该教学模式具有封闭、固定、静态等弊端,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与探索知识的乐趣;现代语文观则提倡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导权,在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新型“课堂”自由地、勇敢地、创造性地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质疑、整合中改善自身语文学习状况,从而提高探究、阐说、论证等综合语文素养。同时,一个人语文学习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语言的优美与否,语言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同他人进行社会交际所需要的沟通技能,语言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学生在探索任务中学习、扩大、探究知识,挣脱被灌输式学习的束缚,化教师传递式学习为学生研究式学习,极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语言文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其将来的社会综合能力。

(三)团队的协作性

根据建构主义观点,学习者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形成自身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通过教师提出的任务诱导,学生们可以共同建立群体形式一起分析、探讨问题,每个学生个体作为其中的一员,共同辩证地对各种观点、假说、传言进行讨论。在团队成员间先内部协商(即先做出自身的判断),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提出自身的见解并分析评论他人的意见),最后综合协商(取自身之精华,学他人之长处,完成意义建构)。若长期进行这种互帮互助的团队学习熏陶,能够促进对话文化和独特型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在团队协作的共同体中,每个成员(指师生双方)都可以各抒已见,表达出个人的思维与智慧,营造出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学习氛围,使群体以团队形式最终实现知识意义建构的目标,而不单单是其中少数学生完成知识意义构建。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任务诱导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探究性任务诱导

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重点内容确定明确的任务目标,要求学生依此完成。例如《小英雄雨来》课程学习中,在下半部分课堂里,教师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并要求每组完成以下任务:一是在百字内简要复述故事大意;二是汇集、摘录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二)搜集材料性与展示性任务诱导相结合

要求学生以口头解说或书面文字形式,将某事物详细的展示给他人。比如课程“美丽的家乡”单元,可让学生在课后以独立或团队形式搜集相关格言、故事等,以此作为课间交流的事例;或者收罗风景宣传报、风光明信片或网络的图片,从中选取后固定在白纸上,并根据采集内容书写相关文字作为介绍,以此作为课间交流的工具或展览风景图片的作品,这些征集和展示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材料收集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调查性任务诱导

要求学生在一定范围内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某问题答案的寻找。例如教学梁启超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全校范围内针对什么是“最苦的事和最乐的事”进行调查。首先学生能够自己设计调查方案,自我思考调查人群,然后开始表格设计,如:姓名、年龄、身份、想法等,接着在范围内进行调查,记录下统计分析后的数据,最后根据自身的数

(四)表演性任务诱导

学习内容总是能够与社会文化背景相呼应,即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理论结合实践可以使学习者在自身的认知结构基础上,根据其相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新知识,从而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比如通过组织低年级学生进行讲故事大赛、中高年级学生朗诵、辩论比赛,无论师生都能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和感悟。

三、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实施、总结任务等环节,可以促进学生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巩固其固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其操作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探索、发展新的知识。小学语文任务诱导教学模式相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将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变为学生,将教学方法从单一灌输式转变为多元主动式,更刺激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新性。

(作者单位:新余市逸夫小学)

参考文献:

[1]何琴.“增效减负”任务要求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师,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小学语文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