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历久弥新
2015-06-23刘炜
儒家经典《论语》不仅被纳入高中必读十大名著,更被列入《先秦诸子选读》的开篇之作。通过一步步的教与学,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在解读中,感悟到了先哲思想的高贵与纯粹。
中庸之道,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中”的解释为“和”。段玉裁注:“和”当作“内”,“内”通“纳”,即包容、容纳。许慎对“庸”的解释为“用”。庄子《齐物论》中说:“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因此“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自孔子提出中庸之理后,备受垢詈。其实中庸不等于无原则,不等于和稀泥。很多批判都来自人云亦云,自己并没有真正品读过《论语》,并没有真正思考过中庸之理。通过学习《论语选读》,中庸之理的丰富与深邃让师生去除了陈见,信服不已。
首先,孔子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处世态度,坚定着自己“改变天下无道”的信念,面对困难,百折不挠。而中庸的本质,就是包容以为用,因其势而利导之。在具体事件的运用过程中,注意适度,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寻求内在的平衡。所以孔子既不像长沮、桀溺那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不像公侯、伯子那样鱼肉百姓,为虎作伥。他的言行合乎中庸的规范。即便被围困郊野,无食可吃,他依然讲学、朗诵、唱歌、弹琴。这是因为他诚实自律,处事有度,规范适中,能够在特定的时空情势下,对具体的问题作出恰当的处理。
其次,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他在冉耕患病时,反复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在颜回去世时,反复说“天丧予”;因子路生气,反复说“天厌之”。这是真实、可亲的孔子,不再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遥不可及的孔子。中庸的孔子是庄重、威严的人,让人肃然起敬的人;更是朴素、自然,给人稳妥、可靠的感觉,令人信任的人。中庸的人不是轻浮、浅陋的,也不是目空一切、狂放不羁的。中庸的人不欣赏花言巧语的人,赞赏说话谨慎小心,言必行,行必果的人。中庸的人更看中人的德行,以人能否尽忠、尽孝、守信为基本准则,来判断一个人的高下。中庸的人更要坚守质朴的人生原则,少一些视听上的愉悦,多一些踏踏实实的行动,不要以言代行,甚至言行不一。
再次,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他坦然承认自己的无知,并告诫人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人的成长不只依赖于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对内心浮躁、动摇的人来说。每当一个人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时,便会让自己消沉、迷乱、堕落。当一个人以中庸之道为先导,“三省吾身”,反省、体察自己的问题,这时反省不仅能让人走出自我的狭窄瓶颈,还能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内驱力。当我们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再用清明的眼光看光怪陆离的世界,也就能把持内心的欲望与渴求,不在以飞蛾扑火的世俗狂热为荣。拿这份心去做事,也就将克己复礼作为了行为准则,上能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下能推己及人,实行宽恕之道;近能自强不息,吸取经验;远能为安邦定国奠定基石。当然孔子不是一味强调“忠恕”,在“以德报怨”的宽容认识中,也提出了“以直报怨”的新见。
最后,孔子将“义”置于“富贵”之上,正是强调富贵可求与不可求的分界,促使人们反思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否合乎道义。如果芸芸众生,只注重眼前利益,急功近利,以现时的占有为得,既不能包容他人,又不愿与人共享,忽视他人的存在,结果势必离中庸之道越来越远,社会就会陷入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纷乱无序的可悲境地,而我们也不堪承受如此之轻的生命。中庸之道,拿来面对生活,会少一份抱怨,多一份热爱;少一份麻木,多一份感悟;于是坚守中有了宁静,宁静中有了一份脱俗的肯定与欣赏。中庸之道拿来面对对手,多了一份尊重,少了一份嫉妒,多了一份惺惺相惜的友情,少了一份你死我活的兽性:于是世界也变得温馨而美好。中庸之道拿来面对学生,少了一份功力,多了一份情义,少了一份专制,多了一份理解:于是校园变得和谐而宁谧……
总之先哲孔子的思想不仅来自《论语》,更来自实践。孔子周游列国的人生经历是一本最实用、最有学术价值的大书。我们要通过学习明理启智,在我们头脑的空地上,拔除野草,种上庄稼;还要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作用,让中庸之道如天上的朗月,带给我们疏朗与宁静的内心,更好地看清自己,发展自己。
经典是一位位既仰望心空,又脚踏实地的大家,在经历了特定的历史风云洗礼后,思考人生、社会、未来……留下人生印迹的大部头。阅读经典让我们在贫乏的精神生活中,得到丰富的人生启悟,并为应对将来的复杂人生,积累间接经验,感受生命魅力,培养审美的情趣。让我们的有生之年有经典相伴,在他的精神滋养下,幸福生活。
(刘炜 新疆伊犁州新源县第二中学 83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