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器官来源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状态分析

2015-06-23王天琼朱世凯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四川成都610072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活体受者来源

韦 宏,王天琼,朱世凯(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2)

不同器官来源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状态分析

韦 宏,王天琼,朱世凯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2)

目的 探讨不同器官来源的肾移植受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差异,为实施肾移植受者术后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12例肾移植受者按不同器官来源分为活体供肾(LD)组、尸体供肾(CD)组、心死亡供肾(DCD)组,比较三组肾移植受者术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 三组肾移植受者SAS、SDS 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DCD组的SAS、SDS 评分均高于其他两组(P< 0.05),焦虑及抑郁状态程度较其他两组重(P< 0.05)。结论 不同器官来源的肾移植受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尽早全面评估受者术后的心理反应,寻找影响其心理健康可能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心理干预,从而改善移植受者的心理状态。

活体肾移植;肾移植;脑心死亡;焦虑;抑郁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脏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而全球性器官短缺和移植危机促使近年心死亡供者器官捐献(DCD)较快发展[1],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器官移植供者三大来源之一[2]。DCD移植肾术后原发性无功能(PNF)和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发生率较高[3]。相比之下,活体肾移植,尤其是活体亲属肾移植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手术准备充分、热缺血时间短、供肾质量高等优点,不仅术后肾功能恢复快,而且活体供肾(LD)受者的长期生存率比尸体供肾(CD)受者高。但据文献报道:36%的肾移植患者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躯体的强迫症状、抑郁、精神病等因素明显增高,心理状态直接影响肾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不同类型来源的供体移植受者术后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为此我们对112例不同器官来源肾移植受者术后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为肾移植受者术后心理护理提供一定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移植中心施行肾移植的患者112例,均为人类组织学HLA配型1个点以上,透析时间在2年以上,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完成。按不同器官来源分为LD组55例(49.1 %);CD组32例(28.6%);DCD组25例(22.3%),三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术后1周由受过相关培训的护理人员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移植受者最近1周的实际感觉。用统一的指导语对调查对象做必要的解释,由调查对象独立完成量表填写,测试时间30分,然后收回问卷,计算分值,比较三组不同器官来源肾移植受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差异。发放问卷112份,回收112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9份,有效率97.3%。

1.3 评价标准 SAS量表[4]:共有20个项目,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及其他患者的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按1~4级评分,20个条目得分相加得到粗分,再乘以1.25取其整数得出标准T分,以50分为分界值,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量表[5]:共20个项目,能全面、准确、迅速地反映被试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20个条目得分相加得到粗分,再乘以1.25取其整数得出标准T分,以53分为分界值,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 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肾移植受者术后SAS、SDS评分比较 三组肾移植术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P< 0.05),且DCD组的SAS及SDS评分均较其他两组高,见表2。

表2 三组肾移植受者术后SAS、SDS评分比较 (分)

*与CD组比较,P< 0.05;#与LD组比较,P< 0.052.2 三组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状态比较 三组间两两比较,DCD组受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最高、程度最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三组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状态比较 (n)

焦虑方面:CD组与LD组比较,U=9.169,P< 0.05;LD组与DCD组比较,U=9.984,P< 0.05;CD组与DCD组比较,U=23.467,P< 0.05。 抑郁方面:CD组与LD组比较,U=9.837,P< 0.05;LD组与DCD组比较,U=9.149,P< 0.05;CD组与DCD组比较,U=22.132,P< 0.05

3 讨论

3.1 肾移植受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通过采用SAS及SDS量表对不同器官来源肾移植受者术后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肾移植受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尤其在术后,患者更是会产生不同程度悲观、焦虑及抑郁等负面心理状况。90例肾移植手术受者均不同程度地对其手术风险、排斥反应等问题产生紧张及恐惧感;58例因担心手术带来的经济负担产生焦虑情绪;45例因对手术后疗效及自身生活质量改善问题产生疑虑而具有严重的抑郁情绪。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移植受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系统专业化的心理护理,通过情绪、认知以及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有效干预,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3.2 不同器官来源肾移植受者术后的SAS、SDS 评分不同 评分由高到低依次是:DCD受者>LD受者>CD受者。肾源是肾移植术后心理反应最主要的影响因素[5],而活体肾移植受者存在对肾脏供体“负罪感及亏欠感” 的重要的压力源。本研究中LD受者较CD受者心理压力更大,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较高,与施月仙[6]和唐薇[7]等的研究结果一致。研究[8]提示:肾移植患者供体为死者时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为32.2%,而当移植肾的供体是活着的亲属时,可高达57%。

术后早期移植器官功能的恢复情况是影响移植后患者心理和精神反应的主要原因。从医学角度来看,活体器官质量要优于尸体器官——活体器官“热缺血时间”短而极少出现移植功能延迟,而DCD 供肾肾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恢复情况不如传统尸体供肾,且围手术期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也明显要高于传统尸体供肾肾移植[9]。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主要表现为抑郁心理、焦虑心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影响患者的康复[10]。本研究提示DCD受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较LD受者、CD受者更重,临床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和重视DCD受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干预,舒缓患者的情绪,减轻心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增强患者自信心,促进心理健康[11]。

3.3 充分评估肾移植受者心理状况,实施全程有效心理护理干预 首先,医院可以建立肾移植受者术前心理评估系统,客观、系统的评估受者术前心理。对负性心理的准受者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其次,肾移植术后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受者交流沟通,及时评估其心理需求,如活体肾移植,适当增加供受者之间的交流机会,及时告知供者的恢复情况,让受者感受供肾亲属的关爱等;而对于DCD移植,目前移植界已将供肾病理活检、ECMO等方法应用于不同类型的DCD,来解决提高术前评估水平、改善DCD供肾质量及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关键问题。而临床护理中,针对DCD受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应用良好的护理措施,教会他们自我放松、自我调节,及时解决影响情绪波动的不良因素,促进受者的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肾移植受者术后通常具有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不同器官来源的移植受者都面临应对适应新器官、药物副反应等压力,LD 受者还存在对捐献者内疚、负罪等心理压力;DCD受者面临移植肾术后原发性无功能或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等并发症。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充分评估不同器官来源肾移植受者术后的心理状况,并针对不同的患者实施全程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或咨询,帮助患者有效应对各方面的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进一步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1] Moers C,Leuvenink HG,Ploeg RJ.Donatio after cardiac death:evaluationof revisiting an important donor source[J].Nephrolial Transplant,2010,25(3):666-673.

[2] Pine JK,Goldsmith PJ,Ridgway DM,et al.Predicting Donor Asystole Following Withdrawal of Treatment in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J].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2010,42:3949-3950.

[3] Bellingham JM,Santhanakrishnan C,Neidlinger N,et al.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a 29-year experience[J].Surgery,2011,150(4):692-702.

[4] 吴文源.焦虑自评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5-238.

[5] 舒良.自评抑郁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6.

[6] 施月仙,刘俊铎.活体肾移植与尸体肾移植受者心理反应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 (2):389-392.

[7] 唐薇,胡丹.尸肾移植受者和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的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9,24(22):76-78.

[8] 李晓雯,袁欣,张瑾.临床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37-138.

[9] 乔良伟,曲青山.传统尸体供肾与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肾移植效果的比较[J].器官移植,2013,4(5):284-287.

[10] 边燕云.心理护理干预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14):67-68.

[11] 林凯思.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298-1299.

R617;R749.7+2

A

1672-6170(2015)06-0047-03

2015-02-10;

2015-09-01)

猜你喜欢

活体受者来源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活体器官移植,你怎么看?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肾移植受者早期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细胞、Th17细胞表达变化
“汪星人”要打“飞的”——话说活体空运
从“受者”心理角度分析《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之道
美国活体肝移植受者的终末期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