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新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2015-06-23钟富兰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钟富兰

摘要:本文谈的是自己近些年来运用现代技术在教学中所获得的点经验以及所走过的些弯路。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点:一是面对越来越多的媒体手段该是如何选择。二是选准媒体后的操作艺术。三是容易出现的误区。

关键词:精心选准媒体;巧妙操作;讲究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013-02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作积极促进作用,对提高教学速度、减少教学难度和提高学生掌握教材的水平,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它受制约的因素较为复杂,如教学中主客体的知识、兴趣,制作者主观因素造成的局限等都影响着效果,因此,必须讲究方法,巧妙的运用多媒体。

一、媒体的选择

成功的电教课,选准媒体是前提。应在深刻理解教材,结合学生实际,了解清楚备选媒体特点的基础上,恰当选择,要做到有的放矢。比如《月光曲》,课文有一段表现月光内容的文字,借助海面上波涛由平静到不平静的变化,展示音乐由平缓到激昂的过程,有两幅幻灯片可供选择,一幅是盲姑娘面对大海,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的画片;一幅是以大海为背景,以月光升高而海面波涛变化为动态的画片。选哪幅为好呢?第一幅虽是静止的画面,但能启发联想;另一幅是动态的,能完全表现海面随着月亮升高而变化的内容,有动感,学生易于理解接受。两幅画面各有优点,选用时就要视班上的学生情况来定:如思维活跃,善于想象就该用第一幅,如果注意力易于分散,想象力不强,就该用第二幅。当然,不能局限于同一种媒体间的比较来选择,可以在几种媒体间进行选择。

二、时机的把握

教师备课辛苦的做出了课件,那就要让课件发挥出好的作用,多媒体展示的时机也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做好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将课件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课前还要熟悉教学过程,不然,讲到一个知识点时,该出的屏幕内容不即时出现,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忘记展示课件的时候,结果课都上完了才展示课件。作为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在传送信息时,还要瞅准学生情绪的变化来出示课件。比如,当老师讲到抽象的内容,难以口述清楚的时候,一展示屏幕上那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时,学生马上迎刃而解。如,我在上《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当讲到狡猾的敌人在桥两侧筑墙,顶上加盖,形成暗堡时,有学生窃窃私语,露出不解的神色,说明他们对这一构造不明确,我马上出示幻灯,学生一看,好多人几乎同时发出“喔”的声响,随着这一声,心中谜团不攻自破,教师也再用不着费口舌了。在辅导学生作业时,当学生对问题紧锁眉头难想出来的时候,一展示提示内容,学生便马上眉开眼笑点头认可。又如:课文《惊弓之鸟》,在上课时,我首先出示多媒体课件:一只飞行的大雁、一张弓和一支箭,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学生自然会说出用弓箭就可以把大雁射下来。然后,我把课件中的“箭”去掉,问学生:“这样还可以吗?”“不行。”学生们肯定地回答。我这时告诉学生:这是可以的,古时候有一个射箭能手,不用箭,只拉了一下弓,就让大雁从空中掉了下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射箭能手。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大增,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接下来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受到启发,明白更羸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由此可见,契机是否把握得住,是多媒体手段运用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情绪变化等,捕捉好最佳使用时机。

三、演示的巧妙

草原风光独好,别具风味。上课铃刚响,教室里立刻飘荡着“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白云,白云的下面是洁白的羊群……”的优美动听的歌声,教师全神贯注地在一边不断展示着美丽草原的一幅幅画面。听着那歌声、看着那画面,虽没经过“起立”、“问好”等环节,但学生已被带入了充满浓郁兴趣的课堂气氛中。观察学生的表情,似乎每个人都已沉醉于草原美景之中。这堂课,不得不承认演示得非常巧妙,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将其领入了作品意境之中。有了这样好的开头,后面的课上起一定会得心应手了。

同样的媒体,经过不同的构思,可以创造出非常丰富的表现手法来。这使我们想到:运用多媒体手段,还得讲究一个“妙”字,效果才会更佳。又如《海上日出》,写在通常情况下看到日出的情景。教师先让学生把这两段话读两三遍,然后,每演示一步,即让学生读出有关内容,从天边出现亮光到太阳露出小半边脸,再到太阳完全跳出海面。通过边演示边阅读,这段文字还用得着教师再来讲吗?这不是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吗?

四、点拨的恰当

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怕就怕在教师纠缠于画面或录音,谈无足轻重、重复累赘的话。运用多媒体本身是为了走捷径,给学生直观印象,使其能加深理解。如果把幻灯片让学生看后,马上便问:“同学们,画的什么呀?”“好不好看呀?”“好不好听啦?”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品味教材,而且冲淡了新奇感。

教师讲解,应以“精”为原则,简单明了,富于启发性,同时,语言要有感召力。如我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有小女孩最后被冻死街头墙角的画面,教师即应让学生注视画面,然后点拨:雪堆得很厚很厚,就在这墙角里,小女孩坐在地上,手里还捏着燃过的火柴梗。她死了,嘴角还带着一丝微笑——她在向往着美好生活的幻觉中死去了……多么的可怜呀!她为什么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呢?是谁夺去了她年幼的生命?……要是她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又将是怎样的呢?教师这一点拨,虽只有简短的几句话,可给学生不少启示,让他们去思考“为什么”,当不难找出原因:小女孩活在黑暗的社会里。同时,又在这恰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激起对小女孩的同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温暖,从而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五、潜能的挖掘

运用现代新技术、新媒体教学,还可充分发挥媒体的多种潜能,巧妙启发联想,拓开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许多幻灯片是单幅图,教师可启发学生想象图外与之相关的内容情景,使画面变成开启思维的钥匙。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画面,董存瑞站在桥底,手托炸药包这幅静止的图片,可让学生想象出动态画面来,朝前想一想是什么,往后想一想又该怎样。……所以董存瑞选择了以自己一个人的生命为代价,换取了无数同志们的生命……endprint

六、误区的注意

首先,对媒体的过度使用,淡化了课堂上的交流与互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媒体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它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课堂有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学生就一定能学得扎实,教学效果就一定好。于是,不论什么内容,都制成多媒体课件,不论教学的哪一个环节,都有多媒体课件的介入。如课堂上,该让学生自己读书的环节变成了听录音的范读,该让学生静心学习的时候,偏要放个背景音乐,明明书上有的内容,偏要让学生看投影等等。课堂上学生饶有兴趣,整个课堂,热热闹闹。这种课堂表面上看,学生都动了起来,其实教学的效果未必好。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学生与文本接触的机会被大量剥夺。

教师过度的使用、依赖多媒体,势必会减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课堂上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敏感度下降。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任何细微变化,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程序、节奏、氛围、进度,然后通过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推进教学高效、有序地进行。

其次,多媒体的功能异化,漠视多媒体技术的本质特点。多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电教媒体的时空界限,可以极大地满足了课堂教学的要求。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正在担当传统电教媒体的角色,其真正功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如投影,本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关键内容的呈现平台,现在则更多成了简单的文字呈现工具。

再次,盲目贪多,忽视多媒体技术的优化组合。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越多,越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于是录音、视频、动画、投影等全搬上了课堂。课堂上,教师忙得是不亦乐乎,学生是热热闹闹了一节课,结果学生该掌握的没掌握,老师一节课下来,也累得气喘吁吁。事实上,需要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内容,应该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使用其他媒体无法讲清、或难于讲清、或是虽然能讲清但教学效率低的内容等。

以上所言仅是一孔之见,而艺术的追求与探索是无止境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讲求艺术,追求更高境界的艺术,从点滴做起,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做起,从课堂所采用的每一个手段做起,不断创新。多媒体正以勃勃的生机成长壮大,更需要探索它的运用艺术,也只有讲求艺术的运用,才能让现代教育新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达州市达川区万家镇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