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语境创造的积极作用
2015-06-23罗永学
一、引言
众所周知,语文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其蕴藏着我国长达千年的文化底蕴。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将语文素质教育落实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这一层面上来。同时,语文课文是由多种语境组成,语境也是贯穿文章的线索。一般,语文课堂的展开包括三种语境,分别为:课外、课内、课文语境。而语境又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较快进入学习角色的重要因素。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就要灵活创造语境,充分了解每一种语境的特色,发挥每一种语境的最大特点,吸引学生较快进入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针对语境创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一)课堂内语境创造的积极作用
课内语境的创造主要包括朗读、音乐、动画、表演等方面。首先,朗读语境的创造正好符合语文学科的语言性特点。尤其对诗歌、散文等方面的教学中,朗读语境的创造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加快学生进入课堂学习角色。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很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它需要学生的情感元素加入。例如,学习初中语文(语文版)第三单元《春》(朱自清),教师可以自我朗读,让学生沉醉于春天的朝气中,感受大自然的和谐;或者让学生自己朗读,相互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其次,表演和音乐语境创造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新课内容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具体表演内容要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例如学习《范进中举》课时,教师为让学生感受范进的激动之情,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表演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的样子,并表演如果自己中举的表现,两者相互对比。让学生亲身体验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并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对自我成功后的喜悦进行假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得到人生的启发和思考。
(二)课文内语境创造的作用
语文课文一般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精心选取一些作家的代表之作。作者在字词句的甄选上要求很高,而构成语文课文的重要部分就是词语。所以,课文的语境创造就包括词语、上下文、文体语境和文体背景等等。那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要注意词语语境及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语境、文体语境及文体背景等等。例如,学习《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古诗时,教师要着重分析“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上下文语境的创造可以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般地进入故事内容,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要注意上下文的语境,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前期对站台及父亲的动作做出详细的描写,旨在衬托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整个授课内容一气呵成,学生的感受也溢于言表。社会背景是语文课文学习所要了解的重要语境,只有让学生了解文体的社会背景,才能更真实地感受作者的意图和情感,提高对文章的理解深度。例如学习《纪念白求恩》(毛泽东)课时。简单的传统授课很难让学生感受白求恩的伟大,而通过社会背景语境创造,让学生感受当时社会的残酷和战争的激烈程度,从而让学生感受白求恩的伟大,为自己的今后发展树立坚定的意念。
(三)课堂外语境创造的作用
课堂外的语境创造是提高学生课外知识积累的最好方式,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那么,教师在展开新课时,必须提前针对新课内容特点搜集课外相关资料。例如:作者背景、作者写作动机、文化底蕴及读者自身特点等等。因为,语文课文是精选很多作家的经典之作,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作者主观性及时代背景。学生对于新课内容的理解需要与文章时代背景、作者出身、目的、写作地点、文化底蕴等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主动理解文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理解深度。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读者语境的创造,符合读者的认知特点。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本班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认知差异找出读者语境与文章语境之间最完美的贴合点。例如学习《桃花源记》(陶渊明)课时,教师要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城市出身的孩子对于世外桃源根本没有印象,甚至一无所知,但是好奇心很强;而农村出身的学生对于世外桃源认识存在很多误解,可能认为就如农村的荒山野岭一样。这就需要教师认真了解读者语境,讲述文章时代背景、作者写作目的等,让学生的阅读语境与作者的写作语境完美贴合,最大程度地加深学生的理解深度和学习兴趣。
三、总结
综上可知,语境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较快进入学习角色的重要因素。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就要灵活创造语境,充分了解每一种语境的特色,发挥每一种语境的最大特点,吸引学生较快进入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应德领.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5).
[2]唐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四忌[J].才智,2010,(18).
[3]李永红.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J].经营管理者,2010,(13).
(罗永学 贵州省绥阳县尹珍中学 56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