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案的写作看语文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2015-06-23张会玲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韩麦尔教案预设

语文教案写不写似乎争论了好长时间,在这些争论中,笔者发现许多论者认为教案是教师教学的蓝本,是教师上课的依据,因此,主张要写教案,而且要详细写作。还有一些教师认为,不写教案就是一种犯罪,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不能否认对刚刚走上讲坛的年轻教师,教案写作对他们的成长以及教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笔者也不否认教案的写作对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但是,对于那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教案的写作并不很重要,有时甚至根本起不到应该有的作用。有时反而成了束缚教师手脚的绳索。一个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会形成一定的教学思想,对教材形成一定的敏感,他们拿到文章,就可以很轻松地看到文本中需要让学生掌握的东西。因此,这些教师不写教案,反而给他们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开放和自己发挥的空间。

另一个方面,从教师的教学预设来看,教案的写作更多的是从教师的教学预设出发。教师将教学固定在自身思考的范围内,将教材的认识拔高到教师的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层面。也就是说,学生究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教师的预设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这却是一个未知数,尽管在教学预设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是,课堂教学是一个具有很大变数的过程,教学预设完全不能涵盖过程中的许多变数。这样容易导致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之间的脱节。也就是说教学预设的东西很多,但是,学生很难到达那个层面,这样就大大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再者,教师将教学过程预设好了,在教学之中难免不顾及学生而只顾及自己的教学预设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颠倒了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学本来是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教学过程的提前预设容易使教学成了学生为了配合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预设的过程。审视当前公开课或者普通课堂教学,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教师的教学之中,成为教师越不过的一道坎,也成了教学改革的绊脚石。

所以,教师应该淡化自己的教学预设,更多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作为课堂生成的基础,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主导教师的教学过程。

笔者常常看到有些教师在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时,总是说这里如何,那里如何。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是站在专家学者的层次上,或者是站在自己的层次上来进行教学,总是以一个行家的角色来引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但是鲜有人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脱节的。真正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是对学生学习的进一步拓展,进一步升华和深化。

通常情况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仅仅局限在教学设计之中,不能摆脱教学设计,不能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文本的学习与解读,给学生的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的认识,形成定论的知识,这看起来很负责,也很敬业,但是,这样的教学是否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是否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所要学习的内容?比如,在学习都得的《最后一课》时,教师往往把文章的基调放在爱国情感的体验上,但是学生是否能正确地体验到爱国主义情感,这就很难说了。小弗朗士为什么会产生爱国的思想感情?学生所能接受的是他们的国家被德国人占领了,他们再不能学习自己的语言了。为什么不学习语言就使得韩麦尔先生如此悲痛,又如此的伤心?韩麦尔先生的这种感情学生究竟又能体会多少?许多时候,教师只是让学生了解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小弗朗士的爱国情怀,但是,学生不知道这种情怀从哪儿来,他们很难体会这种情感。因此,《最后一课》的教学预设不仅仅需要让学生体会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感,还需要从根本上了解他的爱国情感的来源,这些不是通过人物分析就能做到的。生本教育提出要放牧生命,怎么样才能放牧生命?笔者要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和文本亲密接触,从学生对文本的具体感受入手,来进行教学,教学就要建立在学生的这种学的基础之上,有了这个基础教师的教学才能顺藤摸瓜,找到学生的学习思路,找到学生认识提升的突破口。

教师的预设不仅仅要考虑文本中存在的东西,还要考虑文本中没有存在的东西,文本中没有存在的东西可能才是理解文本的一把钥匙。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探究文本,看学生对文本能懂得一些什么,还需要懂得一些什么,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仅仅从教师的预设出发,教师把一切都设计得那样完美,不知道这些预设在学生那儿生成了多少,想当然地就认为只要提高文本的高度,学生就能达到预设达到的高度。这种认识,使得许多教师在课前把教学过程设计得那样精细,那样分明,也为了这样的过程,不惜牺牲学生的时间,这时教师不是为了学生服务,相反,倒是学生为了教师所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来服务。

前一段时间有专家学者就教学内容的确定与不确定进行了争论,最后还是没有什么结果。因为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起来是确定的,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教师的不同,内容也就有不同,这是语文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其实,语文课程的内容正是因为不确定,才使得语文教学充满了诱惑。可以说这种不确定性给了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给学生的表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给了教师教学很大的自由。

因此,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师需要考虑的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能发挥到什么程度,教师的这种发挥通过教学预设体现出来。另一个方面是学生又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因此教师就不能不考虑学生能接受到什么程度,语文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些什么东西。只有在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相互之间中找到融合点,语文教学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现在许多语文课堂教学之所以低效或者无效,就是因为语文教师只注意自己的教学,却严重地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作用。

(张会玲  甘肃省山丹县第二中学  734100)

猜你喜欢

韩麦尔教案预设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下课之后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半张纸》教案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