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2015-06-23茜,朱

陕西林业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精河博州森林公园

王 茜,朱 军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乌鲁木齐 830000)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王 茜,朱 军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乌鲁木齐 830000)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动植物资源种类较多,地理水文气象资源独特,人文资源具有特色。通过对博州精河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现状分析,探讨了博州精河森林公园的开发效益、市场前景。将森林公园划分为巴音阿门风景游览区、乌吐精——埃姆津户外驾车游览区、冬都精民俗风情旅游区、查汗屯高山湖泊观赏区四个功能区。同时还讨论了博州精河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原则、布局以及对策。

精河;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for Further Utilization in Jinghe Forest Park of Bozhou

1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资源概况

1.1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发展现状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地处自治区西北部,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西南缘,地理坐标为东经82°30′~83°40′,北纬44°03′~44°27′。博州精河森林公园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夏冷热悬殊,干燥少雨,蒸发量大,多阵性天气[1]。但由于林区形成有自己独特的小气候,表现为气候湿润,降水量较大等特点,属大陆性气候。博州精河森林公园水资源较为丰富,精河县境内最大的四大河(精河、大河沿子河、阿卡尔河、托托河)中的最大河流精河及托托河均发源于本地。博州精河森林公园森林旅游活动主要在巴音阿门、乌吐精——埃姆津、冬都精、查汗屯四个林区内开展。

1.2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资源现状

1.2.1自然旅游资源

(1)植物资源现状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属中亚山地植被区系,在公园境内生长的主要乔木树种主要为云杉,仅在河谷等个别地区有少许杨树和桦木。因本区缺乏前山带,且受艾比湖干旱气候的影响,针叶林下限上升到海拔2 100 m以上,呈窄带状分布,垂直带600 m左右。乔木林多分布在阴坡、半阴坡,在阳坡仅有小面积不连片的分布。管理局林下下木分布极少,不少林分几乎无下木,主要的下木有忍冬、栒子、野蔷薇,天山花楸、松柏、茶蔗子、桧柏、锦鸡儿、高山桠等。同时公园还生长分布着党参、贝母、肉芙蓉、琐阳、干草等重要的药用植物。

(2)森林资源现状

森林资源现状:博州精河森林公园经营总面积107 642 hm2。其中:林业用地64 533 hm2,森林复被率18.2%。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7 366 hm2,疏林地915 hm2,灌木林地9 312 hm2,未成林造林地和苗圃地32 hm2,宜林地585 hm2,其它36 324 hm2。

(3)动物资源现状

精河国有林管理局林区内生长有多种野生动物,主要有北山羊、貂熊、雪豹、盘羊、马鹿、哦喉羚、猞猁、野猪、狼、雪鸡、松鼠、狐狸、秃鸡、野兔、旱獭、岩鸡、沙鸡等。

(4)地理地貌景观

精河国有林管理局地质构造属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伊犁-伊赛克湖微板块--博罗科努古生代复合岛弧带,下元古界构成基底,其上的稳定型盖层有震旦系冰碛砾岩、寒武系为含磷岩系和下奥陶统陆源沉积岩。中奥陶世开始拉张,出现双峰式细碧角斑岩系和可可乃克蛇绿岩,奥陶纪末汇聚,被志留系不整合,转为复理石沉积,泥盆纪固结;石炭纪时,依连哈比尔洋盆向南俯冲,产生吐拉苏上叠断陷盆地和伊犁裂谷系,至二叠纪本区隆起为陆。侵入岩十分发育,以华力西中期为主,多为花岗岩类岩基,次为早期和晚期及加里东期侵入体。天山山脉东西绵延数千里,横贯全疆中部,精河管理局具有中天山和西天山林区的特点,精河县三面环山(婆罗科努山、科古尔琴山、阿拉套山),仅东北面与准葛尔盆地相连接,形成了南、西南向北倾斜,以艾比湖为底中心的盆地,由山地和平原两大地貌单元构成,精河管理局全部经营范围处于戈壁滩的南部山区。由于本区缺乏前山带,只有古老的岩石组成的山地,基岩大面积裸露,山地陡峭,起伏较大,林区内坡度陡急,以30°~40°最为常见,25°以下缓斜坡较少见,坡向以北居多,东北、西北坡次之,林区海拔一般为1 200~3 500 m,最高海拔为4 356 m。

(5)水文气象景观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水资源较为丰富,精河县境内最大的四大河(精河、大河沿子河、阿卡尔河、托托河)中的最大河流精河及托托河均发源于本地。精河主要是博州精河森林公园境内的冬都精、乌吐精、埃姆精等沟溪汇合而成;托托河主要是由博州精河森林公园境内的查汗果勒、阿拉特克等汇合而成的。林区分布有胡斯台沟、百棵树沟等九条山溪,处于深蚴的山谷中。山溪纵坡大、水流急、河床弯曲度大,虽在出山口后,河床变宽(约25 m左右),河床坡度变缓,但水流大都消失在冲积扇中,主要作用是农田灌溉。林区还分布有查干淖尔、小海子等湖泊。

1.2.2 人文旅游资源

(1)民俗风情

精河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滋养了这块黑土地,创造出美丽富有的精河。精河森林公园内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哈萨克族、蒙古族等,这些民族的风俗个性鲜明、风格各异,但由于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有一少部分的风俗习惯出现了自然融合[2]。

林区中托里乡一牧场坐落其中,是东归吐尔扈特部落在博州境内蒙古族民风保留最原始、纯正的村落。该村庄自上而下建有很多夏、秋、冬供牧民居住的木楞子屋,景区内展示了蒙古族牧民放牧、打草、奶制品制作、祭祀、敖包相会等生产生活内容,让游客亲身感受牧民原始的起居生活。

(2)现代新景点

①堰塞湖遗址 堰塞湖距离东都精检查站51.3 km。为保证堰塞湖地质的稳定,湖区内规划修建道路,并设置警示牌、解说牌和导引牌。在堰塞湖重要观景点修建观景平台、亲水驳岸。将此区作为地质灾害的展示区。

②滑草体验区 从冬都精敖包中心景区分叉口一路前进4 km左右,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是个广阔的山坡,这里绿草如茵。挺立在蓝天下的坡顶,远望无尽群山,然后助滑竿一点,身体向前一倾,转眼间已翻飞在绿野丛中,大地迎面扑来心跳加速,在感受风一般速度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

③红岩小学遗址纪念地 红岩小学因周围裸露山体岩石土壤呈红色而得名,此小学创建于1951年,是全国第一所牧区小学,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做出了突出贡献,当时新疆日报就此进行了专题报道,1958年到1990年间,我区和内蒙古教育部门陆续有代表团来此考察学习,1982年红岩小学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学校”。

④蒙古族特色村寨及拓展区 此景点位于巴音阿门风景游览区。特色村寨独具蒙古族特色。作为具有辅助功能的牧家乐,安排了体现蒙古族特色文化的娱乐活动,民族特色村寨名副其实。该区具有鲜明特色,是有较强吸引力的重要旅游区。

2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条件

2.1 优势

2.1.1 景观资源类型齐全、特色鲜明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是天山北坡景观带(森林草原综合类)的典型缩影,同时又是蒙古族和哈萨克族部落的聚居地。人文景观有浓厚的蒙古族和哈萨克族民族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影响力大且旅游品味较高。林场内森林、草原、荒漠、溪流、湿地等景观,是同类资源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源多样化对游客具有较强吸引力。

2.1.2 气候宜人,区位优势明显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地处博州、伊犁客源发生地过渡区,是重要的旅游节点。夏季适宜开展避暑休闲旅游活动,是游客夏季避暑休闲或徒步探险的理想的去处。

2.1.3 历史厚重,后续发展空间大

2.1.4 旅游景区相对集中成片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的旅游景点分布较为集中,便于制定合理的旅游线路。根据景区的位置大致可以将其分为4个片区。

2.2 劣势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劣势。主要是一些特色景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博州精河森林公园有较好的资源优势,但利用率较低,开发和发展主要处于初期阶段;所以,博州精河森林公园在基础设施方面还需要加大投入。

3 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原则、对策和布局

3.1 开发利用原则

3.1.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的客源市场主要来自精河县当地居民,其次为博乐州以及周边地州的居民为主。消费者主要目的就是短途的旅游、休闲。消费方面以门票、饮食为主,娱乐、购物为辅。

3.1.2 因地制宜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的规划应根据当地所处的环境、原有景材、气候、风俗民情、经济文化水平、客源等的不同而区别对待[4]。充分利用博州精河森林公园现有的得天独厚的森林旅游资源,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其他自然景观为依托,人文景观为陪衬的一定森林旅游环境中,具有游览价值与旅游功能,并能吸引旅游者的自然与社会、有形与无形的一切因素。

3.1.3 科学规划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绿色公园的总体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为建设原则,采取多项措施,全面提高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和旅游品位。

3.1.4 合理开发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应坚持“严格保护、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拟应体现以保护为核心的自然生态原则,以宜人为核心的社会生态原则,以高效为核心的经济生态原则。

3.1.5 突出特点、理念超前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应突出其景观优势、民俗文化、人文文化等特色,突出其鲜明个性。

3.2 开发利用对策

3.2.1 保护旅游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森林公园开发利用应多发展一些生产性园林绿地,如人工抚育林。适度开发人工景点,使景区的开发与生态效益紧密结合[5]。

3.2.2 编写旅游规划,确定旅游容量 森林公园开发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应建立从实地勘察- - 可行性研究--规划- 付诸实际的程序。严格控制合理的旅游容量,使其与环境承载力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

3.2.3 丰富植物配置,改善旅游环境 对旅游路线两旁和途中适于眺望、摄影的地带进行改造,如丰富植物配置,铺设木栈道等。另外,在旅游线路上,需根据观赏、游憩要求,配置一些桌椅、亭榭、垃圾桶等园林小品,优化旅游环境。

3.2.4 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公园管理 要制定、健全公园保护管理办法,设立各项规章制度牌。完善园内防灾避险规划。

3.2.5 加大宣传力度,打造AAAA级景区 精河森林公园应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其独特优势推出特色旅游,提升公园的知名度,努力打造国家AAAA级景区。

3.2.6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在森林公园开发利用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让游客玩得舒心。例如要改善路况不好的地段、消除隐患等。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要大力提高园内服务水平,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

3.3 功能区布局

根据现有资源的分布状况、特点和公园地形地貌条件以及开发利用需求,将公园划分为如下几个分区: 巴音阿门风景区、乌吐精-埃姆精户外驾车游览区、冬都精民俗风情旅游区、查汉屯高山湖泊观赏区。

4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开发前景

4.1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开发效益分析

4.1.1 生态效益

(1)生态防护效能增加,区域生态屏障安全

近年来,由于缺乏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保护,一些树木受病虫害侵蚀,甚至枯死,导致森林质量下降。通过实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等措施,使森林质量得到提高,森林生长健壮,可以有效减弱风蚀,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增加下渗,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源涵养能力增强。相关研究表明:每公顷森林平均年固水量为3×104kg,保肥量为2.5×103kg,蓄水量为2 000 m3。通过博州精河森林公园项目的实施,保障精河径流的增加和水质的提高,为精河县和精河流域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安全的生态屏障。

(2)森林的覆盖率提高,碳储备能力增强

通过封山育林等措施,使其经营区的森林面积有一定增加,将使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22.08%提高到经理期末的22.11%,增加0.03个百分点。也将使区域森林的碳储备能力增强,据相关研究和预算,每公顷森林每年可增加固定二氧化碳5.4×107kg,森林生态系统所储存的碳约20%储存在地上部分,80%在地下部分。经测算博州精河森林公园森林固碳量为329 710.86×107kg。

(3)野生动植物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更为丰富

通过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以及划定高保护价值森林资源等保护措施,使野生动植物保护能力增强,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分布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其免受人为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保证了良好的繁衍栖息环境,使区域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4.1.2 经济效益 损益指标测算

营业收入:本项目2014-2016营业收入总额1 015万元,公园全面建成后年均1 700万元。

总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按费用项目结构分年度测算,全期总成本费用5 000~6 000万元,公园全面建成后年平均100万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全期营业税金附加约1.5万元,公园全面建成后年均约0.8万元。

净利润:本项目前期净利润总额43万元,公园全面建成后年均91.25万元(表1)。

表1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不同年份建设投资收益初步估算

4.1.3 社会效益

(1)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改善了林区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对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新建和维修,将使林区的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破损的道路变得畅通,园区主要靠骑马和步行的交通局面得到改变,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成为林区和牧区的主要代步工具。道路的畅通使农牧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大为改观,给山区牧民转场和出行带来极大方便,为山区畜牧业的发展和信息交流创造了条件。

(2)山区生态保护得到加强,提高了牧民法制观念和意识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项目在强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应积极进行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使山区农牧民强烈的感受到资源和生态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了农牧民的法制观念和意识,将有效地制止了采石、采砂、采药和其它毁林与破坏生态的不法行为,使山区生态得到有效保护。

(3)林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相关经济发展

通过城市绿化苗木的培育和森林旅游的发展,将带动精河县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巴音阿门景区资源十分丰富,景观类型多样,景观资源品位高,其发展将会给当地牧民和精河县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4)对草场、畜牧进行科学管理,促进当地牧民增收

这几年随着旅游业井喷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成果。为增加定居牧民收入,景区引导牧民直接参与游客接待服务工作,如组织牧民经过统一培训、保险等,成立景区马队,供游客在草原上驰骋;组织当地土生土长的蒙古族人为游客提供“家访旅游”服务,并给接受家访的蒙古族人家支付酬劳,提高村民参与景区旅游建设的积极性。

(5)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禁止森林采伐,积极培育森林资源和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等森林经营措施,保护了精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对增大精河的水量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4.2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市场前景分析

4.2.1 旅游人数分析 根据博州精河森林公园景点分布现状和规划内容,该森林公园拟采用面积法进行环境容量预测(表2)。

表2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最大游客容量

由于森林公园内目前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差,投资较大,建设期较长,按照先易后难,边建设边开放,滚动发展的原则,有步骤、有计划进行开发:森林公园内的巴音阿门景区现已对外开放;冬都精景区、乌吐精-埃姆津景区预计2018年实现对外开放;查汗屯景区随着水库建设完成方可对外开放。到2020年,森林公园预计游客达到32.2万人次(表3)。

表3 博州精河森林公园客源预测

4.2.2 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分析

(1)管理局管理设施

①管理设施现状

精河国有林管理局改制后,办公地点由山区迁往县城,由于管理局经费紧缺,一直租赁使用办公场所,加之办公条件较简陋,已无法满足正常办公需求。为更好保证管理局各项工作正常开展,树立精河国有林管理局对外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应修建独立办公场所。

②管理设施建设规划

本规划期内,精河国有林管理局计划于精河县城内规划建设办公场所一座(2017-2023年),规划建设面积1 000 m2,购置台式计算机20台(2014-2016年,每年各5台,2017-2023年5台);办公家具34套(2014年4套、2015年10套、2016年10套、2017-2023年10套)。

(2)道路设施

①建设原则

道路布设必须满足林区后勤供应、森林防火、巡护、监测和日常管理需要;区内道路必须与外部交通衔接,沟通内外部联系,尽量利用林区内外现有道路;道路线形应适应自然地形,避免高填深挖,尽量不破坏地表植被和自然景观。

②建设标准

精河国有林管理局林区支线道路按林区三级公路的标准修建,路基宽4.5 m,路面宽度3.5 m,最大纵坡不超过8%,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小于40 m,每千米设错车道2~3处,且可互相通视,为砂石路面。

③道路建设规划

本规划期内,精河国有林管理局维修道路110.00 km,其中2015年28.00 km ,2016年35.00 km,2017-2023年47.00 km(表4)。

表4 精河国有林管理局林区道路建设规划表

(3)供水设施

① 供水设施现状

精河国有林管理局林区范围内生活基础设施较落后,部分管护站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证,管护人员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为提高管护人员的工作、生活质量,保证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森林管护中去,需要建设部分供水设施。

②供水建设规划

本规划期内,精河国有林管理局修建饮用水管道9.90 km;蓄水池8座,每座30 m3;沉淀池8座,每座30 m3(表5、6)。

表5 精河国有林管理局不同年份供水建设规划表

表6 精河国有林管理局供水建设规划表

(4)种苗生产设施

①种苗需求量

精河国有林管理局由于本经理期未安排人工造林任务,不需要生产用苗,故苗木生产主要满足当地城镇及道路绿化用苗,其苗木生产量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目前,经过市场调查,全区的绿化苗木,经济林苗木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仍有很大市场空间,特别是云杉等乡土树种在博州及全疆都具有良好的销售市场,管理局苗圃主要目标就是培育云杉树种。

② 苗木生产设施规划

本规划期内,精河国有林管理局种苗生产设施主要是指苗圃生产设施的新建与维修改造。对管理局苗圃育苗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改造主干道路2 km,维修作业道0.50 km,维修主渠道3 km,支渠道1 km,购置拖拉机1台、小型装载机1台、运输车1辆(表7)。

表7 精河国有林管理局不同年份苗木生产设施建设规划表

[1] 王维良.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5.

[2] 颜亚玉.旅游资源开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53- 68.

[3] 蒲福贵.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精河县[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27.

[4] 张国强.中国景源的特征、保护与利用[J].中国园林,1998,14(56):2-3.

[5] 余树全,周国模,韦新良,等.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的持续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7,14(2):160-162.

WANG Qian,ZHU Jun
(CollegeofForestry,HorticultureandLandscapeArchitecture,Xinjiang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00)

Jinghe Forest Park in Bozhou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in terms of animals and plants,complete with unique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which was analyzed and explored for the purpose of further development to achieve a better market.The forest park was divided into four districts according their features: Ba Yin A Men scenic district for tour,Wutujing-Ai Mu Jin district for driving tour,Dongdujing folk custom district and Chahantun lake tour district.The principles and layout of park development as well as countermeasures were discussed.

Jinghe River; forest park;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for utilization.

2015-06-18 作者简介:王 茜(1991-),女,甘肃武山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风景园林技术研究。

S759.91

A

1001-2117(2015)05-0099-07

猜你喜欢

精河博州森林公园
新疆博州:成群北山羊雪中觅食嬉戏
新疆博州地区餐饮单位消毒餐(饮)具检测分析
森林公园游记
龙架山森林公园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博州城乡供水工程规划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博尔塔拉河·精河及赛里木湖水质比较研究
地温、气温、气压对精河台水平摆观测的影响
关于新疆精河流域水文特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