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中华优秀礼文化 提升学生素养

2015-06-19陆鸿平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华家长传统

陆鸿平

中华传统礼文化的研究背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滋养造就了一批批仁人志士,使他们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丰碑,被世界瞩目。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带给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的繁荣,但也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尤其是文化领域受到了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我们几千年的古国文明,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就会有断代的可能。近代以来,由于我们把传统文化丢弃,致使我们的礼仪丢失,甚至将礼打倒,致使我们的民族出现无礼、无序的状态。

近年来,中国公民在海外旅游时的失礼行为一度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如香港迪斯尼开园时曾出现内地游客“想拉就拉、想脱就脱、想躺就躺”等一系列不雅行为;北京街头的“膀爷”和上海街头的“睡衣男女”,大学教室、地铁车厢里弥漫着的食物味道,也同样是缺乏礼仪的行为。要养成文明的礼仪仅靠几天的教导、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中华传统礼文化的研究基础

1.理论基础

先秦儒家关于礼的理论与实践既是我国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涵养人性,使人成“人”是“礼”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因,也是先秦儒家教育的重要目的。明礼、习礼和执礼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化)的过程。教化功能不仅是我国传统教育的要义,也是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对先秦儒家“以礼为教”达到“化民成俗”这一教化手段的重新认识,不仅为如何批判与继承我国传统教育理论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教育如何通过人性涵养和情感关照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提供可能的路径或借鉴。

先秦时期的礼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先秦的礼建立在人们对礼的社会规范功能的理性认识和对礼的道德精神觉醒意识的基础上。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涵养。

2.社会基础

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中小学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所应承担的关键性作用,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2014年,由海淀区教科所牵头,全区近70多所中小学参加了海淀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项目。

3.学校基础

2008年,学校结合《弟子规》编写制定了《宏丰小学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评价》,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培养;2011年,学校将“仁、义、礼、智、信”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全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经典诵读;2014年,两位教师参加了由区教科所组织的第一期“国学”培训;2015年,德育主任参加“海淀区小学干部教师儒学礼乐文化教育”培训;2015年,通过北京三师择善传播有限公司对教师进行礼的教育系列培训。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研究对象:北京市海淀区宏丰小学1-6年级学生、家长、教师。

研究方法:为了能够找到研究的方向,我们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进行设计。

1.家长问卷调查

通过家长对于传统礼文化的了解、对于学生学习的支持、文化内容的选择三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家长对于传统礼文化的了解,并对学生产生帮助和影响是有较大局限性的;(2)家长对于辅导学生进行传统礼文化的学习是支持的,并对学生素质提高是有期待的;(3)家长对学生的传统礼文化的学习环境的营造十分有限,绝大多数家长寄托于学校创造的学习环境。

2.教师问卷调查

通过对教师关于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对“礼”的研究内容、兴趣的了解、研究途径三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教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了解,并愿意参加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实践研究;(2)教师喜欢参加传统文化技艺方面的实践研究,并对自身专业更有所倾向,喜欢民间艺术传统文化项目,但范围有限,仅集中于小学教材中的内容;(3)教师喜欢并积极期待开展学生社团的活动,并对学校相关校本课程有所期待。

3.学生问卷调查

通过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目的、内容和作用、方式和环境,以及家长对于学习的支持四个维度进行问卷了解,结果显示:(1)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有一些学生不够了解,学习内容比较广泛,学习目的有所不同,更多的是获取知识与提高修养;(2)学生对于学习环境和形式更依赖于学校所提供的空间和喜欢的教室,喜欢学校给予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名称;(3)学生认为家长是支持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的。

我们对三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宏丰小学的学生、教师、家长期待着课题的研究,课题具有社会现实意义与实际需求。

学校礼文化教育的实施设想

礼源于古代文化,也是一种礼仪文化。在“礼仪之邦”的中国,礼文化一直备受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思想构建的重要时期,在小学教育活动中,礼能加强小学生的个人修养,为他们的终身健康成长奠基。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它的本质应该是“尊重”“敬重”。它首先应该是真诚地发自内心的尊重。儿童在成长期,正是学习做事、做人的重要时期。无论是敬人,还是敬业,在抒发敬意的同时都要谦恭和自我克制。而目前小学生在成长阶段,很多礼文化的缺失,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做人做事,因此,我们要重视礼的学习,需要礼的训教和养成。

学校礼文化将在教学、德育、课外活动三项教育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敬己、敬人、敬物、敬业”的素养(如下图)。

1.学礼——“敬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循序促进

尊重别人,先要懂得尊重自己。让学生通过敬己教育,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不断为自己汲取物质营养和精神营养。

2.学礼——“敬人”,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

礼的本质是尊重和恭敬。学生在学礼、知礼、懂礼的过程中,了解礼的内涵,懂得尊重别人,养成恭敬礼让的美好品行,从而在学做中习得,在习得中养成。

3.学礼——“敬业”,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能力培养

对学生的尊重应该在重要的学习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独立探究、合作互助,这将是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尊重和学会尊重他人的重要途径。

4.学礼——“敬物”,对学生兴趣情操的不断滋养

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受人尊重的艺术和技能,如音乐、美术、武术、空竹、乐器等,感受礼的内涵,陶冶情操。

学校在实践研究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努力构建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礼文化,通过教、助、领、练、促等手段,使学生在礼文化教育中得到熏陶,探索提升学生礼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中华家长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我心中的好家长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