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2015-06-23张吉
张吉
在我国,“美育”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王国维先生的《论教育之宗旨》,“蔡元培1912年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美育主义,并第一次将‘美育列入国家的教育方针”[1],自此,美育教育在我国兴起、发展。“美育”在发展进程中遭遇过挫折,然而,新时期对审美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学科领域的审美教育也成为现在语文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
美育即审美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审美发展的教育。语文美育就是语文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美学因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以审美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强调说:“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2]
语文教材中大都是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提供了素材。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荷塘月色》就是一篇有着较高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散文,教师在教授本文时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本文的审美特质启发、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将美育渗透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具体来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从词句美、修辞美和意境美三个方面进行审美教学。
一、引导学生揣摩字词美
叠音叠词的使用在《荷塘月色》中俯拾即是。主要有AABB式的蓊蓊郁郁、曲曲折折、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ABB式的阴森森、峭楞楞;还有大量“AA的”结构,比如:田田的、亭亭的、层层的、脉脉的、薄薄的、淡淡的、弯弯的、阴阴的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整理、归纳,再让学生仔细揣摩叠音叠词带来的审美效应。一是让学生读,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例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首先对这两句进行“去重叠”处理,改成“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一片叶子。”“荷塘的四周,远近高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接着让学生反复诵读前后两组句子,揣摩其中的不同之处。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出叠音叠词的韵律美。叠音叠词的使用舒缓了语气,放慢了节奏,使文章增添了诗词的韵感,抒情也更缠绵悠长,这与朱自清写作本文时排遣萦绕心头的诸多情绪的心境相符。二是立足具体语句,分析叠音叠词对绘景状物的作用。例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曲曲折折”写出了荷塘曲折回转的韵味,“田田”则将荷叶相接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亭亭的舞女”更是传神刻画出荷叶修长轻盈的绰约风姿。这些叠音词都使得绘景状物更为生动、细腻和传神。
除了叠音叠词,《荷塘月色》中还有一些值得揣摩的动词,这些动词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例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就“泻”、“浮”、“洗”和“笼”这四个动词进行讨论分析。这段描写的是月光中的荷塘,“泻”字极具动态感,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月光如流水”的特征;“浮”字用来写青雾,营造了一种虚渺、朦胧的意境;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牛乳中的洗区别于清水中的洗,更多了一份朦朦胧胧的意味;至于笼罩着的轻纱的梦,则既有朦胧美,又多了一丝恬静的柔美。因此,通过揣摩这些动词可以感知到,这段描绘的是一幅虚渺、朦胧、柔和的月夜荷塘图。
二、引导学生体味修辞美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这是本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其中比喻使用最为普遍,拟人的修辞惟妙惟肖,通感的运用更是给文章增添了无尽的美感。
以“比喻”为例,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共运用了十一处比喻,余光中评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就说:“对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说来,用喻不可谓之不密”[3]。文章需要整体地阅读,同样需要“拆开来”和“摘出来”品读。不是教师拆,教师摘,而是让学生从一整篇文章中整理出来,这个“拆”和“摘”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增强这样的赏析意识。《荷塘月色》中的十一处比喻如下: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5.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6.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7.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8.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9.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0、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11、树缝里也露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把所有的比喻整理出来进行集中赏析效果更突出。通过分析这些比喻,可以窥探出《荷塘月色》中比喻修辞的一些特点,主要有:
一是本体形象和喻体形象贴合度高,比喻朴实而不浮夸。比如将出水的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表现出荷叶舒展、飘逸的姿态,贴切而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二是比喻的运用营造出一种飘渺、氤氲、朦胧的意境。第七、十、十一句最为明显。“牛乳”、“轻纱的梦”、“烟雾”、“渴睡人的眼”,这些喻体给人的感觉都不是明朗的,有一种淡淡的模糊美,这样渲染出来的氛围自然就是渺茫的、朦胧的。
三是通感的巧妙使用值得一提。余光中的《论朱自清的散文》把朱自清的散文批得体无完肤,甚至称《荷塘月色》“浪得虚名”,但是在分析《荷塘月色》中的比喻时也称赞这一句的通感“较有韵味”。“清香”是嗅觉,“歌声”是听觉,清香是“缕缕的”,歌声是“渺茫”的。这是听觉和嗅觉之间的通感,两者的相通之处是飘渺,缕缕的清香和渺茫的歌声混合在一起更会产生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足以让人如痴如醉。
四是第八句比喻的独特性。这个比喻的风格和其它的比喻风格完全不一样,其它的比喻优美淡雅,这句比喻显得阴森恐怖。余光中却最为赞赏这句,说这句是“小小的例外”,它的“例外”在于“寓美于丑”。月光隔着树照进来,被树叶挡住之处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从中可感受到荷塘四周树木的葱茏,这正印证了文章开头部分交代的“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三、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谈意境离不开意象,《荷塘月色》之所以有着飘渺、朦胧的意境美与朱自清对意象的选取有莫大关系。在《荷塘月色》中最明显的就是“荷花”和“月亮”这两种意象。
先说“荷花”。文章主体第四段是对荷塘的具体描写,朱自清这样描述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娇羞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在这里,朱自清用女性意象来写荷花意象,用“袅娜”、“娇羞”的拟人手法形容荷花开放的姿态,又把出水的荷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正如孙德喜在《不该如此“求疵”——简评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中说:“《荷塘月色》的女性意象具有优美姿态,诱人的娇容,给人以可观而不可亵之感,让人体会到纯美的人格”[4]。而“明珠”和“星星”又写出了荷花的珠圆玉润和清纯可爱。由此可知,朱自清笔下的荷花营造出一种清幽、淡雅的意境。
再说月亮。朱自清直接说月光是“淡淡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文章第五段用大量笔墨描绘月光中的荷塘,正因为有了月光,荷塘就像“笼着轻纱的梦”。在月光的笼罩下,荷塘有了一种朦胧美的意境,一切都如纱似雾,正如萦绕在作者心头的那份抹不开的、淡淡的哀愁。
“意象起于‘观物取象。这个‘取,不是单纯摹仿,而起于物我之间因生命之气的交流共鸣而感应互通,是基于同态对应的深切认同。”[5]《荷塘月色》中清幽的荷花、淡淡的月光所营造出来的淡雅、朦胧的意境正与朱自清创作本文时的心境和他本人的性格气质相关。朱自清带着“颇不宁静”的心境来到月下的荷塘边排解心中的苦闷,于是他眼中的荷塘也如他的心情一样多了层化不开的朦胧感,少了份明朗轻快的色调。再者,这与朱自清沉静内敛、平和中正的性格也相关,正如余光中评论说:“朱文的心境温厚,节奏舒缓,文字清淡,绝少瑰丽,炽热,悲壮,奇拔的境界”[6]。
除此之外,为加深学生对本文意境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课外搜集诗词当中对荷花意象和月亮意象的描写,扩大感受范围,多方理解。
注释:
[1]徐林祥.中国美学初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5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3]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J].名作欣赏,1992,(2):33.
[4]孙德喜.不该如此“求疵”—简评余光中的《论朱自清的散文》[J].名作欣赏,1993,(1):21.
[5]汪裕雄.意象探源[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332.
[6]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J].名作欣赏,1992,(2):32.
(张 吉 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