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锻压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上)
2015-06-21吴顺达中国锻压协会
文/吴顺达·中国锻压协会
2014年锻压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上)
文/吴顺达·中国锻压协会
2014年锻压行业运行情况
2014年,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企业有喜有忧,发展很不平稳。根据当前所掌握的情况,2014年全年的销售量(或产量)与2013年相比持平或略有增加,企业销售状况上半年好于下半年。个别企业反映,2014年12月份有了一个比较好的提升。在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中上半年约有50%的企业实现了销售额的增长,销售额下降的企业约占9%;到了下半年,销售额增长和下降的企业比例分别接近42%和28%。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企业销售额平均增长8%以上。在产品价格方面,初步估计有62.5%的企业同比降低,有64.3%的企业环比降低,可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同质低价竞争现象仍然十分严重。销售额增长的企业,利润也在下滑。由于受国内价格竞争的影响,近几年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上为了获得一席之地或站稳脚跟,他们也开始放松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转向注重产品价格方面的调整,这种现象已经对国内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自由锻行业由于产能严重过剩,许多企业经营艰难,一些企业面临关停的现实。自由锻、模锻、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已经因激烈的价格竞争给行业技术进步、发展和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带来了负面影响。
2014年,大部分企业反映原材料价格呈现下降趋势,80%以上的企业反馈40Cr、42CrMo价格同比、环比都下降;大部分企业反映齿轮钢、不锈钢的价格同比、环比都降低;40%以上的企业表示热轧板、冷轧板、镀锌板、不锈钢板价格同比、环比都呈现降低趋势。根据初步了解,就出口价格和数量来讲,整个行业上半年出口情况好于下半年,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困扰,产品向高端转型的趋势不明显,出口企业之间价格竞争也日趋激烈。2014年乘用车、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行业市场对锻件、冲压件和钣金制作件需求旺盛。下半年家电和电子行业形势良好,推动了我国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销售额的增加。由于电力电气行业、通讯行业需求下滑,为此配套的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深受影响。
零部件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给予了设备制造企业新的希望。2014年全年总体反映为:小型锻压设备销售市场需求稳定,大型锻压设备销售有较为明显的增长。依据观测,小型锻压设备的变动周期略提前于锻压行业的运行周期,大型锻压设备的变动周期略滞后于锻压行业的运行周期。根据市场发展规律,只有当大型锻压设备需求停滞增长,小型锻压设备恢复增长时,才会预示着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整体趋好形势的到来。相对而言,高档、高智能化水平和高稳定性的设备受到用户的欢迎,我国在大、重、特型锻压设备方面问题比较突出,进口仍是主流。
就地区发展情况而言,由于区域产业发展不均衡,呈现出江苏和重庆地区优秀锻造企业占比较高,山东和湖北企业数量增加较多,但是高端产品仍然不是主导;冲压产业主要是围绕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等几大汽车品牌布局发展;位于长三角地区钣金制造企业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水陆空交通都十分便捷,部分老板思维超前,敢于投资,敢于用人,配套体系较好,产业链完整,因而增长趋势优于其他地区。
2014年,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人才和优秀劳动者短缺仍然是行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一些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利用自动生产线或智能生产单元来摆脱困境,但还很不成熟。
《2014年锻压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下)》见《锻造与冲压》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