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5-06-19王丹
王丹
“问题”一词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导的教学模式也悄然兴起。巧妙设问、恰当反问、合理追问、有效深问等一系列围绕问题的词汇层出不穷,听起来新鲜有道理,可仔细琢磨就值得商榷了。这些问题的主语是谁?由谁来提出?反观课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占了主导,而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却日益被忽视,我们并不否认教师提问的必要性,但过分追求教师问题提出的“高、精、专”,以教师提出所有问题来代替学生主动提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本文将从培养策略的主体、内容、方法等层面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与学主体层面
1.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赋予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意识到课堂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同时,提出问题的本质即创新,只有在问题发现、提出及解决的过程中,认真思考、敢于质疑,学生才能真正拥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其次,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间的多重对话。教师应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养成喜欢提问、善于提问、以提出好问题为荣的习惯。
最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会超出教师的预料,甚至给教师出了难题,超出了其知识范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大部分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都会回答学生,“此问题提得很好,但老师目前不能解答,等查完资料后再研讨”等。可是,据笔者的相关调查,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再给学生追加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就不了了知了,长此以往不仅打消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
2.学生方面
首先,学生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地位和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能被动地等待、消极地承受。而应该主动地去撷取、大胆创新,把学习中的问题真正作为一种内在的需求,成为会发问、会学习的人。而事实上,很多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总是希望教师提出问题、教给他们知识,而不是自己动脑、主动提出问题、获取知识。
其次,学生还应该具有积极的学习品质,拥有强烈的阅读期待。意识到语文阅读过程就是与作者、与文本不断地进行思维、情感的沟通对话过程,而这个对话沟通的点即问题,发现并提出这个问题点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起始点、关键点,也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往往比会答题更重要。
教学内容层面
1.文章题目
一般来说,题目是文章的总体概括或核心,对其题目的正确理解可以快速、有效地抓住全文的主要内容。在阅读时,学生首先看到的就是文章题目,学生可以此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
2.文章主旨
通读一篇文章后,学生会对其内容有一种整体感知,这种感知并不是将现成知识简单地“记录”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而是经过一系列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时产生的分歧或矛盾,就是课文的疑点、难点,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这些疑点、难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复揣摩文章,重新理解,进行调节和同化,进而获得新知识。
3.文章关键词、重点句
所谓关键词、重点句,顾名思义就是指最能描述文章本质的那些词语或句子,如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议论文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等等。如果学生对阅读文章中重点词句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就会影响到整篇文章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关键处下功夫,鼓励他们在看似平常却有深意的文字中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
4.文章结构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把重点放在背景的了解、文意的理解、关键语句的鉴赏等方面,却很少对文章的结构方式、布局谋篇等进行分析。文章结构方式分为并列式、总分式、对照式和递进式,说明文的常见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就是了解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全文。教师可先将文章结构的基本知识教给学生,使之心中有数,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再就文章内容进一步分析,学生就不难提出并回答,还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了。
5.文章矛盾处
如果认真阅读课文,我们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矛盾、相互冲突的现象。这些矛盾大多是作者有意安排的,体现了其精巧的构思。学生学会从文章中找出矛盾之处,并进一步深入探究,无疑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在第二段中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然而又写“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在第五部分又写“但是,我还是有要说的话”。前后的感情不是矛盾吗?”还有《背影》一文,引导学生仔细斟酌、反复研读文本找出经济上的矛盾、语言上的矛盾、情感中的矛盾等,深刻体会那浓浓的父爱。
教学方法层面
1.举一反三法
“举一”即教师要举出典型问题,演示给学生,做好范例教学;“反三”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自己提出问题,激发更多思考,掌握问题提出的技巧,模仿进而创新。如教师可以将所示范的问题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说出”“会认”等识记类的知识属于前者,这类问题学生比较容易模仿并提出,是问题提出能力的较低层次;而理解性、扩展性知识属于后者,随着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并增强,应鼓励他们越来越多地提出开放式问题。
2.比较法
根据内容的相关性,在比较和类推中提出问题。将具有可比性的几篇文章或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质疑点,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具体把握,提高学生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3.移情法
将科学家、发明家的传记或经典故事作为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顺着科学家们的思路,重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及如何在“问题”的指引之下,不断地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发现真理。如牛顿发现地球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等。这个环节的引入,让学生更能理解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比单纯地讲道理效果更显著。正如英国物理学家培根所说:“一个人倘若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只有从疑问着手,才能以肯定结束。”
4.反问法
《咬文嚼字》这篇文章赋予“咬文嚼字”这一通常带有贬义的词以新的含义,打破了我们对它的常规理解,“怎么理解咬文嚼字”“到底要不要咬文嚼字”。学生通过阅读不难提出这些问题。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用批判性思维来对待那些看起来“理所当然”“毋庸质疑”的观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教学组织形式层面
1.小组内提问
每节课前,抽出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以四人学习小组为例,每人准备一个要问其他组员的问题,由组长随机指出提出问题与回答该问题的组员,如果问题没有被回答出来,该同学可以求助小组内任意其他同学。这种小组内部提问的组织形式适用于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的初期,使他们先置于问题的情景中,以敢问、乐问为主,强化其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2.学生个体提问
以学科为单位,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且被教师表扬为有意义的问题时,可由组长统一记录,每周评出若干个每学科的“提问专家”,也可统计到小组成绩中,选出提问优秀小组,给予适当奖励。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张开嘴巴敢问,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要善问、会问,问得有质量、高水平。
3.以学生提出的精彩问题统领课堂教学
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设计好问题,课上积极、踊跃地提出问题,精彩问题可以由教师直接写到黑板上,直至问题提完。教师书写时可根据问题的重要程度及与课文的相关性将其整理成“问题树”的形式,这样问题之间的前后顺序、层级关系也就清晰地展现在黑板上了,既了解了学生的现有水平,又可以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起始阶段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将成为不小的挑战,教师不要因为学生提不出问题而急躁放弃,更不要只关注于每节课堂上的具体提问,而是要全面把握整个教学过程,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提出有价值的好问题。
■ 编辑 王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