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该给后人留什么

2015-06-19宋晓亮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5年6期
关键词:镯子金戒指戒指

宋晓亮

76岁的连嫂撒手西去时,留下了2万元人民币、一个金镯子和两枚金戒指。两个闺女,3个儿子,5个孩子齐聚北京太平桥大街,红着眼珠子盯着老娘所留下的那点钱和那些金玩意儿。中国人活着的时候大都不主动留遗书,生怕一写身后事自己跟着就玩儿完了。连嫂也不例外,在缺乏那张具有法律依据的白纸黑字的情况下,5名子女10只手,再加上站在一旁摩拳擦掌的儿媳和姑爷那50个手指头,撕扯纸币,争抢金饰,混战一场,不可避免。

制止这场“战争”的人出现了。她是连嫂一手带大的小姑子。姑姑一直在乡下教书,只是在连嫂病重时才从山东老家赶到京城,衣不解带地守护在“嫂娘”的病榻前。

用足智多谋来赞美姑姑 绝非虚言。她仅用一只手就把那100个手指头全给按住了。

姑姑把连嫂的镯子先戴在了自己的手脖子上,又把那两枚戒指分别套在了中指和无名指上。她举起那只已被黄金“拷住”的右手,对3个侄儿说:“这两枚戒指先由你们哥仨分,谁撸走一枚,能套进自己的无名指,就归谁所有,套不进去再给我套回来。”

姑姑话音刚落,连嫂的亲生儿子们即争先恐后地扯着那只“满载重金”的手,互不相让地往返于“又撸又套”中。

丑态百出后,哥仨这才明白,自己的手指要粗过母亲和姑姑的好几个百分点,若想戴老娘的金戒指唯有一法:去医院进行一次疼煞人的“削指术”。

儿子们退阵了,媳妇们凑前了,姑姑发话了:“不用张嘴我就知道你们要说什么,别着急,等你们的妹妹试过之后,才能轮到……”

大媳妇打断姑姑的话:“镯子怎么个分法呀?我说的不是戒指。”

姑姑抱过连嫂的骨灰盒:“谁出钱给你妈买块墓地,这镯子就归谁。”

屋里静下来了,只有那一对对、一双双晶亮的眼睛在对视、在合计、在做着无言的协商,协商出个赚不赚、赔不赔的基本数字来。

在河南某县城当中学老师的大女婿开腔了:“把镯子、戒指和那两万元都给我,老太太的后事我包了!”

姑姑拍板儿了:“就你了,过来接受遗产吧!”

大女儿刚把金镯子套到自己手脖子上,姑姑随手拿过一个小录音机,按响后,里面放出了连嫂的声音:“……谁拿走我的遗产,谁就得把我和你爸爸合葬在北京十三陵附近,也就是通往延庆县14号出口的‘天寿陵园里。”

闻此,那10张嘴在同一个时间做着同样的动作:倒吸气。

大女婿犹如遭闷棍痛击的懵与疼。他龇牙咧嘴地吐出了这样的话:“瞧这意思,我不能把骨灰埋在我们家乡的土坡上了?”

姑姑立马搭话:“你是‘灵魂工程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含义,你应该理解得更透彻。”

“我……”

“人做事,天在看,世人和我大哥大嫂也在天国里看。”

话说至此,其他儿女纷纷夹包快溜,只有大女儿两口子瞧着那两万元人民币站在姑姑面前玩起了“骑虎难下”。

越洋电话里,听完家姐的转述,我真是感慨万千哪!

我问自己:父母在世时,该怎么教育孩子,怎么影响孩子?父母故去后该给儿女留什么?肯定地说:大多数的长辈都想通过自身的付出让孩子过得比自己好。都想给孩子留点值钱和有用的东西。至于什么才是有用的东西,那就得用心去琢磨了。

我的父母给我留下的遗产:妈妈留的是一张黑白小照片;爹留的是一个签名,是在三姐给我的信上写下的。父母不是没有遗产,在山东老家就有8间大瓦房,被一家四川人买走了。至于卖了多少钱,我压根儿就不想费那精力去打听。因我自己有遮风避雨处,何用打破脑袋地去抢遗产!

抛开实物纠缠,我更看重二老给我留下的那些无须言表的精神食粮。那些精神食粮一直在富足着我的生存需求,让亮子能堂堂正正地活出个自己想要的人生。

走出家庭遗产的围困,放眼远眺古代的皇帝和当今的各国元首,乃至一级一级的掌权人。在他们仙逝或卸任后,想给和该给自己的国家和子民留下什么,在任时就该深思熟虑吧?

司志政摘自《永不消逝的第一眼》(中国纺织出版社)

猜你喜欢

镯子金戒指戒指
Chapter 3 The ring and the lamp 第三章 戒指和灯
一副银镯子
一副银镯子
母爱
梅朵戒指
金戒包在饺子里
父亲中奖
金戒指会被溶化吗
离奇失踪的金戒指
天然宝石戒指环绕手指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