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义刚:国内按需出版的转折与变革
2015-06-19薛金萍
薛金萍
近年来,按需出版在国内出版业一直处于起步阶段,涉足按需印刷的先行者在积极地培育市场,而鲜有盈利者。不过,这两年按需出版市场发生了质的变化。方正印捷副总经理宗义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可以说是按需出版的转折年,已经有企业看到了即将盈利的曙光。”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将详细讲述他对按需印刷的独特见解。
从整体利益布局按需出版
宗义刚在分析按需出版市场现状时表示,随着近几年的积极探索和经验积累,国内很多出版社对按需出版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开始从整体利益来布局按需出版。
什么是从整体利益布局?
宗义刚解释道:“按需出版是一个总价值链,不仅是指出版或印刷,而是包含这两个环节。举例来说,各省新华印刷集团受益于隶属省出版集团所特有的资源优势,可以代表出版集团建立面向下属各出版社、新华发行体系的数字印刷云平台或按需出版云平台,包括门户网站、出版社内容生产系统、订单与管理中心、印刷资源中心、运营中心、统一工作平台、智能生产管理平台及线下自动化生产系统等。这样一来,就可以打通按需出版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从而建立顺畅、高效、运营成本低的生产与业务系统,有助于出版集团站在整体利益角度来看待与规划按需出版。”
据宗义刚了解,目前国内已经安装按需印刷生产线的企业,业务量在2014年大多实现了大幅增长。他认为,各省新华印刷集团比较适合从整体利益布局按需出版,在得到政策及资金支持的前提下,会有更多的按需印刷生产线投入使用,从而推动按需印刷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投资按需印刷的三个准则
说起投资按需印刷,其实设备选择还是一个十分迷茫的问题。宗义刚总结出了三个准则供参考:“技术路线决定工价,工价决定业务量,业务量决定投资额。”
什么是技术路线决定工价?宗义刚解释道:“以前很多企业做按需印刷之所以没能成功或者业务没做大,问题就在于工价太高导致订单量不大。所以客户选择什么样的数码印刷生产线时,要先想清楚做哪类的业务,如果做200册以下的图书,可以选择激光静电类型的数码设备;如果想做200~2000册的业务,就应该选择喷墨轮转数字印刷生产线。”
什么是工价决定业务量?宗义刚解释说,假如一本书要印刷1000册,出版社比较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的工价很正常,既然是新技术,就应该能带来相比传统更低的工价、更高的时效。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工价的平衡点是决定按需印刷业务量的最主要因素。有些出版社的平衡点是800册,有些则达到了1500~2000册。当然纯粹低价肯定有问题,但通过适当的工价把量做起来是一个正确的思路。
什么是业务量决定投资额?宗义刚表示,虽然投资按需印刷生产线的前景非常看好,但必须在评估好按需印刷与传统印刷的平衡点和业务量之后再决定投资额,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尤其是喷墨数字印刷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必须慎之又慎。印刷行业有一个投资额的基本说法:投入多大就应该有多大的销售额。这对于目前的按需印刷投资更为合适。
按需出版市场空间非常大
既然很多人都在考虑投资按需印刷,那么国内按需印刷的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
“仅从北京来看,北京目前有7条喷墨轮转按需印刷生产线;但从业务量来看,应该采用数字印刷的按需出版业务,目前只有不到10%采用了数字印刷,还有90%依然采用传统印刷的方式。”宗义刚在走访出版社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现状,比如北京某出版社统计全年印数在1000册以下的大约有500个品种,而采用数字印刷的不超过50种,这种现象很多。某出版社码洋3亿元左右,自己统计印数在1500册以下的印制费有400万元左右,但如果将5000册以下的图书进行起印量拆分,则全年至少有1000万元的印制费。这些数据是基于平衡点在1300册左右的测算,随着数字印刷的印量高速增长,纸张、墨水成本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平衡点可以做到更高,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大的业务容量。
既然如此,阻碍出版社采用数字印刷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宗义刚说:“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如:有的图书没有文件,只有胶片,不得不采用传统印刷的方式;有的出版社把几千册的订单给了传统印刷企业做,补数几百册时顺便也给了他们;也有的出版社认为目前的数字印刷质量还达不到传统印刷的质量。”
2014年,已经有出版社根据喷墨数字印刷低印制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开始策划多品种、少印数的短版图书、个性化出版、先卖后印、带书号的中小学生作文集等,可以总结为新的印刷技术促进了新兴出版模式的发展。这些出版模式在国内已经很多年了,但随着喷墨数字印刷的发展而将得到快速发展,这些才是按需出版的实质。
数字印刷环境需要改变
宗义刚认为,尽管国内按需印刷的市场空间巨大,但恶劣的数字印刷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新兴出版模式的发展。例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排版厂给出版社的电子文件与清样可能不匹配,电子文件内容可能不正确,电子文件的版本管理复杂(如修订、重印、加印等),印厂印制时发生变异,电子文件随意拷贝与印制等问题,导致生产流程与业务流程的不顺畅,只能靠管理的手段来规避各种问题的发生,但带来了低效、额外的压力与责任、成本高等问题。这些实际问题都需要靠技术去解决。这些问题解决了,出版社自身的出版生产工艺才能顺畅,编辑与出版人员的责任与压力才能减小,印企的生产才能高效、顺畅、成本低。
同时,按需印刷促进了新兴出版模式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数字印刷生产工艺的问题,如先卖后印、个性化出版、多品种少印数短版书都带来了大量碎片化订单。例如某出版社在京东开店,平均一天有将近300个品种的图书订单,但每种都不超过10本,类似的这种大量碎片化订单就带来了生产的瓶颈甚至是困难,如订单的收集与管理、分发,数据准备时间过长、过多依靠人工,生产排产与物流的配合等,都需要适合的IT系统去解决。
在采访宗义刚之后,我们不仅了解到一位业内人士对按需出版、按需印刷的行业见解,更看到了方正作为一家国内领航企业矢志不渝地投身按需印刷的决心与信心。正如他所言:“方正拥有开放的心态,利用高投资回报的喷墨数字印刷生产线、能彻底解决国内数字环境的数字印刷云平台与智能生产管理平台,不断推动国内按需出版行业的发展与变革,2015年的按需出版市场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